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徐州吧 关注:21贴子:1,226
  • 13回复贴,共1

夏商周断代工程:枣庄是中国唯一能拿出黄帝-夏-商历史的城市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夏商周断代工程:想找出“黄帝故里,黄帝城,黄帝陵”夏商周,以及中国5000年的文明源头没有想象的那么难。
=========================================================================














IP属地:山东1楼2022-06-21 18:59回复








    IP属地:山东2楼2022-06-21 19:16
    回复
      2025-05-19 05:25:29
      广告
      古籍记载殷墟是从山东曲阜 奄(实乃枣庄薛国 奄)搬迁至殷墟(俗称盘庚迁殷)。殷墟基本上锁定是商朝国都薛国奄的贵族墓葬与祭祀坑,因为安阳周边没有方国存在,商都不可能设在人烟稀少的地区。
      夏商周断代工程组组长李学勤早就说过曲阜连商朝的地层都没有,史书中的商朝国都“奄”就是薛国前掌大遗址。
      河南安阳的历史形成一览。与枣庄市的安阳故城一览。




      IP属地:山东3楼2022-06-21 19:22
      回复
        夏商在枣庄市(古徐州.首府薛国)的证据。
        左丘明《左传》载:薛之皇祖,奚仲居薛以为夏车正(说明夏朝就在枣庄区域)《左传》又载:奚仲迁于邳,钟虺居薛,以为汤左相(说明商朝还在此地)推翻夏朝后,钟虺发布了著名的“钟虺之郜”说明了推翻夏朝的原因。夏商皆在枣庄
        枣庄薛国周边以“夏”命名的地方很多,薛国城内有夏村,薛国东南5公里有夏庄乡(今薛城区陶庄镇,也是奚仲故里),薛国南10公里有夏镇(今微山县城南)…
        还有古籍记载夏朝有条由东向西流淌的河流,这条河流正是枣庄蟠龙河,流经枣庄中心城区,串联薛河。


        IP属地:山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5楼2022-06-23 09:10
        回复
          证明夏朝存在于枣庄市(古徐州)的古籍篇章一览。
          证据一:左丘明《左传》载:薛之皇族奚仲居薛,以为夏车正"。奚仲迁于邳,仲虺居薛,以为汤左相。从此古籍文字中即可看出夏朝就是指枣庄市以薛国为中心的区域,此时的古国数量不超5个,形成夏朝版图。直至商朝商都一直在薛国,商朝中晚期薛国(奄)的范围开始扩大,商朝晚期薛国(奄)管辖的附属国数量已超10个以上,除了本地区的几个古国外,还包含安阳殷墟,驻马店挚国,胶东莱国以及吴越楚等国,形成商朝版图。
          证据二:左丘明《左传》僖公十五年(前645年)【经】十有五年春王正月,公如齐。楚人伐徐。徐即诸夏故也。三月,公会齐侯、宋公、陈侯、卫候、郑伯、许男、曹伯盟于牡丘,遂次于匡。公孙敖帅师及诸侯之大夫救徐。冬,宋人伐曹。楚人败徐于娄林。
          证据三:哀公二十年(前480)【传】二十年春,吴公子庆忌骤谏吴子,曰:“不改,必亡。”弗听。出居于艾,遂适楚。闻越将伐吴,冬,请归平越,遂归。欲除不忠者以说于越,吴人杀之。十一月,越围吴。赵孟降于丧食。楚隆曰:“三年之丧,亲昵之极也。主又降之,无乃有故乎!”赵孟曰:“黄池之役,先主与吴王有质,曰:‘好恶同之。’今越围吴,嗣子不废旧业而敌之,非晋之所能及也,吾是以为降。”楚隆曰:“若使吴王知之,若何?”赵孟曰:“可乎?”隆曰:“请尝之。”乃往。先造于越军,曰:“吴犯间上国多矣,闻君亲讨焉,诸夏之人莫不欣喜,唯恐君志之不从。
          证据四:[墨子.非命上]钟虺告曰:我闻于夏人矫天命,布命于下。帝伐之恶,龚丧厥师。
          证据五:《左传》僖公二十一年记载的“任、宿、须句、颛臾,风姓也。实司大皞与有济之祀,以服事诸夏。邾人灭须句,须句子来奔,因成风也。此处”说明位于徐(薛国)的任、宿、须句、颛臾已属于“服事诸夏”的夏朝非中心国家。华夏与诸夏,对于周朝众多的诸侯国来说,只相当一个并不大的诸侯国的面积,这在春秋战国时期对华夏与诸夏的描述中,可略见一斑。
          证据六:《左传》襄公十三年【传】十三年秋,楚共王卒。子囊谋谥。大夫曰:“君有命矣。”子囊曰:“君命以共,若之何毁之?赫赫楚国,而君临之,抚有蛮夷,奄征南海,以属诸夏,而知其过,可不谓共乎?请谥之‘共’。” 蛮夷、南海、诸夏都成为楚国新征服国土的一部分,是楚共王一生的功绩。《左传》襄公二十六年“郑于是不敢南面。楚失华夏,则析公之为也。
          以上古籍内容再次印证记述了夏朝地区在楚国版图中得而复失的过程,说明夏朝地区只是楚国的一小部分,而且一直处于诸侯国的争夺地区。从以上《左传》的记述中,夏朝就是指的枣庄地区。
          证据七:历史典故:薛滕争长(也证明了夏朝的存在)。春秋·鲁·左丘明《左传·隐公十一年》:“十一年春,滕侯、薛侯来朝,争长。注释:公元前712年,也就是周桓王八年(鲁隐公十一年),滕侯与薛侯同时到鲁国去朝贡,在鲁国宫殿上,二人为争座次先后而争吵起来。薛侯说:“我们薛国与周文王有姻亲(薛国任成之女太任是西周的奠基者周文王姬昌的亲娘),当年武王先封薛为侯,并且我们在夏朝就已经立国,我应当坐首席。滕侯说:我滕国与周王室同姓同宗,是周王的卜正之职,而你薛国是王朝之外的庶姓,我怎么可以在你的后面呢?我应当坐首席。”鲁隐公见滕、薛二侯争执不下,急忙派大臣羽父出面调停,并转达隐公的意见来劝说薛侯。羽父婉转地说:“君与滕君争长,让你受屈辱了,都是因为寡君所造成的。《周谚》有言:‘山有木,工则度之;宾有礼,主则择之’。如按照周朝的盟会约定,异姓为后。寡君假若以薛国为长,那就违背了周王的礼制。当下寡君不能违背周礼,只能以滕为长。今天真的委屈你了。”薛侯听罢羽父一席话,感觉鲁隐公也有难处,只好委曲求全,答应让滕侯为长,坐首席。于是在鲁国宫殿的朝贡仪式上,滕侯与薛侯言归于好,以滕为长坐定。
          ————————————————————
          注解:《左传》记载“楚人伐徐,徐即诸夏故也,得知古徐州就是夏朝的故地,今枣庄市全境(古徐州的首府薛国)。吴犯间上国多矣,闻君亲讨焉,诸夏之人莫不欣喜”,我们可以得出一个基本结论:徐国(薛国)地域是夏朝的故地,是夏朝的中心区域;徐(薛国)被吴国所灭32年后,徐人即诸夏人民,听到越国讨伐吴国,诸夏之人莫不欣喜,欢欣鼓舞,进一步明确了徐(薛国)地域的人民为夏朝的遗民。
          对于“徐即诸夏故也”,不同立场的人会有不同的理解,一者理解为徐(薛国)是夏朝的故人;二者认为徐(薛国)是夏朝时的故国;三者认为公元前645年时,夏朝国都已在徐(薛国)的统治地区,徐(薛国)地区是夏朝的中心区域。在没有得到最后确认前,三者都有一定道理,而第三种观点却可以为我们寻找夏朝国都提供有力的线索,而且可以得到其他线索记载的有效证明,“诸夏之人莫不欣喜”更是直接印证了被吴国吞并的徐(薛国)人民就是夏朝后裔的人民。


          IP属地:山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6楼2022-06-23 09:10
          收起回复
            专家一致论断:左丘明不撰《左传》,孔子不撰《春秋》,春秋之前的历史还是一片空白。而孔子《春秋》一书来源于东方君子之国《小邾国春秋》(后期失传,被鲁国灭迹)小邾国是孔子的老师。孔子先祖是殷纣王的同胞兄弟、宋国始祖“微子”、微子是枣庄市微山岛人(死后葬于微山岛)、孔子的母亲是枣庄人(小邾国颜氏),国史鼻祖左丘明的故国是东方君子之国“小邾国”人。
            汉朝司马迁的《史记》距离枣庄的古籍作者已经晚了几百年,史记只是一个搬运工,修改者(把黄帝陵搬迁到陕西,也属于传承先祖文化,但是河南抢夺黄帝故里就大逆不道了,不可容忍。


            IP属地:山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7楼2022-06-23 09:39
            回复
              我们知道,夏商周断代工程组组长,先秦理事会会长,清华大学教授李学勤先生的一个著名口号是“走出疑古时代”,围绕这个口号,他提出了“重新估价中国古代文明”、“对中国古书的第二次反思”、“重写中国学术史”等相关命题。


              IP属地:山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9楼2022-06-23 09:51
              回复
                李学勤--“重新估价中国古代文明。
                李学勤提出重新估价中国古代文明”“对古书的第二次反思”、“重写学术史”等相关命题,他说把文献研究和考古研究结合起来,将能开拓出古代历史、文化研究的新局面,对整个中国古代文明作出重新估价。注;炎黄(含伏羲女娲文化)至夏商周春秋时期的历史古籍只能以春秋之前的正史古籍作者为主,而不是野史。
                李学勤致力于汉朝之前的文化研究,这正是一部以枣庄市古徐州(薛国)为起源的中国5000年文明演变史。
                李学勤,男,北京人,清华大学出土文献研究与保护中心主任教授。主持“清华简”的整理研究工作。致力于汉以前的历史文化研究,将传世文献与考古学、出土文献研究成果相结合,在甲骨学、青铜器、战国文字、简帛学,以及与其相关的历史文化研究等众多领域,均有卓越建树,曾任夏商周断代工程专家组组长、首席科学家,中国先秦史学会理事长,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历史评议组组长,2013年获首届汉语人文学术写作终身成就奖。2014年9月获得首届“全球华人国学奖终身成就奖”。
                从当前考古界,史学界考查的证据来看,中国已经到了大一统编制正规历史文化的时候了,重写学术史,让中国5000年的文明史真正不再受世界的质疑。秦汉时期的野史作者再去编辑春秋之前的正史都是荒诞的。春秋之前的历史必须是春秋时期几个重要的作者为主(春秋之前的古籍作者全部是枣庄人)
                找出主线,中国上古文明学术史从枣庄古徐州地区炎黄(含伏羲女娲)开始编制,进入夏朝初期以奚仲为为主线进行编制,进入商朝初期以钟虺(推翻夏朝发表的钟虺之郜)到任畛复国于薛(武王克商)为主线进行编制,再接入西周的历史。而不是让陕西的历史压制枣庄古徐州的上古历史。注:没有伏羲女娲以及炎黄文化中国就达不到5000年文明史。


                IP属地:山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10楼2022-07-21 11:47
                回复
                  2025-05-19 05:19:29
                  广告
                  夏朝初期,薛之皇祖“奚仲造车”对人类做出了巨大贡献,创造的财富不可估量,对后世影响深远,为商朝利用车马对外扩张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奚仲的功绩无人能比。古籍记载中的夏朝只有“奚仲造车”没有“大禹治水”。汉朝之前只有一州,那就是枣庄市古徐州(首府薛国)当时辖战国七雄中的六雄之地,这就是中国最真实的上古文明史,寻找夏商周历史,枣庄市是唯一的地方,没有之一,不以枣庄市为研究对象的夏商周断代工程都是故意装瞎,耍流氓。


                  IP属地:山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11楼2022-07-21 11:48
                  回复
                    西周的奠基者周文王姬昌是枣庄市商都薛国.奄任成之女(大任)的亲儿子(贵族联姻),商朝到西周属于左手倒右手,都属于自家人。
                    ———————————————
                    《诗经·大明》载:挚仲氏任,自彼殷商,来嫁于周,曰嫔于京。乃及王季,维德之行。太任有身,生此文王)。武王伐纣后,周武王封其太外公(任)成的后裔任畛复国于薛。
                    ————————————————
                    在陕西宝鸡历史博物馆馆藏的西周地图中,山东省境内只标注了薛国,鲁国,齐国。知道为什么吗?因为薛国是商朝国都奄的驻地,武王克商后周天子设齐鲁以遏东夷(商都薛国),薛国就是商朝时期的最高权利中心。


                    IP属地:山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12楼2022-07-21 11:49
                    回复
                      中央电视台专题报道——中华民族的形成和发展的缩影《薛国一,薛国二》,国家已经给出了明确的答案,古徐州首府《薛国.奄》区域就是中华民族5000年文明之源,中国真正的考古专家与历史学家都知道,除非那些地域砖家为了政治利益与个人利益做违心的事情。
                      枣庄市岗上遗址(是大汶口文化最早的发现地,本应命岗上文化遗址,最后鬼使神差命名大汶口文化遗址,这是一大遗憾,否则北辛文化遗址与岗上文化遗址(大汶口文化)以及殷商文化同属于枣庄境内,,这对追溯炎黄至夏商历史更具可信度,追溯中华文明之源更具真实性。


                      IP属地:山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14楼2022-07-21 11:51
                      回复
                        陕西“秦人”实际上是认可枣庄市“古徐州”这个祖先所在地的。不然也不会把黄帝陵偷到陕西(没有把黄帝故里和黄帝城也偷过来),秦汉时期中国政治中心自薛国转移至西部,枣庄市古徐州首府薛国(奄)区域的炎黄至夏商历史就被秦始皇焚书坑儒灭迹了,掩藏了炎黄至夏商历史,独尊儒术,但是他们还没有忘祖,所以把黄帝陵偷到陕西桥山来祭祖寻根。但是最近几十年河南人跳出来加入争抢黄帝故里的行动,就是对中国文明的亵渎,对中国5000文明史严重的不负责任。
                        枣庄市(古徐州)的文明史比其它地区早1500年以上,不在一个层次上,春秋之前的历史都是枣庄人写的,你们西部人还有什么资本来与枣庄争?枣庄本地的古人记录了本地区(古徐州区域)的古国发展过程,书写了中国最早的国史,在商朝晚期向外扩张的过程中把始祖文化也传播到各地(清华简考古证实西周,秦国,吴越楚,河南殷墟,挚国,胶东莱国等国先祖均来自枣庄商奄薛国区域。


                        IP属地:山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15楼2022-07-21 14:26
                        回复


                          IP属地:山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17楼2024-04-16 20:36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