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ozen铃兰吧 关注:28贴子:366
  • 0回复贴,共1
     势能面是研究化学反应历程的基础。对一个势能面来说,我们比较关心其关键点。势能面上的关键点是指势能的极值点,包括反应物 (R)、产物 (P)、中间体 (I) 与过渡态(TS) 或鞍点(saddle point)等。连接反应物、过渡态和产物的反应途径,是一条能量最低的路径(minimum energy path),称为反应坐标(reaction coordinate)。各关键点是通过反应坐标联结起来的,过渡态是其上面的一级鞍点。
*不同类型的反应坐标
     我们常说的反应坐标、最小能量路径等用语,严格地说,是有一定区别的。
(1)最速下降路径:也称最小陡降路径。从过渡态出发,体系会沿着最陡的斜坡向反应物深谷和产物深谷移动,移动路径与等能量面正交,方向与势能梯度相反。这条路径的任何地方,其垂直方向有一极小点,就是垂直切割最速下降路径的交点。
(2)内禀反应坐标:内禀反应坐标就是连接反应物、过渡态和产物的最速下降路径。
(3)最小能量路径(MEP):通常选定一个反应坐标,使能量相对于其它坐标为最小。这样的反应路径,常常会引起弯曲甚至不连续,特别地与最速下降路径偏离甚远,而后者是真正的最小能量路径。举例来说,Relaxed Scan 的结果就是一条MEP。
(4)经典轨迹:上述路径在势能面上对应着一组原子无限缓慢地移动(零动量),而轨迹是通过在包括核最初动量的合适初始条件下求解反应物的运动方程得到的。动力学效应,例如离心力,将使分子沿着不同于最速下降的路径移动。随着分子象台球一样从势能山脊上弹起又滑下山坡,轨迹可能十分繁长。


1楼2010-06-18 16:50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