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临江门医院吧 关注:8贴子:50
  • 0回复贴,共1

边缘型人格障碍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边缘性人格障碍(Borderline personality disorder,BPD),基本特征是一种人际关系、自我形象和情感的不稳定以及显著冲动的普遍模式,起始不晚于成年早期,存在于各种背景下。
边缘性人格障碍的成因仍在调查研究中,病因与病理机制可能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生物学因素
BPD的生物学因素包括遗传特征,一些研究双胞胎和家庭的学者认为人格障碍会遗传,尤其是边缘性人格障碍的情感不稳定性和冲动行为等具有遗传性 。关于BPD遗传性的行为遗传学研究使用最多的研究方法是双生子研究。有研究表明,同卵双生子中同患BPD的概率是35%,异卵双生子中同患BPD的概率是7%,这表明了BPD有很强的基因成分和遗传基础 。
家庭因素
不利于适应的童年环境,比如,被父母批评、目击家庭暴力、情绪和身体需要受到忽视以及有关性的、情绪的、身体方面的虐待,在很长时间以来就已经被视为BPD的重要致病因素。另外,由抚育者导致的其他创伤事件、亲子沟通不良、家庭功能不全、教养方式不当、与父母分离或父母缺失以及父母本身有人格问题等也是BPD患病的风险因素 。
边缘性特征或障碍的病因机制既有心理社会因素的影响,又有神经化学递质和神经系统结构及功能的作用,但是目前没有证据证明哪一种因素是占主导的影响因素,也无法确定明确的因果关系 [2] 。
脑病理学
边缘型人格障碍患者神经影像学研究结果显示:(脑)结构功能不良。MRI研究发现边缘型人格障碍患者海马体和杏仁核容积减低,或者仅杏仁核容积减低 。


IP属地:重庆1楼2022-06-15 10:25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