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徐州吧 关注:21贴子:1,226
  • 10回复贴,共1

证明“”夏朝“”存在于枣庄市(古徐州)的古籍史书以及文物一览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证明夏朝存在于枣庄市(古徐州)的古籍篇章一览。
证据一:左丘明《左传》载:薛之皇族奚仲居薛,以为夏车正"。奚仲迁于邳,仲虺居薛,以为汤左相。从此古籍文字中即可看出夏朝就是指枣庄市以薛国为中心的区域,此时的古国数量不超5个,形成夏朝版图。直至商朝商都一直在薛国,商朝中晚期薛国(奄)的范围开始扩大,商朝晚期薛国(奄)管辖的附属国数量已超10个以上,除了本地区的几个古国外,还包含安阳殷墟,驻马店挚国,胶东莱国以及吴越楚等国,形成商朝版图。
证据二:左丘明《左传》僖公十五年(前645年)【经】十有五年春王正月,公如齐。楚人伐徐。徐即诸夏故也。三月,公会齐侯、宋公、陈侯、卫候、郑伯、许男、曹伯盟于牡丘,遂次于匡。公孙敖帅师及诸侯之大夫救徐。冬,宋人伐曹。楚人败徐于娄林。
证据三:哀公二十年(前480)【传】二十年春,吴公子庆忌骤谏吴子,曰:“不改,必亡。”弗听。出居于艾,遂适楚。闻越将伐吴,冬,请归平越,遂归。欲除不忠者以说于越,吴人杀之。十一月,越围吴。赵孟降于丧食。楚隆曰:“三年之丧,亲昵之极也。主又降之,无乃有故乎!”赵孟曰:“黄池之役,先主与吴王有质,曰:‘好恶同之。’今越围吴,嗣子不废旧业而敌之,非晋之所能及也,吾是以为降。”楚隆曰:“若使吴王知之,若何?”赵孟曰:“可乎?”隆曰:“请尝之。”乃往。先造于越军,曰:“吴犯间上国多矣,闻君亲讨焉,诸夏之人莫不欣喜,唯恐君志之不从。
证据四:[墨子.非命上]钟虺告曰:我闻于夏人矫天命,布命于下。帝伐之恶,龚丧厥师。
证据五:《左传》僖公二十一年记载的“任、宿、须句、颛臾,风姓也。实司大皞与有济之祀,以服事诸夏。邾人灭须句,须句子来奔,因成风也。此处”说明位于徐(薛国)的任、宿、须句、颛臾已属于“服事诸夏”的夏朝非中心国家。华夏与诸夏,对于周朝众多的诸侯国来说,只相当一个并不大的诸侯国的面积,这在春秋战国时期对华夏与诸夏的描述中,可略见一斑。
证据六:《左传》襄公十三年【传】十三年秋,楚共王卒。子囊谋谥。大夫曰:“君有命矣。”子囊曰:“君命以共,若之何毁之?赫赫楚国,而君临之,抚有蛮夷,奄征南海,以属诸夏,而知其过,可不谓共乎?请谥之‘共’。” 蛮夷、南海、诸夏都成为楚国新征服国土的一部分,是楚共王一生的功绩。《左传》襄公二十六年“郑于是不敢南面。楚失华夏,则析公之为也。以上内容再次印证记述了夏朝地区在楚国版图中得而复失的过程,说明夏朝地区只是楚国的一小部分,而且一直处于诸侯国的争夺地区。从以上《左传》的记述中,夏朝就是指的枣庄地区。
证据七:历史典故:薛滕争长(也证明了夏朝的存在)。春秋·鲁·左丘明《左传·隐公十一年》:“十一年春,滕侯、薛侯来朝,争长。注释:公元前712年,也就是周桓王八年(鲁隐公十一年),滕侯与薛侯同时到鲁国去朝贡,在鲁国宫殿上,二人为争座次先后而争吵起来。薛侯说:“我们薛国与周文王有姻亲(薛国任成之女太任是西周的奠基者周文王姬昌的亲娘),当年武王先封薛为侯,并且我们在夏朝就已经立国,我应当坐首席。滕侯说:我滕国与周王室同姓同宗,是周王的卜正之职,而你薛国是王朝之外的庶姓,我怎么可以在你的后面呢?我应当坐首席。”鲁隐公见滕、薛二侯争执不下,急忙派大臣羽父出面调停,并转达隐公的意见来劝说薛侯。羽父婉转地说:“君与滕君争长,让你受屈辱了,都是因为寡君所造成的。《周谚》有言:‘山有木,工则度之;宾有礼,主则择之’。如按照周朝的盟会约定,异姓为后。寡君假若以薛国为长,那就违背了周王的礼制。当下寡君不能违背周礼,只能以滕为长。今天真的委屈你了。”薛侯听罢羽父一席话,感觉鲁隐公也有难处,只好委曲求全,答应让滕侯为长,坐首席。于是在鲁国宫殿的朝贡仪式上,滕侯与薛侯言归于好,以滕为长坐定。
证据8:邳国,邳伯罍
1954年出土于峄县,今枣庄市峄城区。 器身布有蟠虺纹,口沿上有一周铭文:“唯正月初吉丁亥,邳伯夏子自作尊罍,用祈眉寿无疆,子子孙孙永宝用之(证明夏朝的存在))。” “邳 国”夏商时期就已经存在,同属于奚仲后裔,该器的发现对于研究和考证邳国的历史和疆界由重要意义。
————————————————————
注解:《左传》记载“楚人伐徐,徐即诸夏故也,得知古徐州就是夏朝的故地,今枣庄市全境(古徐州的首府薛国)。吴犯间上国多矣,闻君亲讨焉,诸夏之人莫不欣喜”,我们可以得出一个基本结论:徐国(薛国)地域是夏朝的故地,是夏朝的中心区域;徐(薛国)被吴国所灭32年后,徐人即诸夏人民,听到越国讨伐吴国,诸夏之人莫不欣喜,欢欣鼓舞,进一步明确了徐(薛国)地域的人民为夏朝的遗民。
对于“徐即诸夏故也”,不同立场的人会有不同的理解,一者理解为徐(薛国)是夏朝的故人;二者认为徐(薛国)是夏朝时的故国;三者认为公元前645年时,夏朝国都已在徐(薛国)的统治地区,徐(薛国)地区是夏朝的中心区域。在没有得到最后确认前,三者都有一定道理,而第三种观点却可以为我们寻找夏朝国都提供有力的线索,而且可以得到其他线索记载的有效证明,“诸夏之人莫不欣喜”更是直接印证了被吴国吞并的徐(薛国)人民就是夏朝后裔的人民。


IP属地:山东1楼2022-07-21 15:52回复
    夏朝就是指鲁南以枣庄市(古徐州)的区域。也就是薛之皇祖“奚仲”的领地。奚仲的领地就属于夏朝,夏朝时期包含以下几个古国:1:偪阳国(黄帝时期称逐鹿 博虚,夏朝早期称阳城)2:薛国(夏朝初期奚仲的的领地)3:邳国(同属于奚仲领地)4:缯国(少子阳的封地)…。夏朝历史在枣庄可以说千真万确,本地区至今还有众多以“夏”命名的村镇,比如夏村(位于薛国古城内),夏庄乡(现属于薛城区陶庄镇,距离薛国4公里),夏镇(位于微山县城区,距离薛国8公里)…以及古籍记载中夏朝有条自东向西流淌的河流,这条河流正是位于枣庄中心城区,自东向西流淌的蟠龙河,在薛城区北部与流经薛国的薛河,小魏河相接。这正是古书中记载的夏朝样子。枣庄地区山水融合,河流与丘陵众多,水患极少,十分适合古人铸城居住,一代一代繁衍生息,此地方国文化在此独立演化了1500年左右才开始向全国扩张。
    商朝早期,奚仲后裔钟虺推翻夏朝,发表了著名的钟虺之郜,说明了推翻夏朝的原因。此时本地区方国有:薛国(商都),邳国(商都附属国),偪阳国(商都附属国),缯国(商都附属国),杞国(商都附属国),大彭国(暨国 商都附属国),留成国(商都附属国),滕国(商都附属国),小邾国(邾国.商都附属国) ,安阳故国(商都附属国)……等。
    商朝中期:商灭大彭,开始内乱。此时出现青铜鼎文化,薛国出土的“鼎”被考古专家认定为鼻祖。
    商朝晚期:薛国“奄”人开始向四周扩张,利用奚仲制造的马车开始在四周设立附属国。商朝晚期,商都薛国.奄”的管辖范围与方国数量开始加大,这些方国是(除本地区的方国外):河南地区的殷墟,挚国,江浙地区吴越,江汉地区的楚国,胶东地区的莱国,靠近陕西地区汉中的葆国(此国是商朝晚期第一个投靠西周的商朝方国)…。
    西周:武王克商
    西周的奠基者周文王姬昌是枣庄市商都薛国.奄任成之女(大任)的亲儿子(贵族联姻),商朝到西周属于左手倒右手,都属于自家人。
    ———————————————
    《诗经·大明》载:挚仲氏任,自彼殷商,来嫁于周,曰嫔于京。乃及王季,维德之行。太任有身,生此文王)。武王伐纣后,周武王封其太外公(任)成的后裔任畛复国于薛。
    ————————————————
    在陕西宝鸡历史博物馆馆藏的西周地图中,山东省境内只标注了薛国,鲁国,齐国。知道为什么吗?因为薛国是商朝国都奄的驻地,武王克商后周天子设齐鲁以遏东夷(商都薛国),薛国就是商朝时期的最高权利中心。


    IP属地:山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5楼2022-07-21 18:02
    回复
      2025-05-19 07:51:03
      广告
      中国最早的古籍《尚书》《左传》《国语》《世本》和《诗经》等先秦文献中都有大量关于夏代的记载(这些古籍作者全部是枣庄籍贯的人所著)。


      IP属地:山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6楼2022-07-21 23:47
      回复
        清华简考古证实中国大部分人的祖先基本上都来自鲁南以枣庄市(古徐州首府)商朝国都薛国“奄”为中心区域的方国。包括西周,秦国,吴越楚,殷墟,胶东莱国等(证明此地就是中华文明的源头)所有中国最早期的科技文明均来自这里,夏商周断代工程组组长李学勤指出:古书记载的商朝国都“奄”就是薛国前掌大遗址,曲阜鲁国连商朝地层都没有。


        IP属地:山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8楼2022-07-22 09:24
        回复
          中国上古历史真相大白,已经完全具备重写“古代文明学术史”的时候了
          是时候让中国5000年文明史回归正统了。重写古代文明史已经到了紧要关头。
          原因:虽然历朝历代“史官”都知道炎黄至夏商历史是发生在古兰陵,古徐州境内(今枣市)在.宋.元.明时期朝廷派专人守护枣庄“黄丘”黄帝陵达千年之久(后期形成守陵户村落),但是那时还没有找到夏商真正的都城。
          以前没有清华简考古证实西周,秦国,吴越楚,殷墟等地区的祖先均来自鲁南枣庄市商朝国都薛国“奄”区域的方国,以前没有挖出枣庄市薛国前掌大遗址(以及其它众多遗址),以前没有夏商周断代工程组组长李学勤指出枣庄市薛国前掌大遗址就是商朝国都“奄”,以前也没挖掘出枣庄市薛国是古徐州首府,以前也没有挖掘出小邾国遗址(它能证明春秋之前的历史真实性,春秋之前的历史都是小邾国人所著),小邾国是编著春秋之前历史的鼻祖,中国最古老的古书是《三坟》《五典》《八索》《九丘》,这些书籍是孔子与左丘明小时候最喜欢研读的古书,国史鼻祖左丘明是小邾国人,以及墨子,鲁班,被世人称为东方君子之国。孔子先祖是枣庄市微山岛殷微子,孔子母亲是小邾国颜氏后裔,孔子的老师是小邾国,孔子的显学文化与墨子的墨家学说都起源于小邾国。至此以上炎黄至夏商历史证据在枣庄境内已经全部找到,已经具备重写古代文明学术史的时候了,重写古代文明学术史是夏商周断代工程组组长,先秦理事会会长,清华大学教授,北京人李学勤半生的愿望。让真正的上古文明走进教科书。
          现如今全国各地还在拿着枣庄市(古徐州)的炎黄至夏商历史互相抢,互相吹,互相编,让这些省份搞得混乱不堪,河南已经形成了上古文化造假一条龙,有的负责拿钱让专家站台,有的负责百度百科造假,有的负责文物造假,有的负责遗址造假,有的负责地图造假,有的负责用针管子抽血分子学造假…真是对这个地方的人无语了,纵观中国现状,到了必须还原真正的中国5000年文明史时候了,让真正的上古历史文明走进中国教科书是14亿炎黄子孙应尽的义务(特别是国家级考古专家,历史学家,应抛弃个人利益思维让中国上古历史文明回归正统)。


          IP属地:山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15楼2022-07-23 09:16
          回复










            IP属地:山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20楼2022-12-07 22:16
            回复










              IP属地:山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21楼2022-12-07 22:19
              回复







                IP属地:山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22楼2022-12-07 22:21
                回复
                  2025-05-19 07:45:03
                  广告


                  IP属地:江苏24楼2024-11-01 16:06
                  回复
                    枣庄市峄城区(峄县)是炎黄故里,是中国100个千年古县之一,代表兰陵县,兰陵郡,承县,缯州,峄州,峄县入选。《峄县志》是本地区唯一县志(涵盖苍山县及兰陵镇历史)。唐朝诗人“李白”口中的“兰陵美酒”是指枣庄市峄城区(原承县县令,兰陵公李修璩用萧氏家酿宴请了李白),唐高祖第十五房滕王李元婴之子李修璩封为兰陵公,兰陵特指承县,治所在枣庄市峄城区坛山街道徐楼遗址一带。苍山县兰陵乡酒厂始建于1958年,晚于承县李白口中的兰陵美酒一千多年。


                    IP属地:山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28楼2024-11-04 14:07
                    回复
                      枣庄市峄城区(峄县)是炎黄故里,是中国100个千年古县之一,代表兰陵县,兰陵郡,承县,缯州,峄州,峄县入选。《峄县志》是本地区唯一县志(涵盖苍山县及兰陵镇历史)。唐朝诗人“李白”口中的“兰陵美酒”是指枣庄市峄城区(原承县县令,兰陵公李修璩用萧氏家酿宴请了前来承县做客的李白,李白作诗客中行赞美了兰陵公李修璩的美酒)唐高祖第十五房滕王元婴子李修璩封为兰陵公,兰陵特指承县,治所在枣庄市峄城区坛山街道徐楼遗址一带。1953年成立苍山县,峄县的兰陵乡划入苍山县,苍山县兰陵乡酒厂始建于1958年,晚于承县李白口中的兰陵美酒一千多年。


                      IP属地:山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31楼2024-11-04 14:25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