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点灵吧 关注:20,330贴子:5,035
  • 3回复贴,共1

【个人成长】那些“没朋友”的人,后来怎么样了?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前两天,看到了一篇挺受触动的帖子,名字叫“孤独到假装给朋友打电话”——
发帖人A是一位身居异国的留学生。
一次发烧后,她独自忍着病痛出门取药,外头下着雨,她花了1小时拖着疲惫的身体走回到家门口,却听到屋内室友们放歌打闹的声音,欢乐无比。
不自觉间一股悲伤涌上心头——生病以来,A已经整整5天没有与人说话了。
在他人嬉笑的映衬下,自己的孤独落寞显得那样可悲。
“没有朋友的城市里,我好像活成了生活的累赘。”
她说,那天在门外站了好久,最后为避免尴尬,只能假装成与朋友通话,开门后径直走回了卧室。
A表示,自己从小就没什么朋友,不是没尝试过加入社团参加聚会,可那种集邮式的社交并不能让她好受。
“大多数时候还是享受独处的,只有想到连婚礼上可以作为伴娘的朋友都没有时,才会无比焦虑”。
没朋友这件事,就像一场醒不来的噩梦。
翻看社交媒体你会发现,像A这样被“没朋友”困扰的人不在少数。
他们既不能安然享受孤独,也很难全心投入社交,仿佛住在关系的夹缝里无法喘息。
所以今天,我们想和你聊一聊:“没朋友”这件事对于成年人来说意味着什么,是否真的那么令人窒息?找到朋友一切就会好起来吗?


IP属地:江苏1楼2022-08-22 16:16回复
    01、失友焦虑如何困住了我们?
    “就我一个人没有朋友吗?”最近经常听到这样的发问。
    25岁之后,我们认识新人的速度怎么都赶不上旧朋友脱落的速度。
    工作日忙碌疲惫,周末终于能在家躺平,醒来听到楼下的玩耍和聊天声,一想到那些欢笑都与自己无关,内心细微的落寞就被无限放大。
    渐渐的,有一部分人接纳了“生活注定孤独”的现实,但更多人陷入了“失友焦虑”,无法自拔。
    日剧《凪的新生活》中,女主大岛凪就是这样一个“时时害怕失去朋友”的人。
    生活中她最擅长“阅读空气”,时刻紧绷神经察言观色,即使被“好朋友”弃若敝履,也会为了维持气氛忍气吞声。
    被朋友兼同事以“婆婆骨折”为由拜托帮忙,却扭头在群里看到她和其他人商量着聚会,吐槽自己是可怜的“专属外包工人”。
    和大家一起吃饭合影,眼看朋友们挑选出了最满意的一张照片,即使发现画面中自己表情怪异,也只是顺从大家的决定;
    被嘲讽穿着像一本正经的女主播,为了不破坏气氛,也装作没听懂的样子随声附和;
    大岛内心很清楚,表里不一的朋友关系并不能给自己多少安全感,却依然会在她人求助时欣然答应,聊天时习惯点头附和。
    她打心底认为,有人能与自己做朋友已经是天大的恩赐,自己没资格奢求更多。
    这段剧情残酷也真实,为我们揭露了一个扎心的的现状——
    你的朋友,并不一定也把你当朋友。
    前几年有一项关于“最好的朋友”的实验,研究者选取了2000位大学生作为研究对象,让他们给班里的同学分别打分。
    0分代表“不认识”,3分以上是“朋友”,5分为“最好的朋友”,并同时也要写下对方可能对自己的评分。
    最终结果表明,有超过一半的人不被自己心目中的朋友承认。
    这就是为什么,即使一些人总是在谈话中提及“我有一个朋友....”,而这所谓的朋友却很少出现在他的生活里——每个人理解的“朋友”的范畴,都是不同的,
    《友谊历程》的作者弗利费尔曾说:
    人们从相识到产生友谊,通常以自我表露的广度和深度增加为特征.
    这是一个循序渐进、互惠互利的过程,意味着一个人冒着披露自我的风险,测试另一个人是否怀着同样的心情......
    在被工作、学业压力挤压得只剩下为数不多的时间里,冒着被辜负的风险开启一段真切的友谊,谈何容易。
    而越是不容易,就越会想在友谊敲门时死死抓住,担心友谊脱落,所以时刻小心翼翼,反而无法正常相处。


    IP属地:江苏2楼2022-08-22 16:17
    回复
      02、享受独处为何如此艰难?
      似乎,我们周围普遍充斥着“朋友少不好”或是“这个人没朋友,应该是个怪胎”的论调,甚至不同文化语境下,都是如此。
      在日本,有种很奇怪的“午餐同伴综合症”现象,很好地反映了这种偏见。
      一位精神科医生在回溯众多患者的病症时发现,很多日本人对“独自吃午饭”这件事感到强烈的恐惧与不安,并怀有:
      “独自吃饭的人应该就是没有朋友的人,没有朋友是因为魅力值不够,所以独自吃饭说明个人价值低下”这种想法。
      日剧中,经常会看到无人陪伴的社畜,偷偷躲进厕所或是图书馆吃饭的场景,也因此衍生出了“厕所饭”一词。
      在患者的逻辑里,“没有人一起吃午饭”这件事,是与个人价值牢牢捆绑的。
      这种滑坡性消极思考方式,直接引发了他们内心的焦虑,甚至他们陷入“因为害怕被拒绝,更加无法邀请别人一同吃饭”的恶性循环。
      对这些人来说,增加社交频率并不能缓解他们的“失友焦虑”.
      因为一旦社交受挫,便会重新跌回痛苦中去。
      所以更重要的,是一些根本思维方式的改变。
      1)朋友多=有价值——错误的社会比较
      小时候,父母送我们我们到校门口,总不忘了嘱托一句:“要和同学打成一片,多交朋友。”
      于是,带着这样的社交压力,一些本就内向或慢热的孩子,潜意识里将朋友多和更高的自我价值绑定在一起,更加无法从容地加入社交。
      长大了,看到朋友圈里一些人呼朋唤友、不间断晒聚会照片,内心的低价值感重新被唤起,即使原先很享受一个人的状态,也会在下一次社交场合不自觉迎合讨好。
      人们对彼此的社交态度有着非常细微的感知,当你开始讨好,吸引力便随之大打折扣。
      2)合群=安全——为什么我们不敢特立独行?
      回想一下,我们是如何形容一个特立独行、不总是跟随集体的人的?
      也许一开始是狐疑和怜悯,可如果无意中发现:
      他正将所有独处时间投注于钻研热爱,且坚定、从容时,还会觉得他“不合群”的特质很致命吗?
      群体很安全,给了模糊的自我以藏身之处,与朋友呆在一块意味着可以暂时逃避真实的自我。
      一味追求合群,致使大家的选择覆盖你的选择,大家的喜好约等于你的喜好,你可以为所有的结果找到一个借口,最终自我越来越模糊,也越来越不清楚自己是谁。
      中岛敦在《山月记》中有这样一段话——
      我深怕自己本非美玉,故不敢加以刻苦琢磨;
      却又半信自己是块美玉,故不肯庸庸碌碌与瓦砾为伍;
      ......任何人都是驯兽师,而那野兽,无非是各人自己的性情。
      请想清楚,你是需要真切的朋友,还是试图用合群掩饰自我认知的模糊、疲于努力的怠惰?


      IP属地:江苏3楼2022-08-22 16:18
      回复
        03、身处人群我却依然孤独......
        将过多的精力用于纠结“有没有朋友”,潜意识里是觉得“只要有朋友,一切都会好起来”,这是一种典型的自我妨碍——
        只要一天没朋友,就会将自己的不作为归结于此一天,怀揣着这种心理,即使有了朋友,生活也不会变好。
        一位疲于社交的友人向我吐露——
        “和一些人交往时,他们问我最近怎么样,我总会下意识说'我很好'。
        这就像是一种灵魂出窍,明明昨晚我还在为了睡觉而犯愁,在别人面前时,却表现得非常积极。
        或许只有我自己知道我有多孤独,这种感觉从来都没法与人分享。”
        研究显示,成年人的社交能力几乎不会影响社会关系,频繁社交并不能根本上动摇“没朋友”的匮乏感。
        所以,想从心理上做出调整,不如试试以下几点:
        1)停止过度的自我监控
        如果你常有以下几种行为,说明你很“擅长”自我监控(self-monitoring):
        在社交聚会上说一些话来获得他人的关注或认可
        很容易模仿别人的行为
        听取其他人关于思考、说什么、穿什么或做什么的建议
        改变观点赢得别人的好感
        这就像在你脑袋中装上一枚摄像头。适度的自我监控帮助你观察自我、及时作出调整以适应群体、快速融入,而监控过头则可能引发很严重的社交焦虑。
        《社会心理学》中讲过两个效应:
        a、焦点效应:人类往往会把自己看作一切的中心,并且直觉的高估别人对我们的关注程度。
        b、透明度错觉:人们倾向于高估自己的个人心理状态被他人知晓的程度。
        简而言之就是,人们没那么关注你,也没人会去品读你的内心戏,真的不必时时刻刻监视自己。
        牢记这两个效应,能够帮助自己缓解紧张情绪,更勇敢地做自己。
        2)真诚,最管用的技巧
        著名心理学家卡尔罗杰斯在他的《个人形成》一书中提出:
        助益性关系的特征是真诚透明,在这种关系中我们的真实感受可以得到诚实地展现。
        想要维持一段助益性关系,我们需要:
        做到接纳,即把对方作为具有不可替代的内在价值的、独一无二的独特当事人来接纳;
        需要共情理解,这种共情理解能使我们透过他人的眼睛看到他的内心世界。
        真诚,意味着尊重内心情感的全部诉求,无保留地、不带操控地踏入一段人际关系,尊重自己的感受,随之更好地接纳他人的感受。
        尽管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防御与伪装,但一道“真诚”的保护屏障,已足以使关系双方感到温暖和安全。
        3)尝试被动社交
        詹姆斯.罗杰斯说:沉默的人往往拥有深刻的洞察力,溪浅声喧,静水流深。
        内向者往往不擅长“吆喝自己”,在人群中情绪不会高涨,甚至会感到不安、局促。强行改变自己的性格注定痛苦。
        即使通过社交训练培养出性格面具,内心的疲惫与扭曲依然存在。
        不妨换个角度,专注自身优势,找到自己不可替代的位置。
        比如大学时代,我一位同班女生非常会记笔记,一节课下来所有的知识点条分缕析、一目了然。因此,即使她不爱说话,也会有许多同学很乐意和她相处。
        对于内向者来说,作品和优势就像一张名片,会代替你说话。
        纠结于短板并不一定能如愿以偿,发挥自身优势也许会吸引来更多同频的人。
        最后,希望我们都能铭记德尔斐神殿上的四字箴言——“认识你自己”。
        更好地理解自己,才能更加从容地拥抱他人。


        IP属地:江苏4楼2022-08-22 16:18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