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课程介绍。主要课程有:传播学概论、新闻采访与写作、新闻学概论、摄影与摄像、数字媒体技术、媒体数据挖掘与分析、新媒体运营、短视频创作、跨文化传播、网络与新媒体概论、媒介政策与法规等、媒介经营与管理。
2. 师资力量。教师队伍为山东省特色教学团队,其中山东省教学名师1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专家1人,教授副教授16人,博士和硕士学位以上的教师占90%。现有山东省重点实验室1个,山东省农业传播和农村发展研究中心1个,山东省农业科技传播工程研究中心1个,山东省高等学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省“十二五”高校人文社科基地1个,配备演播厅、非线性编辑、影视特效等全省最先进的实验室10余个,总资产2000余万。
3. 男女比例。一个班大概有30多人,男女比例大概为1:2。
4. 专业方向。具有国际视野和较强的创新能力,掌握新闻传播学科的基础理论知识、政策法规和全媒体传播知识与技能,能够在新闻媒体、政府机构、科研院所、文化传媒公司等企事业单位从事新闻舆论与宣传工作的应用型高级人才。
5. 主要成果。近五年教师主持省部级以上项目10余项,在研经费239万元,获山东省社科进步二等奖1项,三等奖3项,山东省软科学一等奖1项,在核心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158篇,出版学术专著8部。学生在全国ITAT大赛中获二等奖1项,省级各类艺术大赛中获奖32项。
6. 证书考试。没有硬性要求,可以自己去考以后对自己有帮助的证书,比如英语四六级、计算机二级等。
7. 就业前景。毕业生主要进入各级各类政府宣传部门、电视台、媒体机构、互联网公司、大型国企、广告影视公司等企事业单位,从事舆论宣传、舆情疏导、文案策划、全媒体内容生产等工作。也有进入中国传媒大学、上海大学、暨南大学等重点高校攻读硕士学位。
2. 师资力量。教师队伍为山东省特色教学团队,其中山东省教学名师1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专家1人,教授副教授16人,博士和硕士学位以上的教师占90%。现有山东省重点实验室1个,山东省农业传播和农村发展研究中心1个,山东省农业科技传播工程研究中心1个,山东省高等学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省“十二五”高校人文社科基地1个,配备演播厅、非线性编辑、影视特效等全省最先进的实验室10余个,总资产2000余万。
3. 男女比例。一个班大概有30多人,男女比例大概为1:2。
4. 专业方向。具有国际视野和较强的创新能力,掌握新闻传播学科的基础理论知识、政策法规和全媒体传播知识与技能,能够在新闻媒体、政府机构、科研院所、文化传媒公司等企事业单位从事新闻舆论与宣传工作的应用型高级人才。
5. 主要成果。近五年教师主持省部级以上项目10余项,在研经费239万元,获山东省社科进步二等奖1项,三等奖3项,山东省软科学一等奖1项,在核心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158篇,出版学术专著8部。学生在全国ITAT大赛中获二等奖1项,省级各类艺术大赛中获奖32项。
6. 证书考试。没有硬性要求,可以自己去考以后对自己有帮助的证书,比如英语四六级、计算机二级等。
7. 就业前景。毕业生主要进入各级各类政府宣传部门、电视台、媒体机构、互联网公司、大型国企、广告影视公司等企事业单位,从事舆论宣传、舆情疏导、文案策划、全媒体内容生产等工作。也有进入中国传媒大学、上海大学、暨南大学等重点高校攻读硕士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