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页资讯视频图片知道文库贴吧地图采购
进入贴吧全吧搜索

 
 
 
日一二三四五六
       
       
       
       
       
       

签到排名:今日本吧第个签到,

本吧因你更精彩,明天继续来努力!

本吧签到人数:0

一键签到
成为超级会员,使用一键签到
一键签到
本月漏签0次!
0
成为超级会员,赠送8张补签卡
如何使用?
点击日历上漏签日期,即可进行补签。
连续签到:天  累计签到:天
0
超级会员单次开通12个月以上,赠送连续签到卡3张
使用连续签到卡
05月09日漏签0天
谭富英吧 关注:941贴子:4,015
  • 看贴

  • 图片

  • 吧主推荐

  • 视频

  • 游戏

  • 1 2 下一页 尾页
  • 17回复贴,共2页
  • ,跳到 页  
<<返回谭富英吧
>0< 加载中...

初入梨园

  • 只看楼主
  • 收藏

  • 回复
  • 少马谭
  • 活跃吧友
    5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 少马谭
  • 活跃吧友
    5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高考终于落下帷幕,十年寒窗、九载遨游、六月科场,就此开启一段新的旅程。自己原来因了对京剧的一腔热爱,闭门造车五年,课余时从不冷落京剧,在其中品味着那一种中正硬朗的精神。到现在闲暇得空,到了票友中间,才知一腔一式,一板一眼之艰难,才知大师的举重若轻。原来京剧不仅磅礴于整体,更着眼于点滴,二者不可偏废。希望在这里可以得到各位悉心指教,共同领悟皮黄的精妙!!!!!!!!!!!



广告
立即查看
  • 少马谭
  • 活跃吧友
    5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请问“一轮明月早东升 ”是不是专业的啊?如果不是,以后的4、5年里,您的听戏时间会被削大半(个人感觉)。这么早接触京剧,并且所知甚深,实在佩服!


  • 正在城楼观山景
  • 核心吧友
    6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羡慕少马谭,大学生活是人生最美好的一段时光,也是大脑学习能力最强的时段,祝你用心学习、用心体会,愉快的享受这四年!


  • 211.136.28.*
快试试吧,
可以对自己使用挽尊卡咯~
◆
◆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很多大学都有京剧社团,大学生中的票友人数众多且水准极高,两位会有机会过戏瘾的。


  • 少马谭
  • 活跃吧友
    5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前两天到票社,碰到一位爷爷。他当年是李万春戏班的武生,58年学戏,据传现在仍能翻跟头、上墙。也是万字辈,李阳鸣要叫爷爷。“一轮明月”,想你我在七、八十时,也能算老戏篓子了吧!


  • 少马谭
  • 活跃吧友
    5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山景先生的京剧之路是如何走的?忘了是从那篇帖子上看到您谈您开始听戏的事。您觉得向我们青年人能为京剧的复兴做出些什么?


  • 少马谭
  • 活跃吧友
    5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我自认为语文学的可以,原来想为正岩写个剧本。当年话剧衰落,可几个好剧本一出,马上引起轰动。话剧《立秋》就是个例子。可能于老板也想到了,搞了个《走西口》,就不那么成功。同样是老套的晋商题材,为什么结果差这么多?后来几个晋商题材的电视剧收效也不好。《闯关东》创造了电视剧新的高峰,后来这个题材电视剧蜂拥而上,但包括闯《闯2》在内的大多数都没有再抓住人们的眼球。自己想不明白,又没有时间,计划就此搁置。那位想的清楚,指教一二。


广告
立即查看
  • 正在城楼观山景
  • 核心吧友
    6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回复:9楼
我听京剧的过程很简单,就是流行歌曲听得腻了,没别的听了,突然发现京剧很好听,才猛然进入了这一番天地。
京剧的复兴,我们现阶段能做的就是多听戏多看戏,多进戏院,持之以恒的支持国粹,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这是最简单的也是最重要的。


  • 少马谭
  • 活跃吧友
    5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进戏院在京、津、沪是小事一桩,但再往下到省会这一级就不容易了。我到上海去过天蟾舞台,戏排的满满的;在石家庄,我一年也就看两三回让人过瘾的戏(“一月一名家”活动)。首先是水平,其次是票价,都不给我机会。我还是听的多的,许多老戏迷都很少进戏院。


  • 少马谭
  • 活跃吧友
    5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于魁智曾经谈到他九十年代一次在上海演出感冒了,唱砸了,最后演完又加了两场,“就是喊破嗓子,叫小番我也要唱上去!老观众一个月几百退休金,看你一场戏不容易,演员要对的起观众这份心!”
后来于和李来石家庄演《四郎探母》,唱到“我好比虎离山受了孤单”,音响坏了,可我在二楼后几排听的依然很清楚,我当时想,于魁智是真卖力啊!最后于为道歉,和李胜素、李海燕又各唱一段。
这样的戏让人痛快!可在石家庄,这么用心的人我所见不多。
京剧不能仅在京、津、沪有名家,要在全国闯出名号!我曾偶遇一位河北京剧院的青衣演员,她说全国院团除了京津沪,都与河北一样死气沉沉。难道原因归根到底就是我们不支持?
我们要如何支持呢?


  • 113.205.54.*
快试试吧,
可以对自己使用挽尊卡咯~
◆
◆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登录百度账号

扫二维码下载贴吧客户端

下载贴吧APP
看高清直播、视频!
  • 贴吧页面意见反馈
  • 违规贴吧举报反馈通道
  • 贴吧违规信息处理公示
  • 1 2 下一页 尾页
  • 17回复贴,共2页
  • ,跳到 页  
<<返回谭富英吧
分享到:
©2025 Baidu贴吧协议|隐私政策|吧主制度|意见反馈|网络谣言警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