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与如如老师的认识应该是18年前的事了,但真正地了解她、走近她应该是不久前。
今天上午,我翻开尘封已久的老相册,找到了与如如老师第一次在一起参加会议时的合影,那是1992年5月的事了。当时没有太多的交流,只记得如如老师淡淡的微笑。第二次见面是1993年10月,同是参加写作学会会议,会上我们坐在一起听报告,会后还一同去了壶口瀑布。仍然没有过多的交流,只觉得她人很质朴,做事很认真。第三次见面便是今年4月份了,仍是开会。会上,如如老师坐在后面,不多言语,只静静地聆听大家的发言。午间休息时,因会议没有给家住太原的老师们安排住宿,如如老师便热情地邀请我们到她同事的房间去休息。房间不大,几个叽叽喳喳的女人一进去便略显拥挤了。大家海阔天空地聊了起来。聊到写作的话题时,如如老师拿出了随身携带的几本书:她的散文集《梦里飞花》,她主编的学生的小说集《爱了·伤了·痛了·醒了》,还有她担任副主编的网友诗文集《梦里寻诗牵百度》。当我们问起她怎么能写出这么多、这么好的东西时,如如老师轻轻一笑,说:“写多了,就写顺了。越不写,越写不出来。”因时间紧,当时我只是大致地翻了翻这几本书,但已受到了不小的震撼:原来,如如老师如此有才华!原来,师生关系可以如此亲密!原来,网络中的朋友也可以像生活中的一样!我不由对貌不惊人的如如刮目相看了。
在下午的自由讨论中,如如老师仍是话不多,但简短的发言生动而感性。她说,她讲写作课时,有时会以自己的创作为例,教给学生写什么,怎么写。常常是,讲到动情处,哭鼻子抹泪的,学生也被感染落泪,有的学生还给老师递纸巾……我想,作为一个写作老师,如如老师应该是最称职的了。
晚间吃饭时,我们同坐一桌。席间,老师们笑语喧哗,好不热闹。如如老师只是很安静地坐在那里,淡淡地笑着,偶尔和旁边的人小声说两句。当我们的目光偶然相遇时,她便会心一笑。忽然,我有了一种灵犀相通的感觉。饭后,我要打道回府了,问起如如老师晚上住在哪里,她说,她住女儿家,一会儿女婿会来接她。我又是一惊:无论怎么看,如如老师也不像个丈母娘级的人物啊。淡绿色毛衣,深灰色长裤,不施粉黛,短发微蓬,圆圆的脸庞,一双大眼睛最惹人注目,整个一副邻家大姐模样。当时我还想,定是如如老师没响应国家晚婚晚育的号召,所以这么年轻便当丈母娘了。后来,我拜读了如如老师的一些作品,从她的诗歌、散文、书信乃至读书笔记中,我看到了一个更加立体、丰富的如如。现在,我明白了,她的年轻来自于她对生活的热爱,来自于她平和淡定的心态,来自于她始终不懈的追求。
写到此,我想起了德高望重的马作楫先生(山西大学文学院教授,著名诗人)对如如老师的评价:典型的东方女性,温柔敦厚,才气过人。此言极是。
我要说的是:如如老师,认识你,真好!
今天上午,我翻开尘封已久的老相册,找到了与如如老师第一次在一起参加会议时的合影,那是1992年5月的事了。当时没有太多的交流,只记得如如老师淡淡的微笑。第二次见面是1993年10月,同是参加写作学会会议,会上我们坐在一起听报告,会后还一同去了壶口瀑布。仍然没有过多的交流,只觉得她人很质朴,做事很认真。第三次见面便是今年4月份了,仍是开会。会上,如如老师坐在后面,不多言语,只静静地聆听大家的发言。午间休息时,因会议没有给家住太原的老师们安排住宿,如如老师便热情地邀请我们到她同事的房间去休息。房间不大,几个叽叽喳喳的女人一进去便略显拥挤了。大家海阔天空地聊了起来。聊到写作的话题时,如如老师拿出了随身携带的几本书:她的散文集《梦里飞花》,她主编的学生的小说集《爱了·伤了·痛了·醒了》,还有她担任副主编的网友诗文集《梦里寻诗牵百度》。当我们问起她怎么能写出这么多、这么好的东西时,如如老师轻轻一笑,说:“写多了,就写顺了。越不写,越写不出来。”因时间紧,当时我只是大致地翻了翻这几本书,但已受到了不小的震撼:原来,如如老师如此有才华!原来,师生关系可以如此亲密!原来,网络中的朋友也可以像生活中的一样!我不由对貌不惊人的如如刮目相看了。
在下午的自由讨论中,如如老师仍是话不多,但简短的发言生动而感性。她说,她讲写作课时,有时会以自己的创作为例,教给学生写什么,怎么写。常常是,讲到动情处,哭鼻子抹泪的,学生也被感染落泪,有的学生还给老师递纸巾……我想,作为一个写作老师,如如老师应该是最称职的了。
晚间吃饭时,我们同坐一桌。席间,老师们笑语喧哗,好不热闹。如如老师只是很安静地坐在那里,淡淡地笑着,偶尔和旁边的人小声说两句。当我们的目光偶然相遇时,她便会心一笑。忽然,我有了一种灵犀相通的感觉。饭后,我要打道回府了,问起如如老师晚上住在哪里,她说,她住女儿家,一会儿女婿会来接她。我又是一惊:无论怎么看,如如老师也不像个丈母娘级的人物啊。淡绿色毛衣,深灰色长裤,不施粉黛,短发微蓬,圆圆的脸庞,一双大眼睛最惹人注目,整个一副邻家大姐模样。当时我还想,定是如如老师没响应国家晚婚晚育的号召,所以这么年轻便当丈母娘了。后来,我拜读了如如老师的一些作品,从她的诗歌、散文、书信乃至读书笔记中,我看到了一个更加立体、丰富的如如。现在,我明白了,她的年轻来自于她对生活的热爱,来自于她平和淡定的心态,来自于她始终不懈的追求。
写到此,我想起了德高望重的马作楫先生(山西大学文学院教授,著名诗人)对如如老师的评价:典型的东方女性,温柔敦厚,才气过人。此言极是。
我要说的是:如如老师,认识你,真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