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吧 关注:2,485,025贴子:16,773,255

回复:生活,细微与关注

取消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小区的一条路上,他又出现了。一次次奋力挣扎着重新站起来,往前迈步,跟过去一样执着。
这里面有什么,能追逐什么?
不就是走个路吗?他会这样答。跟别人一样快速、不费力地起立,同样轻松迈步,一步接着一步,想走多久就多久。他盯着的就是这个。
不光如此,还有很多——
他能借此来展现自己做人的意志;
以这方式表现自己的活跃;
借助这方式体现自己的力量;
用这种方式应对自己生存的挑战;
用这方式来创造自己的健康生活,等等。
所有的这些中,后面的才是人最需要的、最应该渴望的、不可舍弃的。跟常人一样的走路不过是个工具,不是吗?
假如这些价值被放在一个岛上,这正常走路就是一座上岛的桥。问题是,有没有别的桥可用?除了跟别人一样站起来,一步接一步,他就没有其他法子来表现自己的活跃、力量、健康等等吗?重要的是,他是否有这意识?是否有把它化为行动的自觉?有没有这意愿?
环顾整个生活,这样的方式数不胜数。所有不达标的、有缺憾的,只能努力到一半或一小步的,挑选的余地无限。
要是人坚持要以常人走路的方式来保住这些价值,这愿望不好吗?很好,好极了。
接下来该想的是,如果这愿望该有,它那么宝贵,要是让它饱满、热烈、像燃烧不止的火,是不是更好?不用说,回答是肯定的。
如果问他:要你在两步之间坐下来十分钟,能接着走也这样,愿意吗?回答是否定的。
间隔十分钟,人被拦着、眼巴巴等着、垂涎欲滴,那烈火的熊熊燃起岂不是有了?
走了一步,明明能接着走,非要停下来;明明唾手可得,偏偏要克制,强烈的诱惑由此产生。对生命的鲜活来说,对愿望来说,诱惑是最好的激发和强化。在这情境中,人的每根神经都被调动起来,都奋力挣扎,按耐不住,愿望借机冲上高潮,而且持久,不是吗?
这些话他会接受吗?


IP属地:贵州131楼2022-08-07 10:05
回复
    人是如此卑微,以至于他为此恐惧,专注于观察它,思考它,难以心安。
    自己如此卑微和不安,尽快作出某种强力反应的必要产生,他专注于此,不得不这样。
    这个奋力挣扎着走路的人不就是吗?他踉踉跄跄,窘态十足,浑身难受,依然精神集中于眼下的努力,这正是这恐惧和急切的鲜明表现。他别无选择,义无反顾,热情洋溢。
    必须作出强力反应,但他能怎样?关于自己这样的不幸,知识和经验储备极为有限,拥有的资源几乎为零。放眼望去,他唯有茫然。
    在原先的不幸之上,又一层卑微出现了,新的恐惧和不安压来,他能怎样?只好盯住强力行动,这必要性和迫切性增加了。专注再上一个台阶。
    没办法,在有限的资源中,他只能寻找在目标的达成上最具可能性的东西。事物的最高档次,最强力道,最耀眼的表现与其心情和需要一致,抓住这点似乎很自然。专注又有了新的动力。
    于是,世界的无限性没法出现,低于巅峰的存在不可能被看到,这时候,他怎么可能被这样的选择所吸引?他能感觉到的就是它们的卑微,这认知再次使他的专注程度上升。
    卑微与专注交织,彼此作用,相辅相成,生活在其中震荡。
    人是怎么活着的?一瘸一拐,挣扎着往前走,他用这个镜头和它给你的刺激回答。


    IP属地:贵州来自iPhone客户端132楼2022-08-08 08:05
    回复
      他继续先前的努力,一步跟着一步,绕着小区的环形道走。
      一圈一圈,不知绕了多少次了。他浑身疲乏,似乎快撑不住了。
      他知道,主要是心灰意懒,骗不了自己。
      远远地,一张他最不想看到的脸过来了。老张头是个正常人,也在绕行。这家伙像是一根针,一次次撞面,总要刺他一下,恶心死了。
      忽然他来了精神,一屁股坐在路边的椅子上,哭丧着脸,痛苦不堪的样子。
      老张头发话了:嘿,我就说了,人不认命不行啊。对你来说,站起来都是奢望,是吧?幸灾乐祸的声音。
      说得对。他一边回答,一边站起来,稳稳地,伸手去撩旁边树上的叶子。老张不知所措,挠挠头,跑了。
      他呼呼直喘,赶紧又坐下。这一阵用力真猛,他差点吃不消。敌人很快又要到来,要积攒体力,备足弹药。
      老张大步流星,又在转弯处出现了。他又摆出痛苦不堪的表情,靠着椅子,身体歪斜,等着。
      哈哈,刚才那么狠,伤到自己了吧?对方的毒针再次刺来。
      是啊,别说站起来走路,我连坐直身子都办不到了。他说着,猛地起立,向前走了一步,眼看还有下一步。
      老张头张口结舌,飞快扫了他一眼,跑了。
      他再次瘫软在椅子上,一动不动。新的恢复必须尽快开始,而且要更长时间。到时候来个更狠的,他想好了。
      过了一会,敌军重现。他向前俯身,两手抓住椅子,深吸一口气,准备死拼。
      可是怪了,老张头根本没停,直接冲了过去。他长舒了一口气,向后靠去。
      要不是这样,我会崩溃,直接倒地吧?这念头让他心惊肉跳。下一次会如何?不敢想象。
      正在紧张,老张头新的一圈又来了。他刚刚弯下身子,人家已经过去了。
      又是一回,还没等他做动作,老张又远去了。
      怎么回事,没等我垮掉,这家伙先认怂啦?为啥?他想着,觉得身上很松弛、很有劲,神奇啊。
      过了好久,老张再也没出现,似乎消失了。
      没法解释,懒得管了。明天再来,天天来!他叫道。


      IP属地:贵州来自iPhone客户端134楼2022-08-09 07:05
      回复
        做最简单、最小、最不足道的事。这是明智的。此时,你瞄准的不是行动的效果,而是这状态本身。
        简单的事,需要的力气少,你容易承担。人的悲哀往往就是力不从心。假如你要的就是简单,任何时候都以此为满足。简单点,再简单点,保持这样的倾向,你可以无限延续下去,因为永远都会有更简单的在等着你。你的力量感始终在,悲哀就不会到来。
        微小的事,没人关注,自己对此心知肚明,也就没有对人的失望。总是离不开外界的掌声和关怀,这失望也是人的痛苦之源。
        旁人不在乎你,你就有了一种难得的幸福——来自人际关系的阻碍和干扰少了。通常,别人的关怀是不会没有代价的。一旦向你付出,对方就天然有了等着回报的资格。
        简单的努力,耗费的资源少。不仅容易实现,而且能够持续下去。想到这点,你就轻松很多,不会轻易放弃。
        简单的东西,你把玩于股掌之中。怎么做,做成什么样,你有很大的余地。有啥想法,随意使用。通常,人遇事时的不幸之一就是没法控制局势,自主性丢失。
        如此等等,还有很多。
        那么,你就只盯着简单、微小,做的是什么不必关心?不是。具体之事与实际生活相关,你当然不会忽略。难的是看不到前者,只求解决具体问题,被生活的需求所控制。
        或者,人就只要卑微的、简单的东西,高于它们的都装作看不见,都拒绝?当然不是。后者的到来不必你操心,有很多不可抗拒的力量要送上门来。日常的生活里,它们天然存在。眼望低处,接受高处的存在,对人来说,安于卑微的真正意义是超出这点,拥抱整个生活。


        IP属地:贵州135楼2022-08-09 11:38
        回复
          生与死的张力是你活着的根本,两者本来紧密交织,都需要你正视。但你常常需要将两者分开,单独关注其中之一,你有这自由。
          生当然是你的自然欲望,你的所求。某一段时间,某种情境下,生的美好强烈吸引你,生的无限可能笼罩你的意识。你竭尽全力,抓住所有机会,冲击人生的巅峰。死被你疏远了。它心有不甘,狠狠出手,让你醒悟过来,现在震憾你的是向生而死,你不得不暂时低头,尊重自己的死亡。
          然而你不甘心,教训轻易忘记,你仍留在对生命的向往和沉溺中,尽情享受创造的所有可能,追逐伟大的成功,不惜逼近毁灭的深渊。你的挣扎又上了一个新的高度。
          又轮到死神不甘了,它重新亮出锋芒,再次压倒你,一切重来。
          某一段时间和条件下,你有另一种执拗——紧盯向死向生,一切源自这恐惧及其放松。所以,当死神的步子缓慢时,这点就足以令你感到满足,要的只是幸运地、简单地活着,把一贯推崇的追求扔在脑后,不惜面对本不可接受的懈怠和失败。这状态也会一次次重新丢失,不断重来。
          向死而生,向生而死,两者彼此交织,彼此撕裂,相辅相成,生命的乐章就这样在死亡的门前,在不安和松弛的来回中反复演奏,没有止境,直至最后进门的一刻。


          IP属地:贵州138楼2022-08-09 17:43
          回复
            人活着的每个当下,一定有释放生命热情的可能性,必然有使用其创造力之路。你应该相信这点。
            对热爱精神存在的你来说,任何时候、每个境况下,你一定可以循着逻辑方式,让心灵步步前行,创造自己的思考天地,机会永远都有。
            逻辑是最纯粹的自我,就在你的掌控中安全存在,你独自辩识它、支配它,决定使用它的时机和方式,没人替你做主,谁也阻挡不了。这是你做人的绝对自由。
            如此,你可以任由头脑驰骋语句的疆场,没有约束的假设,流畅的推理随性撒开。只须依靠纯粹的文本,放纵的灵性就能天马行空。精神的无限在你手中。
            且慢,没法阻挡你,生活不会干扰你吗?你有七情六欲,生活少不了物质基础,你总是需要与他人的联系,道德责任必须担起。
            出其不意,某个噪音就在你耳边响起;在你毫无准备时,一个恼人的事件悄然降临;某个压了你很久的负担,意外地再延续;已经离去的,突然又杀回来;本以为不可能出现的,在最强的势头中到来。所有的这些汇聚在一起,顶在你的眼前。
            在此期间,每一道朝你射来的目光都是锐利的;每个表情都包含浓浓的情意;那些委婉的样子,没一个不具有沉甸甸的份量;所有给你的请求都是发布的命令;最轻的话语都让你心跳怦怦。一句话,没有哪个干扰不闪耀着道德的光芒,你总是被自己的愧疚包围。
            怎么办?就在你绝望时,有个生命在悄悄寻找你突围的方向。
            它能成功吗?回答不简单。


            IP属地:贵州139楼2022-08-10 09:16
            回复
              童年是怎样的存在?瞧草地的这孩子就清楚了。
              大人越是看得重的,他就越要蔑视,越要去践踏;长者认为他没能力干的,他偏要去做;大人立的规矩,他偏偏不遵守;人家眼里的低劣和失败,恰恰成了他的美好与成功;越是荒唐的,他越有扑上去的冲动,独自欣赏,得意洋洋。
              将来他老了,还能这样洒脱,活出自由自在的每个当下吗?
              到那时,他有文本的天地,如同此时玩具的丰富,他在文字上的绝对自由,是他新的童年,恣意妄为的时代重回当下,他有逻辑的腿脚,在语言的道上撒欢,
              现在他的洒脱是下意识的,被不可知、不可预测的情绪流动裹挟。到那时,他能以自觉的方式保持这状态,不给自己套上精神的绳索,为天马行空留出空间,
              到那时,生活里仍然有别人的严肃、来自内在和外在的命令,他靠着文字的狂野与之作战。现在他有宽广的草地,随性疯玩,老了也有这样的空间,更大的余地供其使用。
              现在他的作为在大人眼里是可笑的、无意义的、总处于被纠正的前一刻。等他老了,比自己年轻的人成了新的长辈,再次把这样的评价送给他。他的纯精神的追求,沿着逻辑之路前行的生活,在文字创造中得以满足的享受,年轻人都没法理解。被他们所不容,冷漠、嘲笑、疏远肯定是常态。
              不好吗?妙得很嘛。
              现在他尽管胡来,有长辈为其估量后果,在没有危险的前提下自由生活。老了,理性成熟,生活经验丰富。怎样的写作上会有怎样的后果,危险来自何处何时,他能充分理解和控制。他成了自己称职的监护人,虽然仍有雷池,但危险可控,可以享受创作的自由了。
              现在,他可以如何玩,有大人为其制定规矩,不至于越界。上了年纪,这项工作全由自己担起。虽然约束仍在,但余下的机会依然无限,只要他乐于寻找。最严苛的条件下,生活成了一张白纸——无聊、没意义、价值的虚无。这恰恰成就其辉煌,不是吗?
              生活里,供他施展才华的机会数不尽——内在的、外在的或内外交织的,在每个可能中,他不执着于跟对手怎样斗,而是看自己的精神活力能怎样向前扩展,越远越好,越宽越好,哪怕毫无意义,荒诞无稽,只求走出一条长长的逻辑推演之路。人在任何境况下都有施展生命力的余地,他深明此义,把它好好挖掘,前景无量。
              老了,恰恰更有小孩子的美好,越老越是这样。他在精神的童年中结束生命,妙不可言。


              IP属地:贵州140楼2022-08-11 08:38
              回复
                你吃早餐,当你把一块食物送进嘴里,后槽牙对着它第一口咬下,这时你有什么?
                有咬第二口的需要与动力;
                你实现这一步的能量不是无限,你有注意这事实的必要;
                后面你怎么吃,第二个动作有引导作用;
                你的牙骨承受了第一个压力,第二次受压即将开始;
                你有对这个动作如何进行的选择权;
                是急不可耐,还是不慌不忙,除了你自己,没有谁能决定;
                从第二口到后面的每个动作,你使用多大的力量,是尽全力还是有所收敛,没人会管你;
                接下来,你有权选择使用牙齿的节奏,整个进食的时长;
                如此等等,咬下第一口,牙齿感受到咬合力量的那一瞬间,你不妨思考这些,可想的东西数不尽。


                IP属地:贵州来自iPhone客户端141楼2022-08-12 07:21
                回复
                  该死的家伙,今天再跟你斗一斗。他下楼来,又看见转着圈跑步的老张头了。
                  他找了条椅子坐下,准备开始老把戏。昨天最漂亮的那个表演,肯定到了卖惨的巅峰,是不是?他回忆着。
                  就来这个,接招吧。他看着小道转弯处,叫道。对方随时会从那儿冒出来。
                  试了试抬腿,用力挺轻的,可还是觉得难受,跟以前一样。对了,这个最佳表演后面的,不就是昨天最大的危险吗?他顿时惊慌起来。
                  他准备离开这里,可这时老张出现了,只能死扛了。
                  还用说吗?这时候要是走了,对方该得意成啥样?他颤颤巍巍,硬撑着站起来。
                  忍着疼痛,刚刚立起一半高度,老张从他面前跑过,像是没看见他。他赶紧坐下。
                  哈哈,怕我了,对吧?何不趁机走掉?刚才好险,要是蛮干,会倒下吧?他泄了气。
                  我就坐着不动,不行?想笑就使劲笑吧。他斜靠在椅背上,享受凉爽的风吹。
                  敌人又来了。他想动,可不知为啥动弹不得。更怪的是,他心里居然不慌。
                  就这样投降啦?老张又过去了几圈,这句话几次响起,有些心慌了。
                  昨天你就是演戏,明明受不了,偏要死扛,是吧?他想象老张的话。几次想挣扎着动起来,可动不了。刚才要是动动,不会这样吧?他后悔了。
                  怎么办?要不要再冲刺?他左右为难,低下头,看着地面,脑子一片混乱。
                  忽然他发现,不知何时老张已经站在自己面前,冷冷地看着自己,瘪着嘴,幸灾乐祸的样子。
                  一股气猛地涌上来,他一下子站了起来。还没来得高兴,整个人突然向前扑倒,他晕了过去。


                  IP属地:贵州142楼2022-08-12 20:57
                  回复
                    人一旦朝某个方向迈步,哪怕只是一步,一个难以抗拒的惯性就来了。人被强大的力量推着继续走,顺着这方向走,似乎非这样不可,悲剧因此而来。但他总以为是前面的具体东西在领着,或后面的某个具体东西在推着,意识里完全是它们,对不幸的理解囿于此。实际上是这惯性阻止了他想到别的走法,别的方向,是这股力量锁住了自己。
                    人无须一定要跟这惯性对抗,因为走到底既是死路也是生路,向死而生,向生而死。毁灭与辉煌的可能性各占一半。重要的不是在这两者之间挑选一个,而是好好凝视它们的共存,看透这一切,坦然接受这撕裂,把这观察和接纳本身视为最高价值,在此前提下来看具体怎么办。
                    其实下面就好办了。既然继续走还是跳出来这两者绝对对立,不分伯仲,自己走哪条路就都不是难题了,哪怕错了也不必难受和恐惧了,他得救了。
                    人为何没法心安,以至于自杀?因为他看不到或拒绝看到这两者的整体,没有跳出功利面对生存的意识,没法掌控、使用这主动性。


                    IP属地:贵州来自Android客户端143楼2022-08-13 05:26
                    回复
                      活着,人就是卑微的。你最好承认这点。
                      怎样的卑微?种种表现。生命一直处于衰退、丧失的进程中,这是最重要的一点。
                      或迟或早,某个东西未来肯定会离开你。迟到什么时候,早到哪一时刻,事先你无法预知。怎么说都是错。眼前你的牙齿能够咬破核桃,这个能力要到十年后的某个时刻才丧失,还是明天早上就没了?到时候你才能知道。这两者之间是一条由无数层次构成的阶梯,你没法断定其中任何一个,也不能说某一个绝对不会出现。例如一年后的某个早晨你是否咬不动核桃,你既不能肯定,也否定不了。
                      这么一来就好玩了。这不确定既是你的不幸,更是你的幸福。假如十年后核桃还不能阻挡你,你应该庆幸;要是三天后你的牙齿还能有这能力,你同样有理由开心;明天早上你还咬得动核桃,是否该祝贺自己?当然。
                      一个个时间点,本质上是一回事。你应对的基本态度也无差异。那么,具体的方式呢?肯定有不同。每个特别情况下,心情也会有特别之处。很遗憾与很满足,这两极之间的诸多程度变化,数不尽的抗拒与接受,悲伤和坦然,等等。这些构成了自己生命丰富多彩的衰退故事,其丧失之路上的恢宏图景。
                      活着就是衰退、丢失,所以每一刻你都是有福之人。唯一的问题是你自己是否意识到这点。


                      IP属地:贵州来自iPhone客户端144楼2022-08-13 16:27
                      回复
                        个人疏远群体,缺乏跟人的沟通,这样的状况持续下去,有两种可能,一是因此被毁,一是羽化成仙。精神上与世隔绝是主因。
                        前者,此人没有自我肯定和满足的能力,本应有的、借助于沟通获得弥补的渠道被截断,活力逐渐萎靡,有这结局不奇怪。
                        后者,隔绝恰恰是其成长的肥沃土壤。为何这样说?
                        世界之大永远让人自惭形秽。没有连接,因对比而产生的自卑不会有,人的自尊、自负易于保持。这心态是精神升华的强劲助力。对自负的人来说,没人靠近被说成是他人在自己面前低下和畏惧的证明,自己正好借此独享高贵,这使其更傲慢自得,对外界的依赖更少。
                        没有联通,由于荣誉、利益的成败得失造成的迷失不易出现。
                        隔离条件下,人可将全部精力用于自用,没有无谓消耗,从容不迫,力量饱满、集中,其事业正可狂飙突进。
                        在隔绝中,个人获得一道高墙,对其独特性、纯粹性的侵蚀被有效阻挡,自我净化之路顺畅。
                        由于断开沟通,不会有他人的温情和照顾,也就隔断或弱化了善良对自我成长造成的干扰。
                        在隔离状态下,两者的特点只能走向各自的极端,弱者更弱,强者愈强,主客观上都有扩大差距的力量。


                        IP属地:贵州来自iPhone客户端145楼2022-08-14 17:30
                        回复
                          人不要细微,只追逐宏大的意义和价值,可能遭遇不可抗拒之力,例如——
                          克服不了的客观障碍;
                          所需的力量自己不具备;
                          追逐两种对立的意义,两个追逐撕裂,无法兼顾;
                          本来想要的意义在心里消失;
                          为追逐所付出的代价难以承受,不愿承受;
                          怎样追逐,头脑陷入混乱中;
                          怀疑追逐行为本身的意义,左右为难,等等。
                          既然意义难以实现,何不放弃?无意义的、卑微的存在为人解脱,对它的尊重和专注便成为救星。
                          彻底躺平岂不更好?那就真的一无所有,绝对空虚是人更不可承受的。


                          IP属地:贵州来自iPhone客户端146楼2022-08-15 07:22
                          回复
                            你向他人大谈对其生活方式的观感,意义何在?能真的帮助到对方?
                            很难,白费力气还是好的,更糟的是帮了倒忙。人家因听了你说的而陷入悲剧,这绝非瞎猜。
                            你不过是表达了善意,如何?也可能适得其反。对方可能根本不认同,特别是认为你的说法包含某种危险时。
                            好吧,那就只求向对方阐明自己的想法,怎样?问题是,你能清楚、正确和完整表达吗?人家有这兴趣,有理解你的足够能力吗?有深刻交流的热衷吗?
                            再退一步,只要求人家承认你有交流的善意,行吧?这也难。事情迫在眉睫,急需有用的帮助,谁在乎你这个?这善意此时毫无意义。
                            那就退到这里:就是自说自话,所有的表达只求自己听到,可以吗?
                            听起来不错,蛮谦虚的,可是,人跟自己相处就那么容易、简单?你对自己的种种想法,真的没有怀疑、不需要反省一下再说?
                            好吧好吧,就把这番行为看成一个推动力,通过在自己和别人面前出丑,显露本人的悲哀,来引导自己的反思,要的是造福于自己的精神。这回可以了吧?
                            有点自知之明,不过还不踏实。这条路并不好走,你可能没法走到底,有适得其反的可能。
                            那怎么看?就看成一个向你自己的宣言:我愿以最严格的、最审慎的态度要求、监督自己,走好我的精神之路。这么说挺好吧?不,人的精神自主是极为困难的,内在的分裂、混乱、绝望,这力量很强大。
                            那就完蛋了,看到别人有麻烦,这样的表达就毫无意义?有的,你肯定有自爱的心愿,需要随时确认。你做到了。


                            IP属地:贵州148楼2022-08-16 09:36
                            回复
                              做人的卑微,你是怎样意识到的?有种种机会。
                              例如,你体会到自己的强大,却没法压倒对方;
                              你的自我很有力,但他人对你这自我的威胁同样有力;
                              你转向内在的强烈意志,别人企图破坏你这努力的意志同样强烈;
                              你没有对他人的恶意,别人一直怀疑有,你拿这个没辙;
                              你根本没有威胁别人的意愿,而对方一直对此保有警惕;
                              你能够安然生活在自我中,别人一直从旁骚扰;
                              你有足够力量毁掉他人的恶意,却始终不敢这么做;
                              跟某人相处,所有这些如影随形。真正给你难堪的不是对手的强大,不可战胜,而是这些张力令自己头疼。
                              如何应对这个困局?建立以下认识——
                              你的自足应当给你鲜活感受,没有敌手,这鲜活不会有,不易常有。
                              你明白自省的必要,但这时机的把握,当下应有的热情,靠你自己来做到,这很难。
                              做人不该迷失在自我之中,你空有这想法,空有警惕甚至是自觉,但仍然眼睁睁看着自己陷入迷失。强大敌手正是你的救赎。
                              你的自尊当然不能弱化,当然不甘受辱,然而你这样的意识需要一次次重来,使之成为活泼泼的生命。这点现在有了保障。
                              自尊当然珍贵,重要的是这认识的来临和离去。就因为敌手强大,这点有了保障。自己的反抗势必来了再来,这需要有了多次满足的机会。
                              自我与外界的敌意和强大构成强劲张力,这确保了自我的稳定存在和一直强大。
                              人总想突破和僭越,却又害怕后果,于是冲刺的力度总是不够,现在敌方提供了有效保障,你能放胆撒野了。
                              劲敌存在的价值不论怎么说,你都不会彻底服气,也不该彻底,但敌人如此强,你的抗拒只能一次次重来,不会死去。


                              IP属地:贵州149楼2022-08-17 22:25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