胶片吧 关注:54,518贴子:751,674
  • 21回复贴,共1

关于胶片相机自动测光的问题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如题,比如美能达x700,测光的时候一直都是最大光圈测光,按下快门才会到预设的光圈值。我想问的是,这样的话测光会不会不准呀?是不是就欠曝了?


IP属地:福建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22-09-01 08:21回复
    求解答,谢谢大家


    IP属地:福建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22-09-01 08:21
    回复
      2025-07-27 11:00:16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还是说测光的时候要按住景深预览


      IP属地:福建来自Android客户端3楼2022-09-01 08:23
      回复
        顶一下


        IP属地:福建来自Android客户端4楼2022-09-01 08:36
        回复
          镜头光圈没问题就准


          IP属地:河南5楼2022-09-01 08:47
          收起回复
            这是光圈全开测光,测光类型的一种,虽然是开着最大光圈取景,但是机器内部计算的时候会按照设定的光圈值计算,因此是准确的,不用担心。比如说你调到5.6,虽然取景的时候光圈开到1.8,但是实际计算还是按照5.6计算的。


            IP属地:黑龙江来自Android客户端6楼2022-09-01 08:57
            收起回复
              光圈全开测光最大的优势就是便于取景,假如测光要跟着光圈走的话,需要f8的光圈就要开到f8的光圈,虽然能按照实际光线测光,但此时镜头的进光量极小,取景器也会黑乎乎一片看不清,不便于取景。


              IP属地:黑龙江来自Android客户端7楼2022-09-01 09:01
              回复
                尼康点机器在卡口上面有一个光圈联动环,镜头上的凸起会怼着它,里面有个拉线用来控制测光电阻。奥林巴斯om1里面也有类似的机构。里面有2个拉线,一个是快门联动,一个是光圈联动


                IP属地:湖北来自Android客户端9楼2022-09-01 09:46
                回复
                  2025-07-27 10:54:16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如果按下预览按钮所测得光线与不按预览按钮不一致,那应当以按下为准,因为有些原厂镜头是没有光圈预览按钮的自动镜头,所以应以光圈预览为准。


                  IP属地:上海来自Android客户端10楼2022-09-01 10:43
                  回复
                    不会,测光原理是光从镜头进入被光电管或光敏电阻或光电池接收,系统参考链接在光圈设置、快门设置上的电阻进行电信号比对,然后反馈结果,所以最大光圈测光完全没问题,如果你觉得不放心,就想想独立测光表,那玩意甚至不知道你相机镜头盖开没开。


                    IP属地:北京来自iPhone客户端11楼2022-09-01 11:09
                    回复
                      机器正常工作当然曝光准确,要不然这机器当年怎么能卖出来


                      IP属地:上海来自Android客户端12楼2022-09-01 12:25
                      回复
                        用了触点齐的镜头才能使用这个功能,机器能识别该镜头的最大光圈和当前光圈,曝光差用快门补给你,你用纯手动头就是给你当前光圈测光


                        IP属地:上海来自Android客户端13楼2022-09-01 12:58
                        回复
                          x700这样的机身是不需要在测光的时候开景深预览的,因为大部分md,mc镜头有光圈连动杆,机身是可以读镜头光圈,p档适用的情况还可以由机身控制光圈,另外x700还有曝光环节的二次测光做修正。


                          IP属地:上海14楼2022-09-01 14:06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