吊坠与项链等饰物相同。但不同的吊坠的创意及展示个性的空间更强于项链。
吊坠的根源是项链的一种继续和启发。它们都不是作为纯粹的饰物被创造出的,而是带有宗教色彩的。
最初的材料一般由单一特殊精巧的兽牙或石珠为主。在消耗力不断提高的促进下,佩戴者由一般的原始部族成员转变成位高权重的首领和巫师。取材也变得更为昂贵。随着佩戴者身份的改变,吊坠也作为权益或某种法力的象征,和特殊身份的一种标志。
除中国以外的其他文明古国都曾有过古代吊坠的出土。它们有一个共同特点,即带有浓烈的宗教色彩。
比如西方的十字架,中国的护身符。
中国关于吊坠的官方传说良多。如∶屈原投汨罗江自杀后,楚国人民将糯米、肉、红枣、桂圆等用竹叶包裹起来,投入江中。感天动地的悲声终于打动了河神,屈原的尸身也随着西流的江水被带了回来。此后人们为了纪念屈原,每年的蒲月初五都将包好的粽子投入江中。离江边较远的人们就将包好蒸熟的粽子,用绳子栓起来挂在孩子们脖子上以示纪念。这种由衷的善举,打动了越来越多的人纷繁参与留念的行列。但由于粽子长时间佩戴会发霉变质,所以有些人就用布缝成粽子摸样的小袋子,里面仍旧装有糯米等。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小袋子演化成形式各异的小饰物传达上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