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个很奇怪的现象,蜀汉自刘备起到二世终,历43年,人口增长缓如龟速,从90万到94万,治国《蜀科》却为后世称颂,何哉?提前二千年的计划生育吗?而从刘璋时期20万户90万人的1:4.5下降到28万户94万人的1:3.36。也就是说吃光刘璋时期的红利后蜀汉人口将萎缩。就算暴君孙皓治下的东吴也有1:4.1的户口之比啊。
要知道,益州在东汉永和五年人口高达700余万,怎到了蜀汉人口不过百万?有人说三国天灾瘟疫,战乱人祸,造成人口巨减。所以我不把整个益州去比,单举益州巴郡,永和五年(公元140年)人口是108万,而据《华阳国志》记载,到了永兴二年(公元154年),人口187万。来对标刘备时期的人口90万,不过份吧。在刘备入蜀前益州是【益州险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诸葛亮传》。
看来受创的益州仅凭前先朝留下的土地资源能养几百万人口还是不成问题的。
那么《出师表》中的【益州疲惫】是真话吗?那也倒也不假,【初攻刘璋,备与士众约:“若事定,府库百物,孤无预焉。”及拔成都,士众皆舍干戈,赴诸藏竞取宝物。军用不足,备甚忧之。巴曰:“易耳,但当铸直百钱,平诸物贾,令吏为官市。”备从之,数月之间,府库充实。】《刘巴传》
发行重量只有8克的“直百钱”。规定:1个直百钱兑换100个当时的五铢钱。这就相当于用8块钱,强行兑换百姓100块钱。后来更过分,直百钱重量减到2克,几乎是用2块钱来兑换百姓的100块钱。这才益州疲惫。
羊毛虽然被薅,只要有羊在还是能继续薅的,但为何到后来不但人口见长,还【经其野民有菜色】呢?《汉晋春秋》
那么问题出在哪里呢?
在诸葛亮统治时期,
亮之治蜀,田畴辟,仓廪实,器械利,蓄积饶,朝会不华,路无醉人。——《袁子》
军资所出,国以富饶。——《诸葛亮传》
然而这些没有数据对应。比如产粮多少以致蓄积饶?军资富饶会不会同刘备那样铸大钱与民争利呢?这些都无从考证。所以我从有限的史料,对蜀汉的治国之本《蜀科》进行探讨。
【亮刑法竣刻剥百姓,自君子小人咸怀怨叹】这是郭冲的说法。
【刑政虽峻而无怨者,以其用心平而劝戒明也】这是陈寿的说法。截然相反的两种观点。
裴松之对郭冲说法提出质疑。一是说这个应跟刘备提,二是认为蜀科是善政,不能用‘刻剥百姓’的贬义词。
而司马光采信了郭冲的说法,不过‘刻剥百姓’太露骨,于是用词婉转了些。
【诸葛亮佐备治蜀,颇尚严峻,人多怨叹者。】《资治通鉴》
于是有了下面非常精彩的对话:
【法正谓亮曰:“昔高祖入关,约法三章,秦民知德。今君假借威力,跨据一州,初有其国,未垂惠抚;且客主之义,宜相降下,愿缓刑弛禁以慰其望。”】
【亮曰:“君知其一,未知其二。秦以无道,政苛民怨,匹夫大呼,天下土崩;高祖因之,可以弘济。刘璋暗弱,自焉已来,有累世之累,文法羁縻,互相承奉,德政不举,威刑不肃。蜀土人土,专权自恣,君臣之道,渐以陵替。宠之以位,位极则贱;顺之以恩,恩竭则慢。所以致敝,实由于此。吾今威之以法,法行则知恩;限之以爵,爵加则知荣。荣恩并济,上下有节,为治之要,于斯而著矣。”】
不得不说,诸葛亮精于诡辩,因为前朝政策宽松证明不行,那我反其道行之必定行。这么个讲法,局外人可以反驳,但前朝旧臣的法正就没法应对了。
但实施结果呢?
【汉嘉太守黄元素为诸葛亮所不善,闻先主疾病,惧有后患,举郡反,】《杨洪传》
【初,越隽郡自丞相亮讨高定之后,叟夷数反,杀太守龚禄、焦璜,是后太守不敢之郡,只住安上县,去郡八百馀里,其郡徒有名而已。】《张嶷传》
【先主薨,高定恣睢于越巂,雍闿跋扈于建宁,朱褒反叛于牂柯。】《李恢传》
刘备一死,那些有权势的益州土著们立马反叛,越隽郡竟然在诸葛亮任内未能平复。
而刘禅时期汉嘉郡的大规模叛乱直接送走了《出师表》里的名将向宠。
可以说自刘备,诸葛亮,刘禅时期,蜀汉内乱并没有停止过。
那么士大夫呢?
除了法正的明确反对《蜀科》外,
【及先主定蜀,微常称聋,闭门不出。】《杜微传》
【建兴二年,丞相亮领益州牧,选迎皆妙简旧德,以秦宓为别驾,五梁为功曹,微为主簿。微固辞,轝而致之。既致,亮引见微,微自陈谢。】
【后进通儒谯周常问其意,琼答曰:“欲明此术甚难,须当身视,识其形色,不可信人也。晨夜苦剧,然后知之,复忧漏泄,不如不知,是以不复视也。”周因问曰:“昔周徵君以为当涂高者魏也,其义何也?”琼答曰:“魏,阙名也,当涂而高,圣人取类而言耳。”又问周曰:“宁复有所怪邪?”周曰:“未达也。”琼又曰:“古者名官职不言曹;始自汉已来,名官尽言曹,使言属曹,卒言侍曹,此殆天意也。”】《杜琼传》
这两位,一个拒绝入仕,一个言以魏代汉。
【岁在庚子,天下当易代,刘氏祚尽矣。主公得益州,九年之后,寅卯之间当失之。】《张裕传》
这位学究,算准了蜀汉灭亡,就没算自己的阳寿,结果被先主“兰芳生门不得不锄”给直接KO出局。
前期的豪夺,后来的严法,被剥夺特权的益州土著士族门阀们可能会为蜀汉效力吗?而当时各国都是门阀政治,士族们手下掌握大量人口,土地,也就是魏吴两朝君主都要视当地土族门阀利益的原因,独蜀汉例外。所以士族瞒报人口也不奇怪了。
任何时候严刑竣法都不得人心的,
【丞相诸葛亮连年出军,调发诸郡,多不相救】《吕乂传》
所以北伐的政治口号并没有得到民众的响应,反而大多选择逃避兵遥役,连兵都征不到,你还认为诸葛亮的北伐会成功吗?
大户隐而不仕,豪强反叛抗争,小民避役逃亡,这就是蜀科治蜀留下人口不增张的主要原因吧。
要知道,益州在东汉永和五年人口高达700余万,怎到了蜀汉人口不过百万?有人说三国天灾瘟疫,战乱人祸,造成人口巨减。所以我不把整个益州去比,单举益州巴郡,永和五年(公元140年)人口是108万,而据《华阳国志》记载,到了永兴二年(公元154年),人口187万。来对标刘备时期的人口90万,不过份吧。在刘备入蜀前益州是【益州险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诸葛亮传》。
看来受创的益州仅凭前先朝留下的土地资源能养几百万人口还是不成问题的。
那么《出师表》中的【益州疲惫】是真话吗?那也倒也不假,【初攻刘璋,备与士众约:“若事定,府库百物,孤无预焉。”及拔成都,士众皆舍干戈,赴诸藏竞取宝物。军用不足,备甚忧之。巴曰:“易耳,但当铸直百钱,平诸物贾,令吏为官市。”备从之,数月之间,府库充实。】《刘巴传》
发行重量只有8克的“直百钱”。规定:1个直百钱兑换100个当时的五铢钱。这就相当于用8块钱,强行兑换百姓100块钱。后来更过分,直百钱重量减到2克,几乎是用2块钱来兑换百姓的100块钱。这才益州疲惫。
羊毛虽然被薅,只要有羊在还是能继续薅的,但为何到后来不但人口见长,还【经其野民有菜色】呢?《汉晋春秋》
那么问题出在哪里呢?
在诸葛亮统治时期,
亮之治蜀,田畴辟,仓廪实,器械利,蓄积饶,朝会不华,路无醉人。——《袁子》
军资所出,国以富饶。——《诸葛亮传》
然而这些没有数据对应。比如产粮多少以致蓄积饶?军资富饶会不会同刘备那样铸大钱与民争利呢?这些都无从考证。所以我从有限的史料,对蜀汉的治国之本《蜀科》进行探讨。
【亮刑法竣刻剥百姓,自君子小人咸怀怨叹】这是郭冲的说法。
【刑政虽峻而无怨者,以其用心平而劝戒明也】这是陈寿的说法。截然相反的两种观点。
裴松之对郭冲说法提出质疑。一是说这个应跟刘备提,二是认为蜀科是善政,不能用‘刻剥百姓’的贬义词。
而司马光采信了郭冲的说法,不过‘刻剥百姓’太露骨,于是用词婉转了些。
【诸葛亮佐备治蜀,颇尚严峻,人多怨叹者。】《资治通鉴》
于是有了下面非常精彩的对话:
【法正谓亮曰:“昔高祖入关,约法三章,秦民知德。今君假借威力,跨据一州,初有其国,未垂惠抚;且客主之义,宜相降下,愿缓刑弛禁以慰其望。”】
【亮曰:“君知其一,未知其二。秦以无道,政苛民怨,匹夫大呼,天下土崩;高祖因之,可以弘济。刘璋暗弱,自焉已来,有累世之累,文法羁縻,互相承奉,德政不举,威刑不肃。蜀土人土,专权自恣,君臣之道,渐以陵替。宠之以位,位极则贱;顺之以恩,恩竭则慢。所以致敝,实由于此。吾今威之以法,法行则知恩;限之以爵,爵加则知荣。荣恩并济,上下有节,为治之要,于斯而著矣。”】
不得不说,诸葛亮精于诡辩,因为前朝政策宽松证明不行,那我反其道行之必定行。这么个讲法,局外人可以反驳,但前朝旧臣的法正就没法应对了。
但实施结果呢?
【汉嘉太守黄元素为诸葛亮所不善,闻先主疾病,惧有后患,举郡反,】《杨洪传》
【初,越隽郡自丞相亮讨高定之后,叟夷数反,杀太守龚禄、焦璜,是后太守不敢之郡,只住安上县,去郡八百馀里,其郡徒有名而已。】《张嶷传》
【先主薨,高定恣睢于越巂,雍闿跋扈于建宁,朱褒反叛于牂柯。】《李恢传》
刘备一死,那些有权势的益州土著们立马反叛,越隽郡竟然在诸葛亮任内未能平复。
而刘禅时期汉嘉郡的大规模叛乱直接送走了《出师表》里的名将向宠。
可以说自刘备,诸葛亮,刘禅时期,蜀汉内乱并没有停止过。
那么士大夫呢?
除了法正的明确反对《蜀科》外,
【及先主定蜀,微常称聋,闭门不出。】《杜微传》
【建兴二年,丞相亮领益州牧,选迎皆妙简旧德,以秦宓为别驾,五梁为功曹,微为主簿。微固辞,轝而致之。既致,亮引见微,微自陈谢。】
【后进通儒谯周常问其意,琼答曰:“欲明此术甚难,须当身视,识其形色,不可信人也。晨夜苦剧,然后知之,复忧漏泄,不如不知,是以不复视也。”周因问曰:“昔周徵君以为当涂高者魏也,其义何也?”琼答曰:“魏,阙名也,当涂而高,圣人取类而言耳。”又问周曰:“宁复有所怪邪?”周曰:“未达也。”琼又曰:“古者名官职不言曹;始自汉已来,名官尽言曹,使言属曹,卒言侍曹,此殆天意也。”】《杜琼传》
这两位,一个拒绝入仕,一个言以魏代汉。
【岁在庚子,天下当易代,刘氏祚尽矣。主公得益州,九年之后,寅卯之间当失之。】《张裕传》
这位学究,算准了蜀汉灭亡,就没算自己的阳寿,结果被先主“兰芳生门不得不锄”给直接KO出局。
前期的豪夺,后来的严法,被剥夺特权的益州土著士族门阀们可能会为蜀汉效力吗?而当时各国都是门阀政治,士族们手下掌握大量人口,土地,也就是魏吴两朝君主都要视当地土族门阀利益的原因,独蜀汉例外。所以士族瞒报人口也不奇怪了。
任何时候严刑竣法都不得人心的,
【丞相诸葛亮连年出军,调发诸郡,多不相救】《吕乂传》
所以北伐的政治口号并没有得到民众的响应,反而大多选择逃避兵遥役,连兵都征不到,你还认为诸葛亮的北伐会成功吗?
大户隐而不仕,豪强反叛抗争,小民避役逃亡,这就是蜀科治蜀留下人口不增张的主要原因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