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发白帝城 这是李白的一首诗 朝辞白帝彩云间 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 轻舟已过万重山 这首词的第一句 提到白帝二字 这个白帝是个地名 白帝城 那么 有人问了?这白帝是人还是神?翻阅相关资料得出:白帝城的 “白帝” 原本指的是人,即公孙述,后来也被神化。白帝城还被称为诗城,那 是因为众多诗人在此留下大量诗篇。具体介绍如下:白帝城的 “白帝”人物公孙述:西汉末年,公孙述割据蜀地,见瞿塘峡口地势险要、易守难攻,便以此为城进行扩建。公元 25 年,公孙述见城中一井常冒白气,宛如白龙,便借此自号 “白帝”,将子阳城改名白帝城。这说明原本叫子阳城。公孙述死后,百姓兴建白帝庙纪念他,便有了很多神化。神化的演变:在神话中,白帝是中国古代五帝之一,是司时之神,即西方白帝皓灵皇老七炁天君。由于公孙述自号 “白帝”,且随着历史文化的演变和融合,后来人们也逐渐将公孙述与神话中的白帝概念有所关联,使得白帝城的 “白帝” 兼具了一定的神话色彩。白帝城被称为 “诗城” 的原因诗歌数量众多:白帝城独特的地理位置和壮丽的自然风光吸引了无数诗人,像李白、杜甫、刘禹锡等都曾到此,留下大量诗篇。据统计,历代有上千首诗歌与白帝城相关。如李白的《早发白帝城》、杜甫的《登高》《秋兴八首》、刘禹锡的《竹枝词》等。诗歌质量极高:这些诗人留下的作品不仅数量多,而且艺术价值高,是中国古代诗歌宝库中的璀璨明珠。这些诗篇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从不同角度描绘了白帝城的山川景色、历史文化和风土人情,使得白帝城成为了诗歌创作的重要题材和灵感来源。诗歌文化传承:众多诗人在白帝城的创作,形成了独特的诗歌文化传统。这种传统不断传承和发展,吸引着后来的文人墨客纷纷前来,感受白帝城的诗意氛围,继续创作与白帝城相关的诗歌,进一步丰富了白帝城的诗歌文化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