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中天吧 关注:41,496贴子:558,084
  • 19回复贴,共1

易中天中华史虽然不能与史记资治通鉴相媲美,但能与钱穆的国史大纲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易中天中华史虽然不能与史记资治通鉴相媲美,但能与钱穆的国史大纲比个高低吗?


IP属地:湖南来自iPhone客户端1楼2022-09-06 01:59回复
    辅导费801、我是网盘他爹、只卖轮毂. . . 被楼主禁言,将不能再进行回复


    IP属地:湖南来自iPhone客户端2楼2022-09-06 01:59
    回复
      钱穆的史观和易中天的史观虽然很不一样,但是我都很喜欢。


      IP属地:湖南来自iPhone客户端3楼2022-09-06 02:03
      回复
        你是从哪看出来不能超过《史记》《资治通鉴》的?


        IP属地:湖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4楼2022-09-06 12:43
        回复
          你是从哪看出来《易中天中华史》不能超过《史记》《资治通鉴》的?


          IP属地:湖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5楼2022-09-06 12:45
          回复
            《史记》《资治通鉴》并未超出中国传统的“直观外推”法,而易中天学贯中西,整体视野甩了那两部作品几条街。《易中天中华史》只是易中天的随意之作,他的洪荒之力还没用出来呢!易中天真正用力的作品至少要到十年之后才会面市。


            IP属地:湖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6楼2022-09-06 12:58
            回复
              学历史,看著作,千万别被钱穆这种曲学阿世之徒带歪路上去。有机会静下心来尽量多读顾炎武、全祖望这样的学者的著作,比如《日知录》、《鲒埼亭集》等有营养有干货的著作。回过头来再看钱宾四这样的,就会有比较了。读陈援庵,也是个选择。其实做历史公众号,从所推送的文章,就已经能看出发布者的学识和品位了。多学些干货,说话办事才能有底气。学历史,悟性还是很重要的,光有悟性还不够,要建立在多读多学多思考的基础上。基础打结实了,学问自然水到渠成了。等你学到一定程度,自然会通达事理,分明白学者的高低好坏了。回过头来你再看钱穆这种“大师”,也就如掌上观纹一般了。


              IP属地:上海来自Android客户端7楼2022-09-06 19:44
              收起回复
                不评论易中天,这说明易中天的学术著作逻辑缜密,毫无破绽,好得让人无话可说。


                IP属地:湖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8楼2022-09-06 20:19
                回复
                  易先生解读历史水平完全是在其他人之上,能知读者的心产生共鸣。其他人很难做到,甚至做不到。


                  IP属地:北京9楼2022-09-06 22:00
                  回复
                    易中天是得罪了什么人了吗?


                    IP属地:上海来自Android客户端10楼2022-09-06 23:18
                    收起回复
                      学术研究要的是多元,要的是百花争鸣,从不同角度启迪智慧。这非江湖,不必一定要排座次,争的是论证非排名,论而明理。


                      IP属地:陕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12楼2022-09-14 18:42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