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阳三高0721吧 关注:61贴子:762
  • 0回复贴,共1

舞阳历史文化——北舞渡镇山陕会馆彩牌楼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清朝初期,北舞渡镇的商贸活动盛极一时,山西、陕西等地的商人云集此地,为了迎来送往、商贾联谊,两地商人合资兴建了山陕会馆。中国历史上的会馆,兴起于明朝,鼎盛于清代,衰微于民国。蕴含着乡音、乡情的会馆,以其人文气韵的独特,已成为中外游客眼中的新景观。
      据现存碑刻记载,乾隆十八年(公元1753年),北舞渡镇山陕会馆有春秋楼、大花戏楼、大殿、铁旗杆、钟鼓楼等建筑。可惜,这些建筑大都被毁,我们现在只能从碑刻史书中领略它们的风采了。值得庆幸的是,山陕会馆中建于清道光五年(公元1825年)的工艺奇特、玲珑美观的彩牌楼,至今保存相对完好。作为河南省重点保护文物,它被誉为“河南清代牌楼建筑之冠”。
      彩牌楼面朝正南方向,是三间五楼六柱、柱不出头式牌楼建筑。柱子排成工字形,边柱斜出,边柱与中柱呈三角形,使两边的次搂成斜出的歇山顶。主次楼都用灰色板瓦覆盖,主楼正脊用八节透雕花卉的脊筒组成,楼阁两边是造型逼真、栩栩如生的驼珠、奔狮。整个楼顶屋面曲线缓和,层层叠叠,翼角高高升起,婀娜多姿,翩翩欲飞。主楼正中宽大的龙凤板中央悬挂着“浩气英风”匾额。原扁在十年动乱中被毁,现在我们见到的匾额是舞阳县博物馆派人修复的。
       彩牌楼漏神的中柱和边柱均为圆形,柱下放置有垫鼓形桑墩,每根柱上都有制作规整的抱鼓石,中柱正面的抱鼓石上是一个昂首张口蹲卧的石狮,背面抱鼓石上是一个变形的石狮。像许多旅游区的这类建筑一样,石狮已被“抚摸”得发亮,显出别样的盎然生机。整个彩牌楼轻灵中自由厚重,华丽间透着庄严,巍峨壮观,光彩照人,展现了我国古代建筑的优良风范和独特风格。



1楼2010-06-11 09:14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