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傅雷是不是偏爱他的长子?
傅敏初中毕业的时候,跟父亲傅雷大吵了一场。原因很简单:傅敏要求报考上海音乐学院附中,而傅雷则坚决不同意。大概从小耳濡哥哥那黑白键弹奏出的音乐之声,傅敏也酷爱音乐。当傅敏主动要求上音乐学院附中时,万万没有料到,傅雷摇头!傅敏实在想不通,他跟傅聪是亲兄弟,父亲为什么厚此薄彼?手掌是肉,手背也是肉哪!大哭,大吵,大闹,无济于事。傅雷对满脸泪水的阿敏作了如下说明:“第一,家里只能供一个孩子学音乐,你也要学音乐,我没有这能力;第二,你不是搞音乐的料子;第三,学音乐,要从小开始,你上初中才学琴,太晚了,学个‘半吊子’,何必呢?”最后,傅雷补充了一句:“你呀,是块教书的料!”胳膊拧不过大腿。傅敏从华东师大一附中初中毕业之后,直升该校高中,打消了半途投考上海音乐学院附中的念头。
后来傅敏说:“我大学刚毕业的时候,对中学教师工作平凡而伟大的意义毫无认识。当时,《世界文学》的主编陈冰 夷找我爸爸,想把我调走,结果爸爸说:‘他现在工作得很好,也很安心,不要去干扰他,引起思想上的波动。’就这样,我一直在中学教英语。”“如今,我是有20多年教龄的中学教师了。我深深地爱上了自己的职业。中学教师是很光荣的,是灵魂的工程师,是神圣的职业。在英国,他们的中学教师,都是大学毕业的,教材也编得好,可惜教师缺乏事业心,缺乏高尚的献身精神。他们教书是为了赚钱,上课时学生听不听他不管,一看手表,到了时间,课没讲完也马上下讲台回去。这一点与我们中国很不一样。出去一年,我真感到我们中国的中学教师是最好的教师。我们中国有些中学教师为了培养学生,不计时间,不讲报酬,工资虽然低,可是命都舍得豁出去……我为做一个中学教师而感到自豪。在外国人面前,我总是很响亮地说,我是中国的一个中学教师!”
我们可以看出,傅雷并不是靠感情用事,而是“因材施教”。有些人之所以觉得傅雷偏心,是因为傅雷在傅聪耗费的金钱更多。或者是因为《傅雷家书》里尽是和大儿子的书信。第一,父母对孩子的爱不能用金钱衡量;第二,《家书》主要是傅聪保留下来的,傅敏在国内为了安全销毁了书信。我们应当清楚,在傅聪出国前,两兄弟是在一起手教育的,都是同事依偎在父亲身边的。
【2】傅雷是大男子主义,对老婆不好?
朱梅馥:“我对你爸爸性情脾气的委曲求全、逆来顺受,都是有原则的。因为我太了解他。他一贯的秉性乖戾、嫉恶如仇是有根源的。修道院似的童年,真是不堪回首。到成年后,孤军奋斗,爱真理,恨一切不合理的旧传统和杀人不见血的旧礼教。为人正直不苟,对事业忠心耿耿。我爱他,我原谅他。”
傅雷:“自从我圆满的婚姻缔结以来,因为梅馥那么温婉,那么暖和的空气,一向把我养在花房里。”
《傅雷家书》:“孩子,我虐待了你,我永远对不起你,我永远补赎不了这种罪过!这些念头整整一天没离开过我的头脑,只是不敢向妈妈说。人生做错了一件事,良心就永久不得安宁!真的,巴尔扎克说得好:有些罪过只能补赎,不能洗刷!”
我们可以看出傅雷很爱朱,朱也很爱傅雷。傅雷并没有歧视女性的思想,并且因为自己的脾气对朱怀有愧疚。而且,如果傅雷对妻子不够好,朱能主动殉葬吗?
还有人觉得用傅雷给老婆改名字说事,以此攻击傅雷大男子主义什么的。这就像一个婴儿对别人说:“我喜欢你。”然后你们上来说:“这个家伙别有用心,他想讨好那个人。”一件事,无论是什么,都可以说成白的或者黑的。但是你想知道真相,就得理解别人是怎么想问题的。傅雷是一个直来直去的,而且不注重名利地位,他用得着通过这么小一件事情显摆自己吗?
我还想提醒大家,朱本身也是非常有文化的女性。她可不是什么都不懂的乡下妹子!她也是有她自己的原则,她和傅雷负责家里不同的事情,这是他们自己达成的默契。你们不可以用你们想象的标准是定义他人。
【3】傅雷让他老婆殉葬对不对?
质疑这个的,不是有点笨,就是那种跳出来想乱骂人发泄的人。
这是朱自己的决定,与傅雷没有很大关系。他们是为了不受到侮辱而自杀的,他们只是想守住他们自己的气节。
【4】傅雷的名声不大?
实际上傅雷并不是名声不大,我很早就知道他和他的大儿子。只是现在有几个会去看他翻译的书?说白了他没什么商业价值,也没有任何借他来发财。他在文化界是属于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的那种人物。
傅敏初中毕业的时候,跟父亲傅雷大吵了一场。原因很简单:傅敏要求报考上海音乐学院附中,而傅雷则坚决不同意。大概从小耳濡哥哥那黑白键弹奏出的音乐之声,傅敏也酷爱音乐。当傅敏主动要求上音乐学院附中时,万万没有料到,傅雷摇头!傅敏实在想不通,他跟傅聪是亲兄弟,父亲为什么厚此薄彼?手掌是肉,手背也是肉哪!大哭,大吵,大闹,无济于事。傅雷对满脸泪水的阿敏作了如下说明:“第一,家里只能供一个孩子学音乐,你也要学音乐,我没有这能力;第二,你不是搞音乐的料子;第三,学音乐,要从小开始,你上初中才学琴,太晚了,学个‘半吊子’,何必呢?”最后,傅雷补充了一句:“你呀,是块教书的料!”胳膊拧不过大腿。傅敏从华东师大一附中初中毕业之后,直升该校高中,打消了半途投考上海音乐学院附中的念头。
后来傅敏说:“我大学刚毕业的时候,对中学教师工作平凡而伟大的意义毫无认识。当时,《世界文学》的主编陈冰 夷找我爸爸,想把我调走,结果爸爸说:‘他现在工作得很好,也很安心,不要去干扰他,引起思想上的波动。’就这样,我一直在中学教英语。”“如今,我是有20多年教龄的中学教师了。我深深地爱上了自己的职业。中学教师是很光荣的,是灵魂的工程师,是神圣的职业。在英国,他们的中学教师,都是大学毕业的,教材也编得好,可惜教师缺乏事业心,缺乏高尚的献身精神。他们教书是为了赚钱,上课时学生听不听他不管,一看手表,到了时间,课没讲完也马上下讲台回去。这一点与我们中国很不一样。出去一年,我真感到我们中国的中学教师是最好的教师。我们中国有些中学教师为了培养学生,不计时间,不讲报酬,工资虽然低,可是命都舍得豁出去……我为做一个中学教师而感到自豪。在外国人面前,我总是很响亮地说,我是中国的一个中学教师!”
我们可以看出,傅雷并不是靠感情用事,而是“因材施教”。有些人之所以觉得傅雷偏心,是因为傅雷在傅聪耗费的金钱更多。或者是因为《傅雷家书》里尽是和大儿子的书信。第一,父母对孩子的爱不能用金钱衡量;第二,《家书》主要是傅聪保留下来的,傅敏在国内为了安全销毁了书信。我们应当清楚,在傅聪出国前,两兄弟是在一起手教育的,都是同事依偎在父亲身边的。
【2】傅雷是大男子主义,对老婆不好?
朱梅馥:“我对你爸爸性情脾气的委曲求全、逆来顺受,都是有原则的。因为我太了解他。他一贯的秉性乖戾、嫉恶如仇是有根源的。修道院似的童年,真是不堪回首。到成年后,孤军奋斗,爱真理,恨一切不合理的旧传统和杀人不见血的旧礼教。为人正直不苟,对事业忠心耿耿。我爱他,我原谅他。”
傅雷:“自从我圆满的婚姻缔结以来,因为梅馥那么温婉,那么暖和的空气,一向把我养在花房里。”
《傅雷家书》:“孩子,我虐待了你,我永远对不起你,我永远补赎不了这种罪过!这些念头整整一天没离开过我的头脑,只是不敢向妈妈说。人生做错了一件事,良心就永久不得安宁!真的,巴尔扎克说得好:有些罪过只能补赎,不能洗刷!”
我们可以看出傅雷很爱朱,朱也很爱傅雷。傅雷并没有歧视女性的思想,并且因为自己的脾气对朱怀有愧疚。而且,如果傅雷对妻子不够好,朱能主动殉葬吗?
还有人觉得用傅雷给老婆改名字说事,以此攻击傅雷大男子主义什么的。这就像一个婴儿对别人说:“我喜欢你。”然后你们上来说:“这个家伙别有用心,他想讨好那个人。”一件事,无论是什么,都可以说成白的或者黑的。但是你想知道真相,就得理解别人是怎么想问题的。傅雷是一个直来直去的,而且不注重名利地位,他用得着通过这么小一件事情显摆自己吗?
我还想提醒大家,朱本身也是非常有文化的女性。她可不是什么都不懂的乡下妹子!她也是有她自己的原则,她和傅雷负责家里不同的事情,这是他们自己达成的默契。你们不可以用你们想象的标准是定义他人。
【3】傅雷让他老婆殉葬对不对?
质疑这个的,不是有点笨,就是那种跳出来想乱骂人发泄的人。
这是朱自己的决定,与傅雷没有很大关系。他们是为了不受到侮辱而自杀的,他们只是想守住他们自己的气节。
【4】傅雷的名声不大?
实际上傅雷并不是名声不大,我很早就知道他和他的大儿子。只是现在有几个会去看他翻译的书?说白了他没什么商业价值,也没有任何借他来发财。他在文化界是属于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的那种人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