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为雄才吧 关注:88贴子:3,628

【转载】孟德书,乐府,令,教,表,奏,策,尺牍,序,祭文,辑补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一楼祭魏武帝


IP属地:上海1楼2010-06-05 14:34回复
    二楼标转载来源
    来自 孟德新书吧 良明月 mm 整理帖
    http://tieba.baidu.com/f?kz=789116346
    【整理】曹操作品——“书,乐府”全集
    http://tieba.baidu.com/f?kz=789338327
    【整理】曹操作品——“令”全集(重发)
    http://tieba.baidu.com/f?kz=789104839
    【整理】曹操作品——“教,表,奏,策”全集
    http://tieba.baidu.com/f?kz=789328274
    【整理】曹操作品——“尺牍,序,祭文,辑补”全集
    以及汇总帖子http://tieba.baidu.com/f?kz=789142499
    云祭天青——【曹操作品】书,乐府,教,表,奏,策全集


    IP属地:上海2楼2010-06-05 14:34
    回复
      广告
      立即查看
      三楼以下正文


      IP属地:上海3楼2010-06-05 14:35
      回复
        目录:
        (一)书:
        《与少府孔融书(一作为曹公与孔融书,题为路粹作)》  
        《与太尉杨文先书(—作与太尉杨彪书)》  
        《与王修书》  
        《与荀彧书》  
        《报荀彧书(—作报荀彧)》
        《与荀彧悼郭嘉书(—作与荀彧书追伤郭嘉)》   
        《又与荀彧悼郭嘉书(—作与荀彧书追伤郭嘉)》  
        《与钟繇书》    《与荀攸书(一作遗荀攸书)》  
        《与阎行书(一作手书与阎行)》
        《报蒯越书》  
        《答朱灵书(一作手书答朱灵)》  
        《报杨阜书(一作杨阜让爵报)》  
        《报刘廙书(一作报刘廙)》  
        《答袁绍书(—作答袁绍)》
        《答吕布书(一作手书与吕布)》  
        《遗孙权书(一作与孙权书)》  
        《又遗孙权书(一作与孙权书)》  
        《与王芬书(一作拒王芬辞)》  
        《为兖州牧上书(一作兖州牧上书)》
        (二)乐府
        《气出唱三首》  
        《精列》  
        《度关山》  
        《薤露》  
        《对酒》  
        《陌上桑》  
        《短歌行》  
        《同前(即短歌行其二)》  
        《苦寒行》
        《秋胡行二首》  
        《善哉行》  
        《却东西门行》  
        《步出夏门行四首》  
        《谣俗词》  
        《董卓歌词》


        IP属地:上海4楼2010-06-05 14:35
        回复
          以下是细化整理:
          (一)书:
          《与少府孔融书(一作为曹公与孔融书,题为路粹作)》  
          《与太尉杨文先书(—作与太尉杨彪书)》  
          《与王修书》  
          《与荀彧书》  
          《报荀彧书(—作报荀彧)》
          《与少府孔融书(一作为曹公与孔融书,题为路粹作)》
                献帝尝见郗虑及孔融,问虑何所优长。融曰:“可与适道,未可与权。”虑曰:“融昔宰北海,政散人流,其权安在?”遂与融互相长短,操以书解之。
                盖闻唐、虞之朝,有克让之臣,故麟凤来而颂声作也。后世德薄,犹有杀身为君,破家为国。及至其敝,睚眦之怨必仇,一餐之惠必报。故晁错念国,遘祸于袁盎;屈平悼楚,受谮于椒兰;彭宠倾乱,起自朱浮;邓禹威损,失于宗、冯。由此言之,喜怒怨爱,祸福所因,可不慎(与)[欤]!昔廉、蔺小国之臣,犹能相下;寇、贾仓卒武夫,屈节祟好。光武不问伯升之怨,齐侯不疑射钩之虏。夫立大操者,岂累细故哉!往闻二君有执法之平,以为小介,当收旧好。而怨毒渐积,志相危害,闻之怃然中夜而起!昔国家东迁,文举盛叹鸿豫名实相副,综达经学,出于郑玄,又明《司马法》;鸿豫亦称文举奇逸博闻。诚怪今者与始相违。孤与文举既非旧好,又于鸿豫亦无恩纪,然愿人之相美,不乐人之相伤,是以区区思协欢好。又知二君群小所构,孤为人臣,进不能风化海内,退不能建德和人,然抚养战士,杀身为国,破浮华交会之徒,计有余矣。《选》注云:路粹代。


          IP属地:上海5楼2010-06-05 14:36
          回复
            《与太尉杨文先书(—作与太尉杨彪书)》
                  彪子修,总知内外事,皆称意。临菑侯植以才捷爱幸,修为之羽翼,几为太子。后植见疏,太祖既虑终始之变,以修颇有才策,又袁氏之甥,以罪诛之,操与彪书。
                  操自与足下同海内大义,足下不遗,以贤子见辅。比中国虽靖,方外未夷,今军征事大,百姓骚扰。吾制钟鼓之音,主簿宜守,而足下贤子,恃豪父之势,每不与我同怀。即欲直绳,顾颇恨[恨]。谓其能改,遂转宽舒。复即宥贷,将延足下尊门大累,便令刑之。念卿父息之情,同此悼楚,亦未必非幸也。谨赠足下锦裘二领,八节[银]角桃杖一枝,[青毡床褥三具],官绢五百匹,钱六十万,[画轮]四望通幰七香车一乘,青(牛孛)牛二头,八百里骅骝马一匹,赤戎金装鞍辔十副,铃苞一具,驱使二人,并遗足下贵室错彩罗縠裘一领。织成骅一量,有心青衣二人,长奉左右。所奉虽薄,以表吾意。足下便当慨然承纳,不致往返。
            《与王修书》
                  修为司金中郎将,陈黄白异议,因奏记,太祖甚然之,乃与修书。
                  君澡身浴德,流声本州,忠能成绩,为世美谈,名实相副,过人甚远。孤以心知君,至深至熟,非徒耳目而已也。察观先贤之论,多以盐铁之利,足赡军国之用。昔孤初立司金之官,念非屈君,馀无可者。故与君教曰:“昔遏父陶正,民赖其器用。及子妫满,建侯于陈;近桑弘羊,位至三公。此君元龟之兆先告者也。”是孤用君之本意也。或恐众人未晓此意。自是以来,在朝之士,每得一显选,常举君为首。及闻袁军师众贤之议,以为不宜越君。然孤执心将有所底,以军师之职,闲于司金,至于建功,重于军师。孤之精诚,足以达君;君之察孤,足以不疑。但恐旁人浅见,以蠡测海,为蛇画足,将言前后百选,辄不用之,而使此君沈滞冶官。张甲李乙,尚犹先之,此主人意待之不优之效也。孤惧有此空声冒实,淫鼃乱耳。假有斯事,亦庶钟期不失听也;若其无也,过备何害!昔先帝察少府萧望之才任宰相,故复出之,令为冯翊。从正卿往,似于左迁;上使侍中宣意曰:“君守平原日浅,故复试君三辅,非有所问也。”孤揆先主中宗之意,诚备此事。既君祟勋业以副孤意。公叔文子与臣惧升,独何人哉!
            


            IP属地:上海6楼2010-06-05 14:36
            回复
              《与荀彧书》
                    太祖录彧前后功,表封彧万岁亭侯。彧固辞无野战之劳,太祖与彧书,彧乃受。
                    与君共事已来,立朝廷,君之相为匡弼,君之相为举人,君之相为建计,君之相为密谋,亦以多矣。夫功未必皆野战也,愿君勿让。
              《报荀彧书(—作报荀彧)》
              初,太祖与袁绍相拒,兵少粮尽,图欲还许;及绍破败,以河北未易图,欲南征刘表。彧并谏止。因表上二策,复增彧邑千户。彧深辞让,太祖以书报之。
                    君之策谋,非但所表二事而已。前后谦冲,欲慕鲁连先生乎?此圣人达节者所不贵也。昔介子推有言:“窃人之财,犹谓之盗。”况君密谋安众,光显于孤者以百数乎!以二事相还而复辞之,何取谦亮之多耶!
              


              IP属地:上海7楼2010-06-05 14:36
              回复
                《与荀彧悼郭嘉书(—作与荀彧书追伤郭嘉)》   
                《又与荀彧悼郭嘉书(—作与荀彧书追伤郭嘉)》  
                《与钟繇书》    《与荀攸书(一作遗荀攸书)》  
                《与阎行书(一作手书与阎行)》
                《与荀彧悼郭嘉书(—作与荀彧书追伤郭嘉)》
                      郭奉孝年不满四十,相与周旋十一年,阻险艰难,皆共罹之。又以其通达,见世事无所疑滞,欲以后事属之。何意卒尔失之,悲痛伤心!今表增其子满千户,然何益亡者!追念之感深。且奉孝乃知孤者也。天下人相知者少,又以此痛惜,奈何!奈何!
                《又与荀彧悼郭嘉书(—作与荀彧书追伤郭嘉)》
                      追惜奉孝,不能去心。其人见时事兵事,过绝于人。又以[人]多畏病,南方有疫,常言吾往南方,则不生还。然与共论计,云当先定荆。此为不但见计之忠厚,必欲立功分,弃命定。事人心乃尔,何得使人忘之!
                《与钟繇书》
                      得所送马,甚应其急。关右平定,朝廷无西顾之忧,足下之勋也。昔萧何镇守关中,足食成军,亦适当尔。
                《与荀攸书(一作遗荀攸书)》
                      方今天下大乱,智士劳心之时也。而顾观变蜀汉,不已久乎!
                《与阎行书(一作手书与阎行)》》
                      行始随韩约,使诣太祖,太祖表拜键为太守。行请令其父入宿卫,西还见约,谓约宜遣一子,会约讨张猛,留行守营,马超反,谋举约为都督,行不欲令与超合。及超破走,行还金城,太祖闻行前意,但诛约子孙在京师者。手书与行。
                      观文约所为,使人笑来。吾前后与之书,无所不说,如此何可复忍!卿父谏议,自平安也。虽然,牢狱之中,非养亲之处,且又官家亦不能久为人养老也。
                


                IP属地:上海8楼2010-06-05 14:37
                回复
                  广告
                  立即查看
                  《报蒯越书》  
                  《答朱灵书(一作手书答朱灵)》  
                  《报杨阜书(一作杨阜让爵报)》  
                  《报刘廙书(一作报刘廙)》  
                  《答袁绍书(—作答袁绍)》
                  《报蒯越书》
                        越临终与太祖书,托以门户,太祖报之。
                        死者反生,生者不愧。孤少所举,行之多矣。魂而有灵,亦将闻孤此言也。
                  《答朱灵书(一作手书答朱灵)》
                        太祖平冀州,遣灵守许、南,戒之曰:“冀州新兵,意尚怏怏,卿名先有威严,须以道宽之,不然,即有变。”灵至阳翟,程昂等果反,即斩昂,以状闻太祖。手书答之。
                        兵中所以为危险者,外对敌国,内有奸谋不测之变。昔邓禹中分光武军西行,而有宗歆、冯愔之难,后将二十四骑还洛阳。禹岂以是减损哉!来书恳恻,多引咎过,未必如所云也。
                  《报杨阜书(一作杨阜让爵报)》
                        阜为凉州别驾,马超攻冀,害刺史韦康,阜有报超之志,未得其便。阜外兄姜叙屯历城,阜因过历,候叙母说康,被害。叙母慨然,敕从阜讨超。超袭历城,得叙母,母骂而死。超南奔张鲁,陇右平,太祖封阜关内侯。
                        君与群贤共建大功,西土之人,以为美谈。子贡辞赏,仲尼谓之止善,君其剖心以顺国命。姜叙之母,劝叙早发,明智乃尔,虽杨敞之妻,益不过此。贤哉贤哉!良史纪录,必不坠于地矣。
                  《报刘廙书(一作报刘廙)》
                        非但君当知臣,臣亦当知君。今欲使吾坐行西伯之德,恐非其人也。
                  《答袁绍书(—作答袁绍)》
                        董卓之罪,暴于四海。吾等合大众,兴义兵,而远近莫不响应,此以义动故也。今幼主微弱,制于奸臣,未有昌邑亡国之衅,而一旦改易,天下其孰安之?诸君北面,我自西向。


                  IP属地:上海9楼2010-06-05 14:37
                  回复
                    《蒿里行》是挽歌,属汉乐府《相和歌•相和曲》,古辞现存。曹操此作是以古题来叙述汉末的一段史实。初平元年(190)春, 关东各州郡起兵讨伐董卓,公推势大兵强的渤海太守袁绍为盟主。董卓纵火焚烧洛阳,挟持献帝迁都长安,形势本来对义军很有利,但是袁绍等人都各怀野心,观望不前,甚至相互火并,以扩大自己的势力。袁绍的从弟袁术在淮南寿春自称帝号,袁绍也忙着“铸金银印”,阴谋另立天子。曹操在诗中对袁绍、衰术等人以讨伐董卓为幌子,行南面称孤之实的卑劣行径作了尖锐的讽刺 和无情的批判。诗人还揭示了长期战乱给人民带来的巨大灾难,流露出伤时悯乱的沉痛感情。这首诗叙事简洁,层次分明,感情充沛,格调沉郁。清代沈德潜说曹操诗“沉雄俊爽,时露霸气” (《古诗源》卷五)。此语不虚。(韦凤娟)
                    


                    IP属地:上海13楼2010-06-05 14:38
                    回复
                      《步出夏门行四首》
                            云行雨步,超越九江之皋。临观异同,心意怀犹豫,不知当复何从。经过至我碣石,心惆怅我东海。(云行至此为艳。)
                      [其一]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幸甚至哉,歌以咏志。(一解。波一作涛。右观沧海。)
                      [其二]
                            孟冬十月,北风徘徊,天气肃清,繁霜霏霏。鹍鸡晨鸣,鸿雁南飞。鸷鸟潜藏,熊罴窟栖。钱镈停置,农收积场。逆旅整设,以通商贾。幸甚至哉,歌以咏志。(二解。右冬十月)
                      [其三]
                            乡土不同,河朔隆寒。流澌浮漂,舟船行难。锥不入地,苇籁深奥。水竭不流,冰坚可蹈。士隐老贫,勇侠轻非。心常叹怨,戚戚多悲。幸甚至哉,歌以咏志。(三解。右(上)[土]不同)
                      [其四]
                            神龟虽寿,犹有竞时。腾蛇乘雾,终为土灰。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盈缩之期,不但在天。养怡之福,可得永年。幸甚至哉,歌以咏志。(怡一作姑。右龟虽寿。)
                        
                            其一又称《陇西行》,属《相和歌.瑟调曲》。建安十二年(2O7)曹操北征乌桓时所作。此是第一章。明人钟惺在《古诗》中说:“《观沧海》直写其胸中眼中,一段笼盖吞吐气象”,道出了此诗的特点。全诗气势磅礴,意境壮阔,透出一股叱咤风云,吞吐宇宙的豪情壮志,写画出一位杰出政治家的胸襟气魄。(韦凤娟)
                      


                      IP属地:上海18楼2010-06-05 14:41
                      回复
                        《谣俗词》
                              瓮中无斗储,发箧无尺缯。友来从我贷,不知所以应。
                        《董卓歌词》
                              德行不亏缺,变故自难常。郑康成行酒,伏地气绝;郭景图命尽于园桑。
                        -------------------------------------------------------------------
                        书、乐府篇 完


                        IP属地:上海19楼2010-06-05 14:42
                        回复
                          “令”目录:
                          《春祠令》  
                          《述志令(一作让县自明本志令)》  
                          《军谯令》  
                          《严败军令(—作败军令)》  
                          《重功德令(一作论吏士行能令)》
                          《建学令(一作修学令)》  
                          《求贤令》  
                          《举士令(一作敕有司取士毋废偏短令)》  
                          《选举令》  
                          《选令》
                          《选令》  
                          《求逸才令(一作举贤勿拘品行令)》  
                          《求直言令(—作求言令)》  
                          《封功臣令》  
                          《分给诸将令(一作分租与诸将掾属令)》
                          《掾属进得失令》  
                          《效力令(一作清时令)》  
                          《让礼令(—作礼让今)》  
                          《抑兼并令(—作收田租令)》  
                          《禁比周令(一作整齐风俗令)》
                          《存恤令(一作存恤从军吏士家室令)》  
                          《给贷令(一作赡给灾民令)》  
                          《慎刑令(一作选军中典狱令)》  
                          《禁绝火令(—作明罚令)》  
                          《禁鲜饰令(—作内诫令)》
                          《百辟刀令(一作入内诫令)》  
                          《修卢植坟墓令(一作告涿郡太守令)》  
                          《褒泰山太守吕虔令(一作举泰山太守吕虔茂才令)》  
                          《表封田畴令(一作爵封田畴令)》  
                          《下田畴让封令(一作听田畴谢封令)》
                          《与张范令(一作为张范下令)》  
                          《徐晃假节令(一作假徐晃节令)》  
                          《劳徐晃令》  
                          《下州郡美杜畿令(—作下州郡)》  
                          《赐杜畿令(一作以杜畿为尚书仍镇河东令)》
                          《与辛毗令(一作使辛毗曹休参治下辨令)》  
                          《与邴原令(一作转邴原五官长史令)》  
                          《辟王必令(一作敕王必领长史令)》  
                          《拜高柔为理曹掾令(—作以高柔为理曹掾令)》  
                          《下诸侯长史令(—作又下诸侯长史令)》
                          《诸儿令》    《列孔融罪状令(一作宣示孔融罪状令)》  
                          《丁幼阳令(一作追称丁幼阳令)》  
                          《表青州刺史刘琮令(一作表刘琮令)》  
                          《寿陵令(—作终令)》
                          《遗令》  
                          《蠲河北租赋令》  
                          《更始令(一作赦袁氏同恶及禁复仇厚葬令)》  
                          《让九锡令》  
                          《遣使令(一作选举令)》
                          《褒赏令》  
                          《军策令》  
                          《又》  
                          《又》  
                          《鼓吹令》
                          《论将令》  
                          《设官令(一作入选举令)》  
                          《赐夏侯惇伎乐名倡令》  
                          《褒夏侯渊令(一作夏侯渊平陇右令)》  
                          《论功行封二荀令(—作下令大论功行封)》
                          《称荀攸令(一作悼荀攸下令)》  
                          《又令》  
                          《诛崔琰令(一作赐死崔琰令)》  
                          《省西曹令(一作止省东曹令)》  
                          《徐奕为中尉手令(—作以徐奕为中尉令)》
                          《诸子选官属令(一作高选诸子掾属令)》  
                          《蒋济为扬州别驾令(—作以蒋济为扬州别驾今)》  
                          《蒋济为丞相西曹属令(一作辟蒋济为丞相主簿西曹属令)》  
                          《枣祗子处中封爵令(一作加枣祗于处中封爵并祀祗令)》  
                          《褒杜畿令》
                          《原刘廙令》  
                          《议复肉刑令陈群(—作议复肉刑令)》  
                          《禁用诽谤令(一作为徐宣议陈矫下令)》  
                          《报和洽论毛玠令(一作与和洽辩毛玠谤毁令)》  
                          《杜袭为留府长史令》
                          《内诫令》  
                          《又》  
                          《临淄侯曹植犯禁令(—作曹植私出开司马门下令)》  
                          《遗命诸子[令](—作遗令)》  
                          《与卫臻令(一作辩卫臻不同朱越谋反论)》


                          IP属地:上海20楼2010-06-05 14:43
                          回复
                            以下是细化整理
                            《春祠令》  
                            《述志令(一作让县自明本志令)》  
                            《军谯令》  
                            《严败军令(—作败军令)》  
                            《重功德令(一作论吏士行能令)》
                            《春祠令》
                                  议者以为祠庙上殿当解履。吾受锡命,带剑不解履上殿,今有事于庙而解履,是尊先公而替王命,敬父祖而简君主,故吾不敢解履上殿也。又临祭就洗,以手拟水而不盥。夫盥以洁为敬,未闻拟(向)[而]不盥之礼,且“祭神而神在”,故吾亲受水而盥也。又降神礼讫,下阶就幕而立,须奏乐毕竟,似若不衎烈祖,迟祭不速讫也,故吾坐俟乐阕送神乃起也。受胙纳(神)[袖],以授侍中,此为敬恭不终实也,古者亲执祭事,故吾亲纳于(神)[袖],终抱而归也。仲尼曰:“虽违众,吾从下”,诚哉斯言也。
                            


                            IP属地:上海21楼2010-06-05 14:43
                            回复
                              广告
                              立即查看
                              《军谯令》
                                    吾起义兵,为天下除暴乱。旧土人民死丧略尽,国中终日行,不见所识,使吾凄怆伤怀。其举义兵已来,将士绝无后者。求其亲戚以后之,授土田,官给耕牛,置学师以教之。为存者立庙,使祀其先人。魂而有灵,吾百年之后何恨哉!
                              《严败军令(—作败军令)》
                                    《司马法》:“将军死绥。”故赵括之母,乞不坐括。是古之将者,军破于外,而家受罪于内也。自命将征行,但赏功而不罚罪,非国典也。其令诸将出征,败军者抵罪,失利者免官爵。
                              《重功德令(一作论吏士行能令)》
                              议者或以军吏虽有功能,德行不足堪任郡国之选,所谓“可与适道,未可与权”。管仲曰:“使贤者食于能则上尊,斗士食于功则卒轻于死,二者设于国则天下治。”未闻无能之人,不斗之士,并受禄赏,而可以立功兴国者也。故明君不官无功之臣,木赏不战之士;治平尚德行,有事赏功能。论者之言,一似管窥虎欤!
                              


                              IP属地:上海24楼2010-06-05 14:44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