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2010年高考数学试题节选
2、设复数z满足z(2-3i)=6+4i(其中i为虚数单位),则z的模为___________
3、盒子中有大小相同的3只小球,1只黑球,若从中随机地摸出两只球,两只球颜色不同的概率是______________
4、某棉纺厂为了了解一批棉花的质量,从中随机抽取了100根棉花纤维的长度(棉花纤维的长度是棉花质量的重要指标),所得数据都在区间[5,40]中,其频率分布直方图如图所示,则其抽样的100根中,有___根在棉花纤维的长度小于20mm。
22、(10分)某工厂生产甲、乙两种产品,甲产品的一等品率为80%,二等品率为20%;乙产品的一等品率为90%,二等品率为10%。生产1件甲产品,若是一等品可获利4万元,若是二等品则亏损1万元;生产1件乙产品,若是一等品可获利6万元,若是二等品则要亏损2万元。设生产各件产品相互独立
(1)记x(单位:万元)为生产1件甲产品和1件乙产品可获得的总利润,求x的分布列
(2)求生产4件甲产品所获得的利润不少于10万元的概率
23、(10分)已知ABC的三边长为有理数
(1)求证cosA是有理数
(2)对任意正整数n,求证cos-nA也是有理数
--------------------------------------------------------------------------------
以下为解答:
今年高考题目出来后,发现江苏的数学题居然就成了热门话题,而且感概12年白读或者秒杀52万考生之类的话到处都有。我也来凑个热闹,给个填空题的详细解答,用时不到15分钟。后面的计算题也都做了,总体难度不大,如果你在学习的时候是真的尝试去理解了数学的。说超难的,还真的是数学没有入门,估计就没有真正见识过国际奥赛题,这个题目和竞赛题差了十万八千里了!
我不是学数学的,也不是教师,自己的高考早就过去了许久了,当年物理比数学更好。但是我估计现在很多中学数学教师自己就没有真正理解数学。狂做题目,记了一堆所谓技巧公式就以为自己学的基础很好了?可以说连门都没入!观察加理解,这才是科学真正的东西,连数学思维都没有建立起来,怎么去谈入门了呢?比如解析几何,注意结尾的词,是几何,估计很多人在学这部分的时候根本就没有去注意,而且还有很大部分是教师讲述的时候就没有引导几何的思维,难说他们自己会不会。任何方程(除了很少一部分)脱离开了实际的几何背景和特色,你还搞什么搞啊,最怕的就是算了一堆东西都不知道在做什么,那才是杯具!
整个填空题下来基本计算量不大,就一道题要动脑,12题。其它的都是一目了然就知道怎么去算的题目,这样也算是难题吗????!!!这套题目算是出的很不错的,就是要看你是所谓的题海练出来的,还是真的学习出来的,我的概念里面这两个东西是有严重的区别的。
第1题:白痴题。a^2+4明显大于3,不理它了,a+2=3,a=1.
第2题:差不多白痴。求模,两边同时取模,|z|×|2-3i|=|6+4i|,2-3i的模心算一下为根号下13,6+4i的模为2倍根号下13,|z|=2.
2、设复数z满足z(2-3i)=6+4i(其中i为虚数单位),则z的模为___________
3、盒子中有大小相同的3只小球,1只黑球,若从中随机地摸出两只球,两只球颜色不同的概率是______________
4、某棉纺厂为了了解一批棉花的质量,从中随机抽取了100根棉花纤维的长度(棉花纤维的长度是棉花质量的重要指标),所得数据都在区间[5,40]中,其频率分布直方图如图所示,则其抽样的100根中,有___根在棉花纤维的长度小于20mm。
22、(10分)某工厂生产甲、乙两种产品,甲产品的一等品率为80%,二等品率为20%;乙产品的一等品率为90%,二等品率为10%。生产1件甲产品,若是一等品可获利4万元,若是二等品则亏损1万元;生产1件乙产品,若是一等品可获利6万元,若是二等品则要亏损2万元。设生产各件产品相互独立
(1)记x(单位:万元)为生产1件甲产品和1件乙产品可获得的总利润,求x的分布列
(2)求生产4件甲产品所获得的利润不少于10万元的概率
23、(10分)已知ABC的三边长为有理数
(1)求证cosA是有理数
(2)对任意正整数n,求证cos-nA也是有理数
--------------------------------------------------------------------------------
以下为解答:
今年高考题目出来后,发现江苏的数学题居然就成了热门话题,而且感概12年白读或者秒杀52万考生之类的话到处都有。我也来凑个热闹,给个填空题的详细解答,用时不到15分钟。后面的计算题也都做了,总体难度不大,如果你在学习的时候是真的尝试去理解了数学的。说超难的,还真的是数学没有入门,估计就没有真正见识过国际奥赛题,这个题目和竞赛题差了十万八千里了!
我不是学数学的,也不是教师,自己的高考早就过去了许久了,当年物理比数学更好。但是我估计现在很多中学数学教师自己就没有真正理解数学。狂做题目,记了一堆所谓技巧公式就以为自己学的基础很好了?可以说连门都没入!观察加理解,这才是科学真正的东西,连数学思维都没有建立起来,怎么去谈入门了呢?比如解析几何,注意结尾的词,是几何,估计很多人在学这部分的时候根本就没有去注意,而且还有很大部分是教师讲述的时候就没有引导几何的思维,难说他们自己会不会。任何方程(除了很少一部分)脱离开了实际的几何背景和特色,你还搞什么搞啊,最怕的就是算了一堆东西都不知道在做什么,那才是杯具!
整个填空题下来基本计算量不大,就一道题要动脑,12题。其它的都是一目了然就知道怎么去算的题目,这样也算是难题吗????!!!这套题目算是出的很不错的,就是要看你是所谓的题海练出来的,还是真的学习出来的,我的概念里面这两个东西是有严重的区别的。
第1题:白痴题。a^2+4明显大于3,不理它了,a+2=3,a=1.
第2题:差不多白痴。求模,两边同时取模,|z|×|2-3i|=|6+4i|,2-3i的模心算一下为根号下13,6+4i的模为2倍根号下13,|z|=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