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婕妤22吧 关注:82贴子:3,415
  • 1回复贴,共1

曹雪芹盛赞宝钗是他心目中“艳冠群芳”的“群芳之冠”!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曹雪芹盛赞宝钗是他心目中“艳冠群芳”的“群芳之冠”!(继续批驳拥林派“缥缈路上2008”的深度制杖诬钗谬论)1
曹雪芹将宝钗比喻成牡丹,更深一层的寓意在于暗示宝钗乃是牡丹一样的不畏权贵、高尚正直的风骨花、气节花。因为牡丹除了被称为“富贵花”之外,在古代文人笔下还另有一种坚守气节、不屈于权势的风骨。古人认为,这才是牡丹高居于花王地位的真正缘由。比如,清初李渔《闲情偶寄》中便有这样的论述:
牡丹得王于群花,予初不服是论,谓其色其香,去芍药有几?择其绝胜者与角雌雄,正未知鹿死谁手。及睹《事物纪原》,谓武后冬月游后苑,花俱开而牡丹独迟,遂贬洛阳,因大悟曰:“强项若此,得贬固宜,然不加九五之尊,奚洗八千之辱乎?”(韩诗“夕贬潮阳路八千”。)物生有候,葭动以时,苟非其时,虽十尧不能冬生一穗;后系人主,可强鸡人使昼鸣乎?如其有识,当尽贬诸卉而独崇牡丹。花王之封,允宜肇于此日,惜其所见不逮,而且倒行逆施。诚哉!其为武后也。予自秦之巩昌,载牡丹十数本而归,同人嘲予以诗,有“群芳应怪人情热,千里趋迎富贵花”之句。予曰:“彼以守拙得贬,予载之归,是趋冷非趋热也。”(李渔《闲情偶寄·种植部》)
无独有偶,清康熙时期汪灏《广群芳谱》中亦有这样的记载:
武后诏游后苑,百花俱开,牡丹独迟,遂贬于洛阳,故洛阳牡丹冠天下,是不特芳姿艳质足压群葩,而劲骨刚心尤高出万卉,安得以“富贵”一语概之?
牡丹“以守拙得贬”,这与前述宝钗因见素抱朴而遭到贾母的排斥,这又是何其相似乃尔!很明显,曹雪芹将宝钗比喻成牡丹,又再三强调宝钗“淡极始知花更艳”的气质和品格,正是要突出宝钗“不特芳姿艳质足压群葩,而劲骨刚心尤高出万卉”的“群芳之冠”的本质,亦如汪灏《广群芳谱》所言:“安得以‘富贵’一语概之?”
深度制杖型拥林派“缥缈路上2008”完全看不懂曹雪芹将宝钗比喻为牡丹,盛赞宝钗“艳冠群芳”的匠心,为了造谣诋毁宝钗,拼命诬蔑抹黑牡丹的风骨气节,不惜将“劲骨刚心尤高出万卉”的“群芳之冠”加以庸俗化、低俗化,这就是典型的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服。像这类林子洞黛鼠发明的各种蒻智诬钗谬论,拿脂本原文和古文献资料一对照,当然只能被曹雪芹、脂砚斋以及其他古人狠狠抽打鼠脸!
笑死了!什么叫“在曹雪芹设计的花签里,牡丹是权贵的宠儿”?曹雪芹依照李渔《闲情偶寄》、汪灏《广群芳谱》等前人记载的牡丹抗命武则天的典故,将宝钗比作牡丹花,正是为了强调宝钗的不畏权贵、高尚正直,突出宝钗“不特芳姿艳质足压群葩,而劲骨刚心尤高出万卉”的崇高品质。啥时候变成“牡丹是权贵的宠儿”了?这深度制杖型拥林派“缥缈路上2008”极端愚昧无知,完全看不懂古人的典故,还在那里凭空瞎扯。这不是闹低级笑话又是啥?
笑死了!什么叫“宝钗能不能真的艳冠群芳呢?答案很简单,不可能”?《红楼梦》原文明明白白地盛赞宝钗乃是全书“艳冠群芳”的“群芳之冠”。宝钗“艳冠群芳”,是曹雪芹设定的群芳领袖,书中的“金陵十二钗”全部跟从宝钗的这个“钗”字,这正是《红楼梦》中铁一般的事实!这深度制杖型拥林派“缥缈路上2008”以为靠几句绝望哀嚎就能把《红楼梦》原文白纸黑字的记载给抹杀掉,这不是痴人说梦又是啥?
笑死了!什么叫“原著中写的她却是个寡妇形象,贾母甚至直接说到她脸上‘不像’,‘也忌讳’,就是嫌她太像寡妇”?《红楼梦》原著啥时候宝钗是什么“寡妇形象”了?前八十回中宝钗还未出嫁,怎么就变寡妇了?这深度制杖型拥林派“缥缈路上2008”难道不懂什么叫“寡妇”吗?事实上,《红楼梦》原文明说宝钗是“山中高士晶莹雪”,是隐士高人的形象!宝钗出嫁前,就是富贵场中的高人逸士:“冰雪招来露砌魂”、“淡极始知花更艳。”宝钗出嫁后,面对家族衰败,依然是坦然自若,能够与贫穷后的宝玉患难与共:“万缕千丝终不改,任他随聚随分”。在宝钗引导宝玉悟道出家以后,宝钗更是隐居山野、守节抚孤,内心中自有一种安宁与幸福:“虽离别亦能自安”、“香可冷得,天下一切无不可冷”。所以作者用“吟成豆蔻才犹艳,睡足酴醿梦也香”来概括宝钗的一生。在青春少女时期,宝钗是大观园中“艳冠群芳”的“群芳之冠”,后来即使经历了家族衰败,面对丈夫出家为僧的终局,宝钗依然能够酴醿梦香、安然自卧。贾母是《红楼梦》中世俗富贵老太太的典型代表。贾母这等世俗富贵人,看不懂宝钗的“山中高士”品质,嫌宝钗“不象”、“忌讳”、“很离了格儿”。这不正是宝钗超凡脱俗品质的体现?宝钗是真清高,又不是林黛玉式的假清高,宝钗又怎么可能像林黛玉一样,平时口口声声标榜“孤标傲世偕谁隐”,结果权贵一来就拼命“何幸邀恩宠”?


IP属地:四川本楼含有高级字体1楼2022-09-15 10:28回复
    曹雪芹盛赞宝钗是他心目中“艳冠群芳”的“群芳之冠”!(继续批驳拥林派“缥缈路上2008”的深度制杖诬钗谬论)3
    笑死了!什么叫“唯有牡丹,大观园里从没种植过”?第62回原文:“外面小螺和香菱、芳官、蕊官、藕官、荳官等四五个人,都满园中顽了一回,大家采了些花草来兜着,坐在花草堆中斗草。这一个说:‘我有观音柳。’那一个说:‘我有罗汉松。’那一个又说:‘我有君子竹。’这一个又说:‘我有美人蕉。’这个又说:‘我有星星翠。’那个又说:‘我有月月红。’这个又说:‘我有《牡丹亭》上的牡丹花。’那个又说:‘我有《琵琶记》里的枇杷果。’”书中明明白白写明大观园中有牡丹花。哪里来的这深度制杖型拥林派“缥缈路上2008”造谣胡扯的什么“唯有牡丹,大观园里从没种植过”?
    笑死了!什么叫“牡丹跟荷花没法比啊,在意境雅趣方面,被荷花甩一万条街”?愚昧无知到这地步完全没救了。汪灏《广群芳谱》明言牡丹“不特芳姿艳质足压群葩,而劲骨刚心尤高出万卉”,论意境雅趣,明明是荷花被牡丹甩一万条街。这深度制杖型拥林派“缥缈路上2008”以为古人全都是周敦颐这种程朱理学的腐儒吗?什么叫“牡丹出现最多的地方,是被刻在地砖、漏窗上,取其富贵含义。但那些令人惊叹的经典美景,却没有它的影子”?汤显祖的《牡丹亭·标目》明说:“但是相思莫相负,牡丹亭上三生路。”这难道还不够经典?《牡丹亭·游园》写杜丽娘来到牡丹亭:“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又云:“遍青山啼红了杜鹃,那荼蘼外烟丝醉软,那牡丹虽好,他春归怎占的先?”这难道还不够经典?《红楼梦》中也有一个牡丹亭。第17回说贾政一行人“转过山坡,穿花度柳,抚石依泉,过了茶蘼架,再入木香棚,越牡丹亭,度芍药圃,入蔷薇院。”显然是取典于汤显祖的《牡丹亭》。具有讽刺性的是,第23回“牡丹亭艳曲警芳心”,林黛玉亦为《牡丹亭》中的“如花美眷,似水流年”痴迷不已。这深度制杖型拥林派“缥缈路上2008”犹在干嚎胡喷“那些令人惊叹的经典美景,却没有牡丹的影子”。这是让林黛玉站立于何地?
    笑死了!曹雪芹真正爱谁,当然是一目了然。曹雪芹盛赞宝钗是他心目中“艳冠群芳”的“群芳之冠”,《红楼梦》原文(包括脂本正文及脂批)只要提及宝钗,从头到尾都是推崇备至、赞不绝口。这深度制杖型拥林派“缥缈路上2008”没文化、没智商,完全看不懂曹、脂原文的用意及相关的典故,只会胡编乱造一堆愚不可及的蒻智谎言来自欺欺人。确实,这林子洞黛鼠不管怎样假装清高,骨子里都是俗不可耐的货色。难道就因为这深度制杖型拥林派“缥缈路上2008”内心阴暗恶毒、愚昧无知,会点颠倒黑白、肆意扯谎的拙劣伎俩,曹雪芹就要迁就这类林子洞黛鼠,把《红楼梦》盛赞宝钗、批判黛玉的尊钗抑黛立场,改成它们想要的一堆捧林诬钗谬论吗?简直是螳臂当车、蚍蜉撼大树之类的不自量力!


    IP属地:四川本楼含有高级字体3楼2022-09-15 14:18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