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文吧 关注:492,420贴子:2,934,839
  • 14回复贴,共1

我有个疑问一直想不通.........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可能是因为自己太笨,或者太蠢,大神给解释一下吧
一个稳定的系统需要经过很多次重复的事情,比如月球绕地球转了几亿圈,地球绕太阳转了几亿圈。
可是从银河系诞生以来,太阳仅仅绕银河系中心转了20圈。可以想象这20圈每圈都不会一样,对于太阳来说是逐渐滑入银河系黑洞还是飞出银河系都有可能,对于银河系自身来说,自己要长成是什么样子自己都还没想好?


IP属地:江苏1楼2022-08-22 09:38回复
    这是星系天文学,or星系动力学的内容。对于漩涡星系悬臂的产生,这是一个还在研究的问题。有几种理论,好像是密度波理论接受比较广泛。首先得知道悬臂是什么。悬臂其实就是年轻恒星集中的区域。


    IP属地:北京来自Android客户端4楼2022-08-22 11:27
    收起回复
      可观测宇宙有138亿光年。但因为宇宙的加速膨胀,膨胀速度超过光速。实际年龄要小一些。恒星,星系形成于再电离时期。大爆炸后约10亿年。红移z≈5-6。这至今也是几十亿年的数量级。 而一颗质量中等的,处于赫罗图主支的恒星(也就是类似太阳这种)寿命约为十亿年左右。 所以说从恒星,星系诞生至今恒星已经诞生,消亡,再诞生多轮了。


      IP属地:北京来自Android客户端6楼2022-08-22 11:32
      回复
        密度波理论(应该是,也可能是另一种,不知道记混没)认为,在漩涡星系中,悬臂是正在发光发热的恒星密度较高的区域。也就是青壮年恒星。(也是氢富集区)但是相对于宇宙,恒星的寿命是有限的。恒星到年老时要么化为黯淡的矮星,要么是超新星爆发。这都会导致恒星不发光。超新星爆发会将物质(包括氢)抛射到周围,这样会在其他地方产生氢富集区。氢富集区又会产生新的原恒星,青壮年恒星。而出现视觉上的“悬臂”。这只是一种解释悬臂的理论之一,这种理论并非绝对正确的理论。


        IP属地:北京来自Android客户端7楼2022-08-22 11:37
        收起回复
          地球上的人都没搞懂,正常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9楼2022-08-22 17:48
          回复
            最后一句有问题,如果提出的问题本身就有问题,那答案又有什么意义


            IP属地:广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10楼2022-08-24 11:20
            回复
              海洋之下人类都没琢磨透,哪有能力去了解宇宙
              或者说三维世界的虫子(人类)能理解多维宏观的宇宙?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11楼2022-08-24 12:20
              回复
                银河系确实尚未停止演化,就这么简单。再过二、三十亿年,银河系将和仙女座大星云合并。大、小麦哲伦星云说不定什么时候也会被合并。


                IP属地:上海来自Android客户端12楼2022-08-24 12:39
                回复
                  这就回到了《三体》开篇提到的一句有趣的论调:月球、地球、人类能平稳存在几亿几万年,这些都只是巧合,别以为把时间长度拉长到几亿年就能证明是“稳定的”、“正常的”,不,这都只是巧合,也许明天、也许下一秒,这种“正常”状态随时都可能崩塌,全部毁灭——楼主的疑惑应该是这些类似想法吧,是的,科学界也是有这些疑惑的,至今无答案。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13楼2022-08-27 03:41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