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诺大的屋子空荡荡的,外面是北方初春昏黄的天空,屋里只开了书桌上的一盏灯,一切都显得阴暗而且静谧。经常就在这样的环境里面从旭日初升呆到满城灯火。
那忧伤的声音静静地流淌着,象远方闪烁地灯火,轻柔而飘渺。 任由一段一段的旋律慢慢流过心田,渗入灵魂。而升腾在这些旋律之上的,是一个声音,那个清澈透亮,至美至纯的声音。 潺潺的水声,风声,舒缓而悠长的女声,平静地,弥漫在整个屋子。有一丝神秘,有一丝悲悯,但更多的,是一种宽厚。舒缓地音乐声如一双温柔的手掌,轻轻地抚过那烦躁的心灵,跟着那些风声和水声,在那个女子的指引下,慢慢地平静、遁去。
有时候觉得音乐真是一个奇怪的东西,没有人不喜欢它,无论你悲伤、痛苦还是快乐、兴奋,音乐都是你最好的朋友。一首好听的老歌, 伴随着逝去的岁月, 将会永远尘封在你的记忆.。当你翻出一首老哥来听的时候, 也就翻开了你陈年的往事,你不仅是在品味那优美而熟悉的旋律,也是在回忆往日的美好时光 。
什么时候听了第一首歌,已经无从考证了,可能是睡前妈妈哼着的喃喃絮语吧?我们这一代人小时候经常搬个小板凳坐在收录机前,边听边学,听了很多儿歌,还有一些不明所以的通俗歌曲。从《上学歌》、《我是一个粉刷匠》到《让我们荡起双桨》,虽然简单,却充满了纯纯的爱心和烂漫的童真,很多人都是从那时起爱上了音乐的。其实真正知道流行歌曲,已经是80年代末了。小虎队、罗文、甄妮、汪明荃、邓丽君这些名字走进了我们的耳朵,《再回首》和《大约在冬季》成了我们嘴边的旋律。已经想不起来当年是用怎样的新奇接受了这些流行音乐,只记得那时迷上了费翔的蓝眼睛,也迷上了齐秦的长头发。我们这一代人从90年代以后,开始全面接触流行音乐,对流行音乐也有了进一步的理解。儿时听歌一般不问歌者何人,更不理会词曲作者,只记得歌词和旋律。在进入少年时期后,开始有了这样那样的烦恼,对音乐的理解也完全不同了。那时侯每个人都有一个小本子,里面记着自己喜欢的歌,贴上明星的照片,很小心地珍藏着。那时候没有钱买自己喜欢的磁带,做完作业后最先做的事是打开收音机;那时候会用整张空白劣质磁带去录收音机里听到的一首好歌,会找一本精致的本子抄录自己喜欢的歌曲的歌词;那时候总能记住很多很多的歌曲, 唱着唱着一首歌曲就会把自己感动;那时候脑子里没有流不流行的概念,嘴里不会挂着这样或者那样的音乐术语;那时候……因为年轻,所以我们很快乐,因为音乐,我们的生活丰富多彩。
年年岁岁,枯荣之间,时间就这样悄悄的溜走了。少年时代早已一去不复返了,取而代之的是复杂而漫长的人生。生命的洪流穿越这座城市,生生不止和颓废糜败奇迹般的融合。昔年摇橹而来的少年站在城市的楼顶回首自己的少年岁月,很多次在安眠药效里等待日出。有时候觉得生命是个奇迹,可是这个奇迹却要经历太多次的磨练与挣扎。回首逝去的岁月,印象最深刻的还是那些时时抚慰你心灵的那些歌曲,对生命的顿悟也变成对音乐的理解。音乐是一种人生态度,是一种自我诠释。每一次的聆听,都会把自己忘情地包裹在音符的世界里,让它触动自己的灵魂,然后慢慢地去回味,去感动。静静地去感受,用你的心,人世间的繁杂,世俗的纷争,爱情的苦痛,都将随着歌者那缥缈的歌声烟消云散,遁入天堂。
现在的流行音乐虽然形式多样,流行乐坛也新人辈出,却总是少了几分感动。厌倦了现在流行歌坛的猥琐与做作,歌词的虚假与费解,歌手们在油头粉面之后所充斥的虚假与肤浅,缺乏人类美好的真情和亲切之感。 难忘少年时候等待在吱吱作响的老式录音机旁边那满心的真诚与期待,那是一份怎样的满足?“流水它走光阴的故事改变了两个人,就在那多愁善感初次流泪的青春...… ”“你我为了理想,历经了艰苦,我们曾经哭泣,也曾共同欢笑”,我们会永远地记着,我们曾经拥有的那些闪亮的日子。也许这个世界的节奏已经太快了,不适应快节奏的都很难生存,包括新歌。可是这些缺泛温情的歌曲究竟有几首能留在我们的心里?大众对待音乐要真诚,音乐对待生命要敏感,脱离了人的情感的音乐将不再是音乐。
深锁落寞的夜,一个人静静地听着自己喜欢的音乐,写下自己的一点感动。在这个天空由湛蓝变做昏黄,由昏黄隐入黑暗的夜晚,借着一种声音,听到了自己浮躁心灵安静下来的真实。听着田震那嘶哑低沉的声音:“我想超越这平凡的生活,注定现在暂时漂泊。无法停止我内心的狂热,对未来的执著……”声音里有泪,有痛,也有火在燃烧。一遍遍地听,直到泪流满面,这歌在唱我们。
诺大的屋子空荡荡的,外面是北方初春昏黄的天空,屋里只开了书桌上的一盏灯,一切都显得阴暗而且静谧。经常就在这样的环境里面从旭日初升呆到满城灯火。
那忧伤的声音静静地流淌着,象远方闪烁地灯火,轻柔而飘渺。 任由一段一段的旋律慢慢流过心田,渗入灵魂。而升腾在这些旋律之上的,是一个声音,那个清澈透亮,至美至纯的声音。 潺潺的水声,风声,舒缓而悠长的女声,平静地,弥漫在整个屋子。有一丝神秘,有一丝悲悯,但更多的,是一种宽厚。舒缓地音乐声如一双温柔的手掌,轻轻地抚过那烦躁的心灵,跟着那些风声和水声,在那个女子的指引下,慢慢地平静、遁去。
有时候觉得音乐真是一个奇怪的东西,没有人不喜欢它,无论你悲伤、痛苦还是快乐、兴奋,音乐都是你最好的朋友。一首好听的老歌, 伴随着逝去的岁月, 将会永远尘封在你的记忆.。当你翻出一首老哥来听的时候, 也就翻开了你陈年的往事,你不仅是在品味那优美而熟悉的旋律,也是在回忆往日的美好时光 。
什么时候听了第一首歌,已经无从考证了,可能是睡前妈妈哼着的喃喃絮语吧?我们这一代人小时候经常搬个小板凳坐在收录机前,边听边学,听了很多儿歌,还有一些不明所以的通俗歌曲。从《上学歌》、《我是一个粉刷匠》到《让我们荡起双桨》,虽然简单,却充满了纯纯的爱心和烂漫的童真,很多人都是从那时起爱上了音乐的。其实真正知道流行歌曲,已经是80年代末了。小虎队、罗文、甄妮、汪明荃、邓丽君这些名字走进了我们的耳朵,《再回首》和《大约在冬季》成了我们嘴边的旋律。已经想不起来当年是用怎样的新奇接受了这些流行音乐,只记得那时迷上了费翔的蓝眼睛,也迷上了齐秦的长头发。我们这一代人从90年代以后,开始全面接触流行音乐,对流行音乐也有了进一步的理解。儿时听歌一般不问歌者何人,更不理会词曲作者,只记得歌词和旋律。在进入少年时期后,开始有了这样那样的烦恼,对音乐的理解也完全不同了。那时侯每个人都有一个小本子,里面记着自己喜欢的歌,贴上明星的照片,很小心地珍藏着。那时候没有钱买自己喜欢的磁带,做完作业后最先做的事是打开收音机;那时候会用整张空白劣质磁带去录收音机里听到的一首好歌,会找一本精致的本子抄录自己喜欢的歌曲的歌词;那时候总能记住很多很多的歌曲, 唱着唱着一首歌曲就会把自己感动;那时候脑子里没有流不流行的概念,嘴里不会挂着这样或者那样的音乐术语;那时候……因为年轻,所以我们很快乐,因为音乐,我们的生活丰富多彩。
年年岁岁,枯荣之间,时间就这样悄悄的溜走了。少年时代早已一去不复返了,取而代之的是复杂而漫长的人生。生命的洪流穿越这座城市,生生不止和颓废糜败奇迹般的融合。昔年摇橹而来的少年站在城市的楼顶回首自己的少年岁月,很多次在安眠药效里等待日出。有时候觉得生命是个奇迹,可是这个奇迹却要经历太多次的磨练与挣扎。回首逝去的岁月,印象最深刻的还是那些时时抚慰你心灵的那些歌曲,对生命的顿悟也变成对音乐的理解。音乐是一种人生态度,是一种自我诠释。每一次的聆听,都会把自己忘情地包裹在音符的世界里,让它触动自己的灵魂,然后慢慢地去回味,去感动。静静地去感受,用你的心,人世间的繁杂,世俗的纷争,爱情的苦痛,都将随着歌者那缥缈的歌声烟消云散,遁入天堂。
现在的流行音乐虽然形式多样,流行乐坛也新人辈出,却总是少了几分感动。厌倦了现在流行歌坛的猥琐与做作,歌词的虚假与费解,歌手们在油头粉面之后所充斥的虚假与肤浅,缺乏人类美好的真情和亲切之感。 难忘少年时候等待在吱吱作响的老式录音机旁边那满心的真诚与期待,那是一份怎样的满足?“流水它走光阴的故事改变了两个人,就在那多愁善感初次流泪的青春...… ”“你我为了理想,历经了艰苦,我们曾经哭泣,也曾共同欢笑”,我们会永远地记着,我们曾经拥有的那些闪亮的日子。也许这个世界的节奏已经太快了,不适应快节奏的都很难生存,包括新歌。可是这些缺泛温情的歌曲究竟有几首能留在我们的心里?大众对待音乐要真诚,音乐对待生命要敏感,脱离了人的情感的音乐将不再是音乐。
深锁落寞的夜,一个人静静地听着自己喜欢的音乐,写下自己的一点感动。在这个天空由湛蓝变做昏黄,由昏黄隐入黑暗的夜晚,借着一种声音,听到了自己浮躁心灵安静下来的真实。听着田震那嘶哑低沉的声音:“我想超越这平凡的生活,注定现在暂时漂泊。无法停止我内心的狂热,对未来的执著……”声音里有泪,有痛,也有火在燃烧。一遍遍地听,直到泪流满面,这歌在唱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