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皮癣吧 关注:249,557贴子:6,810,833

【科普贴】不要被药物的副作用吓住(教你看懂药物说明书)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当我们将人群研究的证据应用于个人时,不确定性是无法避免的。
这些证据只能告诉我们整体的概率,但它无法预测每个个体会发生什么。
因为试验只在显示患病群体的平均疗效,而不是针对某一个别患者的最佳管理。


IP属地:广西1楼2022-08-05 17:27回复
    本文系牛吧原创,转载请标明出处。转采需征得本人同意。


    IP属地:广西2楼2022-08-05 17:29
    回复
      不良反应和副作用
      常有人在群里问xx要有什么副作用......
      这两个词的含有有所不同,不良反应包括副作用。
      这两个概念都是 在正常用药的情况下 出现的“坏”的后果。
      副作用一般较轻微,停药后可缓解消除,危害不大。
      除了副作用,不良反应包括:毒性反应、过敏反应、继发反应、停药反应、后遗效应等。
      不良反应发生的几率有高有低,从常见到罕见分为若干等,通常来说 不良反应发生的几率和严重程度成反比。所以不要看到药物说明书中有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的可能就害怕的不要不要的。越严重 发生的可能性越低。
      以目前的科技水平,药物还无法做到完全无不良反应,但只要规范用药,将不良反应发生的概率和程度降至最低,就可以了。


      IP属地:广西3楼2022-08-05 17:29
      回复
        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的概率与评级
        国际医学科学组织委员会推荐的不良反应发生率表示为:
        十分常见(高于十分之一),
        常见(百分之一到十分之一),
        偶见(千分之一到百分之一),
        罕见(万分之一到千分之一)。


        IP属地:广西4楼2022-08-05 17:29
        回复
          按照WHO提供的药品不良反应的分级标准,药品不良反应的严重程度可分为4级:
          一、致命的或者有生命威胁的,需要立即撤药并且做出紧急处理者,或者不良反应持续一个月以上者;
          二、病人反应症状明显,有各器官病理生理改变或者检验异常,被迫撤药,并且需要做特殊处理,对病人的康复已经产生直接影响,或者不良反应持续7天以上者;
          三、病人难以忍受,被迫停药或者减药,经过一般的对症处理后可好转,且对病人的康复没有直接影响者;
          四、病人可以忍受,不需要停药 或者减量,经过一般的对症处理或者不需要处理即可以较快恢复,且对病人的康复没有直接影响者。


          IP属地:广西5楼2022-08-05 17:30
          回复
            小小药物说明书 信息量很大。
            使用一种新药物前阅读它的说明书是个好习惯,不论你能读懂其中的多少内容。现代药物的说明书并不是厂家想怎么写就怎么写的,其中的许多数据内容是经严格的临床试验获得的,受到权威机构的监管。
            普通人对药物说明书中有一些内容可能缺乏正确理解,我来帮大家增加一些相关知识,希望对大家的用药有所帮助。


            IP属地:广西6楼2022-08-05 17:30
            回复
              医嘱VS说明书
              我们总说“遵医嘱或按说明书使用”。一般情况下医嘱和说明书中的用法用量是一致的,但如果医生说的用法用量与说明书不一样时应该听谁的呢?
              “听医生的”。临床用药原则上 医嘱是大于说明书的。
              药物说明书中的用法用量是一种普遍性的、大众化的使用方法,无法细化至面面俱到。有时患者的情况特殊,譬如年龄、体重、孕乳期、病情严重程度等因素都有可能使得医生做出与说明书中的用法用量有差异的决断,甚至有时还会超说明书使用。
              作为非专业人士的患者,按医生的方法用药是最大概率正确的,当然前提是正规的医生。
              那么医生有没有可能犯错呢?
              还真有,我们最后会讲到。


              IP属地:广西7楼2022-08-05 17:30
              回复
                通用名和商品名
                药品通常有两个名字,即通用名和商品名。
                通用名是药物的生化物的名字,打眼一看就知道是一个化学物品,不同厂家生产的同一种药通用名都是一样的;
                商品名是厂家给它起的商标名字,感觉读起来顺口一些,各厂家有各自的名字。
                以我用的一款降压药为例。
                通用名:苯磺酸氨氯地平
                辉瑞产的商品名叫“络活喜”

                仁和产的商品名叫“海迈平”

                东瑞产的商品名叫“安内真”

                同一种通用名的药是“同一种药” 千万别吃重复了。


                IP属地:广西8楼2022-08-05 17:32
                回复
                  适应症和禁忌症
                  适应症就是“该药品能治什么病”
                  一个药能治疗什么疾病是需经临床试验证实后才可写在说明书上的。
                  禁忌症是“哪些情况下不能用本药”
                  某些的特定的情况下(包括患者的身体机能、年龄、孕乳期等)使用本药物可能造成较大的健康损害,收益<代价,故不能使用。
                  但是,在现实场景中“超说明书用药”的情况也是比较常见的,这是因为如果严格按照说明书规定使用,某些特定的患者将面临无药可用的境地。
                  譬如将无儿童适应症的药物用于儿童(超适应症);将药物用于有禁忌症的患者(超禁忌症)。
                  举例说明:癌症和艾滋病都是司库奇尤单抗的禁忌症,但如果有患者同时患有银屑病和癌症,且银屑病非常严重,光疗等疗法又不奏效,这时怎么办呢?听国内皮肤科医生讲,他们会与肿瘤科医生会诊后给予司库奇尤单抗治疗,皮肤科负责搞定银屑病,肿瘤科监测癌症的情况,获得了良好的治疗收益。
                  在国外,同样有相似的案例,将司库奇尤单抗用于银屑病并发艾滋病的患者,并获得良好的治疗收益。



                  IP属地:广西9楼2022-08-05 17:38
                  回复
                    禁用和慎用
                    禁用是禁止使用,比如甲氨蝶呤就禁止怀孕的女性使用;
                    慎用是可以使用,但需多加注意,比如职业运动员就得慎用有兴奋作用的药物,一些药物要求肝肾功能不全者慎用。


                    IP属地:广西10楼2022-08-05 17:43
                    回复
                      用药时机
                      不同时机用药可以提高药物疗效、减小不良反应。
                      比如有的让饭前或饭后吃,有的让空腹吃,有的让睡觉前吃......
                      应尽量遵守说明书中的用药时机。


                      IP属地:广西11楼2022-08-05 17:44
                      回复
                        规格(剂量)
                        是指一个独立包装(一片、一颗、一瓶、一针......)中药物的总量,使用时需加以注意。
                        例如“特比奈芬片”,就有0.25克/每片的,也有0.125克/每片的,吃药的时候就要算准,以免多吃或少吃。



                        IP属地:广西12楼2022-08-05 17:45
                        回复
                          药物的保存
                          多数药物要求25℃以下常温保存,平时放在家里抽屉等阴凉处即可,如果放在冰箱冷藏室则需注意防潮和仿污染。
                          生物制剂要求2——8℃保存,可存放于冰箱冷藏室,同样需注意防潮防污染,有条件的弄个专门的恒温冰箱更好。


                          IP属地:广西13楼2022-08-05 17:46
                          回复
                            医嘱会犯错吗?
                            前面讲到,当说明书与医嘱不一致时,按照医嘱用药。
                            但医生也是人,是人就有犯错的可能。
                            看两个案例:
                            1

                            2

                            这两个案例都是医生粗心将用药剂量写错 导致严重超剂量用药,这事绝不能怪罪患者,可如果患者能够阅读下药品说明书 就有可能发现医生的错误,避免事故的发生。
                            医生很反感被患者挑战权威,大家不要随便百度一下就质疑医生的方案。
                            但有时为了生命健康安全,当你发现治疗方案中有明显的、重大的错误时,要积极的与医生确认方案的可靠性。
                            这种事要掌握技巧,保持对医生的尊重,使其不会感到被冒犯。
                            如果是你错了,你可能挨个白眼;但如果医生错了,你可能就丢掉小命。
                            好在现在多数医院都用上了先进的HIS系统,错误的超大剂量处方会被系统提醒或拒绝,从而避免这种的情况的发生。


                            IP属地:广西14楼2022-08-05 17:50
                            回复
                              曾经有主持人对回答医药知识的嘉宾说:说人话。
                              很多年前,我在正规国立医院注射激素针,一段时间后发觉激素萎缩纹,去询问医生,他支支吾吾,说开药时交代过的啊。这情况,是多数患者都经历过的,即便看过说明书,也不知道副作用、不良反应具体是什么情况,医生不会拿药物使用的录像或图片来给患者看,而且医学都公认,为了治病,有毒副作用属于正常。现在不同了,咨询发达,患者可以通过各种媒体渠道提前了解、体会毒副作用。也就是说,我们期望媒体、贴吧等场所,能够多发表药物的负面消息, 而这些消息,往往被删帖,让人遗憾和伤心。


                              15楼2022-08-05 18:35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