(曲木)甘洛阿说惹先后参加由孙子汶率领的“川康彝族代表观光团”到重庆、成都、南京等地进行过参观学习;同时,1949年2月,当时宁属靖边司令邓秀挺与孙子汶双方因误会而相互不让,最后导致兵戎相见。他始终跟随孙子汶和“四十八甲”主要领导者调集彝汉官兵万余人,在西昌、冕宁(甘相营)两县间激战,相持半年以上,战线延长数百里,宁属地区深受其害,双方损失惨重,后经搭成调解,罢兵休战,不再内斗,重归于好。
期间,他欣然加入当地汉人的礼州袍哥会,与各位会员一同搞好民族团结,协调邻里关系,解决各种纠纷。据了解,所谓“袍哥会”,是在当时盛行的一种民间帮会组织名称,与青帮、洪门为当时的三大民间帮会组织;也有叫哥老会的,据说,当时孙子汶为大哥,他时任为二哥,其哥老会成员都相互尊称为袍哥,另一说是“袍与胞”字谐音,以表有如同胞之哥弟的意思。
1955年11月,四川省人民代表大会决定采取和平协商方法,在凉山、西昌、康定、茂县等地区的彝、藏民族聚居的地区实行民主改革。部分反动奴隶主、封建主当时不愿意放弃其统治特权,抗拒民主改革,以民族、宗教为借口,蒙骗胁迫不明真相的群众,有的甚至进行了武装叛乱。民主改革时,他曾一度对当时新的政策不够理解,困惑之下携家人从老家(礼州)逃离到“依木德昌”(今德昌县乐跃镇),还想继续走“老路”。 当时的民改,主要是土地改革,反对封建把头和反动帮会头子等。而后来他受孙子汶的一些觉悟思想和大胆转变的做法,影响也较大:那时,民国曾有意想委任孙子汶为警备司令部副司令,而孙子汶却对此不为所动,期间,孙子汶与中共地下党员也开始有了接触,他率部撤离到后山“马什洛”村,等待指令,并经中共地下党员争取,最终在西昌投诚,时任西昌军3事管制委员会委员、西昌专区民委委员、西康省民,西昌专区民委委员、西康省民委任参事。以至,甘洛(曲木)阿说惹也由此从最初的不知晓转变到觉醒。
同时,当时的政策上也有要求:只要放下武器、接受改革,就既往不咎,和平协商解决改革问题。 甘洛阿说惹和王德富再次亲人的多次耐心地劝说之下,他开始有所觉悟,重新又返回到自己的老家,主动接受并参与到当地的民主改革当中,后被当地政府划分为地主(民主改革时划分“奴隶主”的标准是:占有三户“呷西”或三个“呷西”;一个单身“呷西”视为一户奴隶)。
期间,他欣然加入当地汉人的礼州袍哥会,与各位会员一同搞好民族团结,协调邻里关系,解决各种纠纷。据了解,所谓“袍哥会”,是在当时盛行的一种民间帮会组织名称,与青帮、洪门为当时的三大民间帮会组织;也有叫哥老会的,据说,当时孙子汶为大哥,他时任为二哥,其哥老会成员都相互尊称为袍哥,另一说是“袍与胞”字谐音,以表有如同胞之哥弟的意思。
1955年11月,四川省人民代表大会决定采取和平协商方法,在凉山、西昌、康定、茂县等地区的彝、藏民族聚居的地区实行民主改革。部分反动奴隶主、封建主当时不愿意放弃其统治特权,抗拒民主改革,以民族、宗教为借口,蒙骗胁迫不明真相的群众,有的甚至进行了武装叛乱。民主改革时,他曾一度对当时新的政策不够理解,困惑之下携家人从老家(礼州)逃离到“依木德昌”(今德昌县乐跃镇),还想继续走“老路”。 当时的民改,主要是土地改革,反对封建把头和反动帮会头子等。而后来他受孙子汶的一些觉悟思想和大胆转变的做法,影响也较大:那时,民国曾有意想委任孙子汶为警备司令部副司令,而孙子汶却对此不为所动,期间,孙子汶与中共地下党员也开始有了接触,他率部撤离到后山“马什洛”村,等待指令,并经中共地下党员争取,最终在西昌投诚,时任西昌军3事管制委员会委员、西昌专区民委委员、西康省民,西昌专区民委委员、西康省民委任参事。以至,甘洛(曲木)阿说惹也由此从最初的不知晓转变到觉醒。
同时,当时的政策上也有要求:只要放下武器、接受改革,就既往不咎,和平协商解决改革问题。 甘洛阿说惹和王德富再次亲人的多次耐心地劝说之下,他开始有所觉悟,重新又返回到自己的老家,主动接受并参与到当地的民主改革当中,后被当地政府划分为地主(民主改革时划分“奴隶主”的标准是:占有三户“呷西”或三个“呷西”;一个单身“呷西”视为一户奴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