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标广东广州,今年6月12日,邻居家的黄缘下了一窝蛋,共四枚。接下来说说作为一个新手的孵化历程,仅作分享一下心得,希望可以帮助到同样新手的大家。如有说的不对的地方请大神们多多谅解!
母龟沙池挖坑产蛋后一般都会自己把坑用沙土埋上,因为邻居是目睹了产蛋过程,所以知道产蛋的位置。我先让邻居把产蛋区用遮挡物围了起来,一来方便辨认挖蛋位置,二来防止母龟自己挖开来吃,毕竟网上这种案例不少。
龟蛋通过2-3天的静置,受精的话一般最快几个小时就会呈现受精斑,也就是一圈白色。通常刚开始是一小块白,接着会蔓延到一整圈,当蔓延整圈的时候肉眼是无法辨别哪一面朝上,所以建议大家在挖蛋的时候就要在蛋的上方用记号笔做好标记。实在是忘了也可以通过照灯的方法,通常蛋黄朝下,上面就是受精斑最早出现的地方,可以做个标记。
注意挖蛋的时候要轻挖轻放,保持挖的时候哪一面朝上就是朝上,搬运过程中盒子可以放点泥土,使其不要翻滚和震动,不然容易散黄。说到龟蛋的清洗,我不建议用水龙头或者盆子去大幅度清洗,新手如果没有控制好水流和冲击力,又或者在清洗过程中手滑,很容易造成不必要的损失。打湿一张纸巾轻檫一下蛋的四周就可以了,还是那句注意不要翻转,尤其是出现了精斑的时候。
由于蛋数量不多,我选了一个一次性饭盒,并在四周扎了约七八个0.2mm的透气孔。蛭石我用的是原本种花的园艺蛭石,颗粒比较细,粉末较多。更建议大家使用大颗粒的,透气性会更佳。按照网上大神们的教程:蛭石分三等分,其中2份泡水充分浸湿后沥水,1份干蛭石加入搅拌,调整为手握成团松开即散的状态。
我在饭盒盖子表面开了个孔,方便湿度计探头伸入。说实话我认为这个湿度计并不是十分准确,期间也换了好几种,有插入式的土壤温湿度计,有机械物理式的家用温湿度计,也有电子探头式的温湿度计,效果都不尽人意,只能说是作为一个参考。
6月份广州的天气都处于一个雨水、梅雨天气,每天温度平均28-33,空气湿度非常大,所以湿度计的湿度每天都显示99%,让我一度怀疑湿度计是不是坏了,换了几个还是这样。网上也看了很多资料,一个大神说这是不准确的,因为通常它会结合空气中的湿度,所以不能说完全是蛭石里面的湿度。确实,我也经常检查,感觉蛭石甚至有点偏干了仍然显示99%。
不再纠结湿度,同时也要管住自己的好奇心,尽量不要总是去用灯照它,拿起来看它,要知道好奇心害死猫。前期30天我选择了全埋,30-50天半埋,60天全露,前期需要观察的时候才会用毛刷子把表面的蛭石扫走,方便拍照记录。以下是每隔10天做的记录。




母龟沙池挖坑产蛋后一般都会自己把坑用沙土埋上,因为邻居是目睹了产蛋过程,所以知道产蛋的位置。我先让邻居把产蛋区用遮挡物围了起来,一来方便辨认挖蛋位置,二来防止母龟自己挖开来吃,毕竟网上这种案例不少。
龟蛋通过2-3天的静置,受精的话一般最快几个小时就会呈现受精斑,也就是一圈白色。通常刚开始是一小块白,接着会蔓延到一整圈,当蔓延整圈的时候肉眼是无法辨别哪一面朝上,所以建议大家在挖蛋的时候就要在蛋的上方用记号笔做好标记。实在是忘了也可以通过照灯的方法,通常蛋黄朝下,上面就是受精斑最早出现的地方,可以做个标记。
注意挖蛋的时候要轻挖轻放,保持挖的时候哪一面朝上就是朝上,搬运过程中盒子可以放点泥土,使其不要翻滚和震动,不然容易散黄。说到龟蛋的清洗,我不建议用水龙头或者盆子去大幅度清洗,新手如果没有控制好水流和冲击力,又或者在清洗过程中手滑,很容易造成不必要的损失。打湿一张纸巾轻檫一下蛋的四周就可以了,还是那句注意不要翻转,尤其是出现了精斑的时候。
由于蛋数量不多,我选了一个一次性饭盒,并在四周扎了约七八个0.2mm的透气孔。蛭石我用的是原本种花的园艺蛭石,颗粒比较细,粉末较多。更建议大家使用大颗粒的,透气性会更佳。按照网上大神们的教程:蛭石分三等分,其中2份泡水充分浸湿后沥水,1份干蛭石加入搅拌,调整为手握成团松开即散的状态。
我在饭盒盖子表面开了个孔,方便湿度计探头伸入。说实话我认为这个湿度计并不是十分准确,期间也换了好几种,有插入式的土壤温湿度计,有机械物理式的家用温湿度计,也有电子探头式的温湿度计,效果都不尽人意,只能说是作为一个参考。
6月份广州的天气都处于一个雨水、梅雨天气,每天温度平均28-33,空气湿度非常大,所以湿度计的湿度每天都显示99%,让我一度怀疑湿度计是不是坏了,换了几个还是这样。网上也看了很多资料,一个大神说这是不准确的,因为通常它会结合空气中的湿度,所以不能说完全是蛭石里面的湿度。确实,我也经常检查,感觉蛭石甚至有点偏干了仍然显示99%。
不再纠结湿度,同时也要管住自己的好奇心,尽量不要总是去用灯照它,拿起来看它,要知道好奇心害死猫。前期30天我选择了全埋,30-50天半埋,60天全露,前期需要观察的时候才会用毛刷子把表面的蛭石扫走,方便拍照记录。以下是每隔10天做的记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