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恐吧 关注:213,617贴子:3,635,484

回复:记录日常生活中的吐槽和碎碎念…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是我搜错标签了吗|・ω・`)捏妈又冷圈了好不容易因为玩ys后一直泡在热圈每天粮都吃不完,这下又重回北极圈选手了,果然这种比较正统的嗑男女主一对在当下而言太土鳖了(emmm算了本来看电锯人就不是找cp嗑的,其实也没什么,而且铁be


IP属地:上海来自Android客户端649楼2023-01-11 01:14
回复
    新一话大电老师怎么这么正经,居然不是想来一发,这是算成长了吗


    IP属地:上海来自Android客户端650楼2023-01-11 01:16
    回复
      想想基本功还是太差了,不如多临摹临摹别人的靠谱


      IP属地:上海来自Android客户端651楼2023-01-13 03:13
      回复
        我超wb贼恐怖,我不玩wb只是有时候会去超话找乐子。今天看到一个关于代入问题的,这个评论底下全都是说玩家是旅行者不等于空/荧,不能搞代入,代入你就是乙解滚去玩乙女游戏逆天,真的震惊我的是所有评论都是这个意思


        IP属地:上海来自Android客户端652楼2023-01-13 04:26
        回复


          IP属地:上海来自Android客户端653楼2023-01-13 04:26
          回复
            太离谱了。首先又不是只有乙女游戏才能代入,正常一般向游戏不能代入?其次我第一次知道原来有旅行者和荧是独立的两个角色,诶你妈你就说剧情里角色喊的是不是同一个模型吧。再者,玩家代不代入是他自己的玩法有什么好指手画脚的,二次元小警察管别人怎么玩。还有就是好像代入党比较低人一等,会被骂“乙解”“看看医生看看现实不要把情感和精神全寄托在一个游戏和游戏角色里”,呃呃呃不懂得理解尊重同时只活在自我世界凭空幻想的xxn


            IP属地:上海来自Android客户端654楼2023-01-13 04:39
            回复
              我也不是代入党,原神过剧情的时候我都是疯狂点点点,除非有我喜欢的角色。要说代入只是可以同时接受荧的粮和乙女向的粮,根本不care有什么区别,当然作者介意的话肯定不会在评论底下跳脸


              IP属地:上海来自Android客户端655楼2023-01-13 04:42
              回复
                我懂了我懂了,她们都是高贵的现充,不会理解说某些角色ml、喊角色老公/老婆的恶臭死肥宅们的然而二游的玩家基底不就是这群人吗,该闭嘴的是这帮成天出警代入问题的xxn


                IP属地:上海来自Android客户端656楼2023-01-13 04:49
                回复
                  看到b站两个经常发散兵电的老师今天因为魈pv“出轨”(开玩笑),我意识到自己已经是个单推人了…以前也对着同学号里的魈发过电,但现在没感觉了,应该是被某些人恶心到了。气死我了那个同学现在又退坑去玩偶像梦幻祭,md好不容易有个现实能聊的


                  IP属地:上海来自Android客户端657楼2023-01-13 14:44
                  回复
                    我也没想到可以有个猫猫可以玩这么起劲,摄影作品《散兵大人与我》








                    IP属地:上海来自Android客户端658楼2023-01-14 04:02
                    回复
                      人在网上比现实中更封闭。极化,说的是个人一开始有某个倾向,却在和别人讨论后向着这一倾向继续发展,最终变得极端的现象。网络诞生之初,人们觉得网络可以缓解极化:毕竟当你听到不一样的声音,你更可能保持中立。但事实却相反:一项调查发现,人们在网上走向极端的可能性是现实中的两倍,一些在平常交流时极少听到的咒骂,在网上随便就能刷到。而事与愿违的原因之一,是网络算法对信息的过滤。我们期待在网上看到新鲜的内容,结果却被算法不断投喂的相似信息。算法只允许相似的信息进入视线,将不同的观点挡在门外,我们不断获得证据强化已有的立场,因此在既定的倾向上越跑越远。而更多时候,极化背后是利益群体对话语权的争夺。而不同立场背后,是不同利益群体的明争暗斗。Ta们都想吸引更多流量,让符合自身利益的言论传播得更远。而极端的声音因为它简单清晰,需要的认知成本少,成了它们聚集人群的工具。我们也为了满足自己的心理需求,主动选择极化。最直接的需求是缓解认知失调。
                      我们听到和自己态度不一致的观点时会感到紧张、焦虑,这就是认知失调。为了缓解这种感受,我们往往倾向于只和观点相似的人交流,而这会让我们走向极端——因为肯定不会遭到质疑,我们在发言时不再深思熟虑,而是越来越坚信自己信奉的一定是对的,更难容忍不同的声音。而更重要的是,我们会为了获得归属感走向极端。拥有“同样的声音”正在取代地缘、家族,成为维系人际关系的纽带。也就是说,我们很可能为了维系这个纽带,举起极端的大旗。如何保护自己不受极化的伤害
                      最直接的方法是不听、不看、不理会。
                      因为只要我们参与了骂战,我们就是在给极端贡献流量。Ta们会踩着我们的肩膀获得更持续的关注,被越来越广泛地听到。但更根本的应对方法,是每个人都能够做出努力,避免成为极化的一员。
                      我们可以一起尝试下面三件事:
                      1. 回归线下的真实互动。
                      真实世界必然有不同:同事的工作方法可能和我不一致,父母说的话我不爱听……
                      被迫处理这些不同时,我们会了解世界真实的样子,而不是被网上同质的声音蒙蔽。我们将对自己所坚持的更谨慎,得以与极端保持距离;
                      2. 培养自身的“交往理性”。
                      我是基于事实还是基于立场进行交流?我有努力营造开放平等的对话吗?我的目的是什么:找出真相?宣泄情绪?还是想赢?当然,随时保持理性很难,但重要的是,你可以培养自己理性、平等、开放交流的意识。
                      3. 去寻找真正有价值的东西,而非满足于快节奏的投喂。避免极化的关键在于,我们究竟将什么看做是有价值的:是满足于非黑即白的口号、投喂到眼前的结论和立场,还是能调动自己的所知所学,对事件进行独立的判断。


                      IP属地:上海来自Android客户端659楼2023-01-15 10:37
                      回复
                        《论如何调节想让互联网某个极端群体集体暴 wang 的心理》


                        IP属地:上海来自Android客户端660楼2023-01-15 10:40
                        收起回复
                          舒服了😇,画点身材好的美少女


                          IP属地:上海来自Android客户端661楼2023-01-15 12:26
                          收起回复
                            两个不同的人在相同的时间回了相同的话,但她们的目的各不相同,一个这两天想找我出去玩,一个等我项目这块分工做成功(组长)


                            IP属地:上海来自Android客户端662楼2023-01-15 23:10
                            回复
                              堂姐家的这只猫猫(面团)真的很可爱,几个月不见又肥了。它真的很安静很乖,不会跳来跳去,毛摸起来也很软很干净(养的十分精致


                              IP属地:上海来自Android客户端664楼2023-01-16 23:34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