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吧 关注:2,491,180贴子:16,780,992

回复:生活,细微与关注

取消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当自己的英雄,该是什么样子?老人自己决定,谁也管不着。
久病卧床,别人替他翻身。他因为不满意而抗议,这算不算?由他说。
叫他人走开,自己使劲翻身,只能到一半位置,他可以说这像个英雄。
连一半都达不到,但他用了力,有激情,这也是。
只是稍微动动身子,心里有翻身的强烈冲动,不肯屈服。这心情也是。
就算身子根本动不了,用手臂冒充身子做做样子,做得来劲。他也能认为这是英雄气概,不是吗?
说是当英雄,实际上做不了什么,但他行使了自主权, 这就了不起,不是吗?


IP属地:贵州867楼2023-04-04 22:31
回复
    一个人到了痴呆的地步,脑子混乱,他还能想着战斗?他已经彻底糊涂,什么意识都没有了。
    然而只要他在此之前有奋斗的自觉,每天积极活动,这股子生机可以延续,这良好状态能尽量长久,把痴呆往后推,而且那痴呆的程度会轻些。
    人这辈子能做的跟这个有啥不同?尽量过得好些,把好日子尽量延长,从他还是个孩子时便是如此,现在只是更鲜明而已。


    IP属地:贵州来自Android客户端868楼2023-04-05 03:56
    回复
      当自己的英雄,积极生活,你就不会步入痴呆或失能?即使如此,你也肯定能对这过程施加影响,让糟糕的感觉不是一下子增多,而是慢慢来,出现的间隔拉长,频率变慢,从一种程度到更差的程度的过程尽量长。你的健康总要恶化,但你可以拖着命运,让这前景慢点、晚点来临。你有力量这样做,能积攒和创造这力量;有条件,能强化这条件;你有利用这些的能力,可以不断训练自己,积累经验,让它越来越强,你的使用更有效率,更熟练,更沉稳。
      很好,你的生命不免衰老下去,而另一个生命却在自己身上生长,逐渐增强。因为做自己的英雄,这是你得到的报答。你就这样参与自己的下降,心情坦荡。


      IP属地:贵州871楼2023-04-05 07:33
      回复
        人总想长寿,可什么是长寿?不是平安地赖在这世上,一直享受下去,而是一场比别人更长的、跟衰老的较量。更多地遇到挫折,你在疼痛、羞辱中顽强地撑住,双方持久地纠缠,更多的回合。你可以借机表现出更深的自爱、更杰出的应对危机的能力。这不意味着你有好果子吃,实际上受罪更频繁,时间更长。
        你接受这结局吗?要是不行,那就短命吧。


        IP属地:贵州873楼2023-04-05 09:01
        回复
          生存不易,活着就要受罪,特别是老了以后。
          话说回来,要是你有好的活法,就能在这一路上得到美妙的安抚,别人可能得不到的。
          再说回来,这温暖不会一直有,生存依旧艰难,特别是你越来越老时。
          还要说回来,这进程越是不可阻挡,给你创造精彩的机会越多,因为你心不死,这火势一定往上走。
          就这么反复下去吗?当然,你有幸为人,尤其是临近末日的老人。上天不会让你简简单单地混过去,那就接招吧,享受这个吧。


          IP属地:贵州875楼2023-04-05 09:25
          回复
            有一天自己会失能吗?这可能没法否认,真讨厌。
            老人的失能并不可怕,糟糕的是对失能的失能。
            什么意思?知道那个不能自理的状态可能要来,但应有的、预先的准备被你忽略了,做准备的能力你丢掉了,失去了。
            他人要将你视为纯粹的客体,就像婴儿。世界怎样对待你似乎成了你唯一的问题。你本该反抗这些貌似合理的存在,以此彰显自己的主体性,可你没使用这能力,让它失去了。
            你只是注意到时候怎样受到照顾,从这里关心自己生活的质量,却没注意届时纯粹的自己该如何过,如何用心灵之力来活,到时候你会在这里失能。
            你可以从自己的失能中挖掘到个人存在的很多价值,但你想不到这个,没这意识,又失去一项能力了。
            总之,比起生活没法自理,对它的失能更不幸。怎么样,你要行动起来吗?


            IP属地:贵州来自iPhone客户端876楼2023-04-05 16:22
            回复
              老人失能当然可怕。一切都依赖别人,像个木偶。去不掉的羞耻、悲伤像巨石,把自己死死压住,似乎永无尽头。但这些有可能得到缓解,甚至消失。怎么说?你愿意调动自己仅剩的力量,尤其是心灵之力,挖掘所有可能造福于当下的机会,哪怕是最卑微、最琐碎、最不起眼的。你能靠着这个来解脱。
              具体怎么做,只要沉下去,自然会有答案。重要的是先相信这个,保有充沛热情,这是最不易的。这关口很难跨过去,就看你想不想成功,这愿望有多强烈。看你的了。


              IP属地:贵州877楼2023-04-05 18:07
              回复
                运用心灵的力量,真的能把人从失能的悲剧中解脱出来吗?没有证据,无法保证,但你就是需要真正地、彻底地相信这点,就像一个虔诚教徒信仰其偶像那样。你由此展开无限努力,在每个机会里冲刺,整个生活动感十足,一个个回合跌宕起伏,气象万千。
                这样看来,你得到的其实是勃勃生机,而失能造成的身心痛苦却被悄悄弱化,似乎不必管了。当然它们还是压不住,跟原先一样,但你已经有了健康的生态,这价值能安抚自己。
                你可以怀疑这些的可能性,然后依据这怀疑获得相反的证据。但别忘了,是你需要这结果,靠着这信念取得,自我引导而已。


                IP属地:贵州来自Android客户端880楼2023-04-06 06:50
                回复
                  一个人因其创造性生活而自豪的人,是什么让他自豪?或者说,自己的什么是别人难以企及的?
                  他心里对创造的充沛热情,这热情的持久燃烧;
                  对创造能力和成果的获取,对其未来发展的充分自信;
                  自己的创造性生活的价值,他拥有高度认同;
                  他在自己的创造活动中的敏感,视野的宽阔,有关灵感的不断涌现;
                  他对创造性工作的心理适应;
                  他从事创造的经验的长期积累;
                  习惯于进行创造活动,这习惯的长期稳定;
                  拥有一套创造性工作的有效方法、技能;
                  如此这般,还能挖掘下去。


                  IP属地:贵州881楼2023-04-06 23:23
                  回复
                    谁都摆脱不了这个撕扯:既想被关怀,又不愿扔掉独立自主。至于如何满足,这很成问题。
                    要知道,他人是用关怀、亲近你来破坏你的自主和独立的。你想恢复,除了在外界对你的冷漠或伤害里找机会,没有更好的方式。这往往是你的自我得到保护最实在、最有可操作性的路子,通常也是你的唯一选择。
                    生存就是撕裂,是它使你的所有获得很饱满、份量足,让你的受伤也有滋有味。若你不接受,啥也得不到。
                    有时候你也感觉有所得,可这里面乏味可陈,很无聊。糟糕的是,你既不能继续也没法抛弃,无奈之下趋于麻木,渐渐地连这麻木感也没有了。
                    怎样真的抚慰自己?这问题一直存在,总是新鲜。也许就该这样。


                    IP属地:贵州来自iPhone客户端883楼2023-04-07 08:42
                    回复
                      怎样在人前获得荣耀?你容易想到掌声和叫好,这是自然,还有一种你往往意识不到——对方不论是想赞美还是要恶心你都难办,只有尴尬、让自己疼。
                      提到做人的高级,人常用“宠辱不惊”这句话。这固然是对的,更绝的是,世界就是要把宠和辱塞过来,却在你这里撞了墙。这才是确认你的强大的最佳方式,这荣耀超越所有别的,没有之一。
                      那就拒绝被夸赞?你还是会暗暗等待。这是人性之普遍,你没必要躲。
                      为啥?这欲望往往带来失望,你可以从这失败、打击中重返前面所说的高级,反复不已。再好的东西也必须是鲜活的,这个要你自己去创造、去维护。


                      IP属地:贵州884楼2023-04-07 11:44
                      回复
                        昨天我在路上遇到一个人,样子很高傲,可旁人都不给他好脸色,都远远躲开。
                        不奇怪,要想夸他,就要全面、细致地了解他,就像他对自己那样。同时还要跟他的高度相同,至少能接近些。想到这个人家就会放弃了。
                        当然,有可能对方根本就不想赞扬他,只求让他难堪。
                        有个人靠了过来,想给他点善意。可那话一说出来就挺飘,空空的,像是做做样子。这就像一头野兽遇到一块食物却没法下嘴,这一幕怪滑稽的。
                        我远远看着他,那股子自得、狂妄径直冒出来,挡不住。我竟然有些羡慕。


                        IP属地:贵州885楼2023-04-07 11:45
                        回复
                          老人,你想修行,这里面有充分自由可用。
                          生命中的紧张与松弛,为这来一场修行如何?
                          在你每一个狭窄、憋屈的生活场所;
                          在你走不出去的任何卑微感觉里;
                          所有没法自主的尴尬、可笑的事件;
                          那些不可言说、躲不开的苦涩境遇中;
                          你被羞辱、遭受践踏的一个个时刻;
                          让自己深感无力、绝望的任何存在;
                          所有这些时空,你都能敏锐地捕捉紧张、放松的必要与机会,把玩调整松紧的游戏,用心创造、尝试新的玩法等等。重要的是心无旁骛,沉浸于当下,好好满足自己。
                          你这修行不错,还能照此扩展出去,前景无限。


                          IP属地:贵州来自Android客户端890楼2023-04-08 07:06
                          回复
                            有两种倾向总是在你身上存在,总是有某种力量要把你向其中之一拽去——或只有自我肯定,或全盘贬低自己。二者永远在拉扯,这张力从未消失过。
                            一旦瞧不起自己,你就立刻体会到后者;哪怕一次不起眼的成功自救,前者的光芒就会在眼前闪耀。
                            所以,每当你为自己沮丧时,祸首不是别的,就是这张力;你对生活信心十足,也是这撕裂带来的。
                            所以你没啥好得意的,也没有绝望的理由,唯有对这张力的清醒认知,只剩下好好生活的必要,只须戮力前行。


                            IP属地:贵州891楼2023-04-08 16:40
                            回复
                              某个问题当前,为何你会有极端的价值判断或事实判断?先看一个问题:你的判断来自什么??假如是客观事实和理性,你就不会、不容易有极端结论——绝对的好坏或真假。现实生活不给你这机会。
                              实际上什么更有力?你心里对自己的价值观和真理观的情感。你需要支撑这观念和情感,而极端结论能给你力量,所以你倾向于它们。
                              某个东西好,立刻有一种压力推动你去肯定它所在的那个群体;若是相反,相反的压力会自然产生。某个现象被确认或否认,你可能接着去承认或拒不认同那些包含它的同类,还是潜意识里的压力作祟。说到底是自己的情感需要的潜在作用。
                              正和反,向左与向右背后的力量同样强,撕裂自然会有。这张力在你心里产生和维持,支配着自己作出极端判断。而事实和理性被弱化、忽视甚至无视了。


                              IP属地:贵州892楼2023-04-08 17:21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