崞是个专用于地名的称呼,魏晋之前,专指雁门郡崞县(崞山),即今桑乾河流域大同盆地浑源县。隋大业及其后,滹沱河流域忻定盆地亦曾建置崞县,即今原平市崞阳镇。关于崞、浑源、原平三县建置沿革,笔者已著文考证。
崞县之称,最早见于《汉书·地理志》,西汉雁门郡辖十四县,其一即为崞县。以文献考证,崞县始置于西汉确切无疑。若从文字学入手,似先秦已建置崞县。
东汉许慎《说文解字》对崞的解释是:山,在雁门,从山郭声。关于崞字,笔者试解释如下。
上图为崞字右半部分,因该字在WORD文档中无法显示,后文一律用郭代替。
崞,左山右郭,合而为崞。山是个象形字,无须解释。郭,《说文解字》解释为:度也,民所度居也。从回,象城郭之重,两亭相对也。或但从囗(围),凡郭之属皆从郭。
《说文解字》认为,郭字中间部分回字象征城郭,上下部分为两亭相对。根据《周礼》:“凡国野之道,十里有庐,庐有饮食;三十里有宿,宿有路室,路室有委。”以此推测,似先秦之时,崞县城南、城北皆有庐室,供行路之人休憩饮食,如同后世驿站、客栈。
笔者为浑源人,结合浑源地形地貌推测,崞或为一会意字。
崞县故城位于浑源境内横山左侧、麻庄村北古城洼,南北皆山,唐峪河(古崞川水)从南边恒山金龙峡流出后转向西,经崞县故城注入镇子梁水库。崞字左半部分之山或为横山,右半部分上下形似两山相对,一水北流。先秦之时,崞县故城城南、城北或有湖泊,二千余年间,沧海桑田,亦未可知。
《说文解字》中,崞为小篆字体。根据《说文解字序》,战国之时,七雄争霸。“田畴异亩,车涂异轨,律令异法,衣冠异制,言语异声,文字异形。秦始皇帝初兼天下,丞相李斯乃奏同之,罢其不与秦文合者。斯作仓颉篇,中车府令赵高作爰历篇,大史令胡毋敬作博学篇,皆取史籀大篆,或颇省改,所谓小篆也。”小篆为李斯创制,则秦始皇统一六国时,已有崞字与崞县(崞山)地名。分析字源字形,崞县或置于战国?
春秋初期,今河南三门峡曾分封虢国,成语“假道伐虢”即指晋国吞并虢国的历史事件。原平市一老先生曾撰文,认为先秦之崞即虢人后裔。考之《左传》,僖公五年(前655),“冬十二月丙子朔,晋灭虢,虢公丑奔京师。师还,馆于虞,遂袭虞,灭之”,则虢国灭亡后,虢公丑东奔于洛阳。崞县位置在晋国之北,其时为林胡、楼烦等势力范围,虢人要迁至今雁门关北桑乾河流域,势必要穿越晋国才行,似无此可能。
笔者从文字学入手,探究崞字与崞县起源,只是一家之言。春秋时期,崞人是否虢国后裔;战国时期,桑乾河流域是否置有崞县;还需更多的出土文物与历史文献支持。
崞县之称,最早见于《汉书·地理志》,西汉雁门郡辖十四县,其一即为崞县。以文献考证,崞县始置于西汉确切无疑。若从文字学入手,似先秦已建置崞县。
东汉许慎《说文解字》对崞的解释是:山,在雁门,从山郭声。关于崞字,笔者试解释如下。
上图为崞字右半部分,因该字在WORD文档中无法显示,后文一律用郭代替。
崞,左山右郭,合而为崞。山是个象形字,无须解释。郭,《说文解字》解释为:度也,民所度居也。从回,象城郭之重,两亭相对也。或但从囗(围),凡郭之属皆从郭。
《说文解字》认为,郭字中间部分回字象征城郭,上下部分为两亭相对。根据《周礼》:“凡国野之道,十里有庐,庐有饮食;三十里有宿,宿有路室,路室有委。”以此推测,似先秦之时,崞县城南、城北皆有庐室,供行路之人休憩饮食,如同后世驿站、客栈。
笔者为浑源人,结合浑源地形地貌推测,崞或为一会意字。
崞县故城位于浑源境内横山左侧、麻庄村北古城洼,南北皆山,唐峪河(古崞川水)从南边恒山金龙峡流出后转向西,经崞县故城注入镇子梁水库。崞字左半部分之山或为横山,右半部分上下形似两山相对,一水北流。先秦之时,崞县故城城南、城北或有湖泊,二千余年间,沧海桑田,亦未可知。
《说文解字》中,崞为小篆字体。根据《说文解字序》,战国之时,七雄争霸。“田畴异亩,车涂异轨,律令异法,衣冠异制,言语异声,文字异形。秦始皇帝初兼天下,丞相李斯乃奏同之,罢其不与秦文合者。斯作仓颉篇,中车府令赵高作爰历篇,大史令胡毋敬作博学篇,皆取史籀大篆,或颇省改,所谓小篆也。”小篆为李斯创制,则秦始皇统一六国时,已有崞字与崞县(崞山)地名。分析字源字形,崞县或置于战国?
春秋初期,今河南三门峡曾分封虢国,成语“假道伐虢”即指晋国吞并虢国的历史事件。原平市一老先生曾撰文,认为先秦之崞即虢人后裔。考之《左传》,僖公五年(前655),“冬十二月丙子朔,晋灭虢,虢公丑奔京师。师还,馆于虞,遂袭虞,灭之”,则虢国灭亡后,虢公丑东奔于洛阳。崞县位置在晋国之北,其时为林胡、楼烦等势力范围,虢人要迁至今雁门关北桑乾河流域,势必要穿越晋国才行,似无此可能。
笔者从文字学入手,探究崞字与崞县起源,只是一家之言。春秋时期,崞人是否虢国后裔;战国时期,桑乾河流域是否置有崞县;还需更多的出土文物与历史文献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