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好歹是把手里的电钢都玩遍了(也可以说是市面上所有在售电钢?)不得不说对于手拉来讲雀氏是一个降维打击的玩意儿,我手里最后一把完工的甜心风暴(螃蟹版)15米上把率可以去到100%(球弹的那个绿绿小圆圆靶子)
当然的当然,相较于手拉来讲,调整难度也是高了那么亿内内。但是实际上所有东西还是建立在手拉的基础上推过来的,毕竟往大了看就是有个电机帮你完成了手拉的那个过程罢了
既然底子就是个手拉,哪怕是甜心那个看着不太像常规结构手拉,围绕的点其实就一个:回气效率。这个玩意儿直接决定了发射器每一次激发是否处在百分百效能利用,当然这个百分百是相对的,我要能搞出来在座各位都得喊我一声院士。提升这个效率的方法也好简单,就是用呼吸拍头,但是手拉上可能只需要6孔呼吸,上到电钢要去到12孔甚至更多(我是恨不得有东西可以虚空限制O圈的了)
回气讲完,那就还剩个系统运作顺滑度。人话就是,你玩个手拉,也想拉起来丝般顺滑吧,人家电机也想。所有活动部件运动的越丝滑,部件公差控制的越好,电机拉起来就不费力,那整个运作顺滑度也就自己上来了。我实测就是,这个度上来以后,能身寸的快那么一些。
基本上,电钢围绕上面的两个思路来整,整把也就完成了百分之50了
剩下的百分之50就是卡弹
关于卡弹这个问题,电钢对弹的要求比手拉要离谱的多,卡弹就是恶梦般的存在。试想一下,临门一脚身寸不出,基本就是这样一种感觉吧。要它不卡,得想法子让推杆每次推海绵条子都能正好怼到正中间,完了还不能干涉到下一颗想要上来的海绵条。我给MK3整的那个压弹杆就是这么个东西。
还有夹子的力度,我测下来就是没啥影响,寸的快还得是全自动飞轮,比不来的(想当初爷玩飞轮的时候秒寸20一个样能供)。还有那些个加强簧的夹会带来一个新的问题,力度有是有了,但会把海绵条子挤扁去了。扁了一样卡到你升天。
最简单的办法就是花钱,狂喂青龙丸,好用不贵一块六。
至于说推荐哪一把发射器的话,有手就随便买,反正没有一把是能做到到手玩的,当然啊匠也做了那就有。像阿北阿甜阿蜂,多少要带点动手能力去调几轮才能爽的(点名批评阿北,至于那个BK什么玩意儿的,出门右转垃圾桶就是了)。
放一手目前主用,收工(还是LYNX香)


当然的当然,相较于手拉来讲,调整难度也是高了那么亿内内。但是实际上所有东西还是建立在手拉的基础上推过来的,毕竟往大了看就是有个电机帮你完成了手拉的那个过程罢了
既然底子就是个手拉,哪怕是甜心那个看着不太像常规结构手拉,围绕的点其实就一个:回气效率。这个玩意儿直接决定了发射器每一次激发是否处在百分百效能利用,当然这个百分百是相对的,我要能搞出来在座各位都得喊我一声院士。提升这个效率的方法也好简单,就是用呼吸拍头,但是手拉上可能只需要6孔呼吸,上到电钢要去到12孔甚至更多(我是恨不得有东西可以虚空限制O圈的了)
回气讲完,那就还剩个系统运作顺滑度。人话就是,你玩个手拉,也想拉起来丝般顺滑吧,人家电机也想。所有活动部件运动的越丝滑,部件公差控制的越好,电机拉起来就不费力,那整个运作顺滑度也就自己上来了。我实测就是,这个度上来以后,能身寸的快那么一些。
基本上,电钢围绕上面的两个思路来整,整把也就完成了百分之50了
剩下的百分之50就是卡弹
关于卡弹这个问题,电钢对弹的要求比手拉要离谱的多,卡弹就是恶梦般的存在。试想一下,临门一脚身寸不出,基本就是这样一种感觉吧。要它不卡,得想法子让推杆每次推海绵条子都能正好怼到正中间,完了还不能干涉到下一颗想要上来的海绵条。我给MK3整的那个压弹杆就是这么个东西。
还有夹子的力度,我测下来就是没啥影响,寸的快还得是全自动飞轮,比不来的(想当初爷玩飞轮的时候秒寸20一个样能供)。还有那些个加强簧的夹会带来一个新的问题,力度有是有了,但会把海绵条子挤扁去了。扁了一样卡到你升天。
最简单的办法就是花钱,狂喂青龙丸,好用不贵一块六。
至于说推荐哪一把发射器的话,有手就随便买,反正没有一把是能做到到手玩的,当然啊匠也做了那就有。像阿北阿甜阿蜂,多少要带点动手能力去调几轮才能爽的(点名批评阿北,至于那个BK什么玩意儿的,出门右转垃圾桶就是了)。
放一手目前主用,收工(还是LYNX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