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一首诗越趋近一个具体的语境,那么它的意象就越无法替换。古诗之美部分也在于如此。它惜字如金是一面,但它的句法是更为重要的一面。每一个要素都是为了构建最后呈现的效果。“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很难替换一个字。在现代诗里,这成了最麻烦的事,总是会有字词可被替代。
像分子由原子构成,你不能随意替换它,如此就成了别的分子。而在诗里是构成了其他语境。这虽然是过于理想化的看法,但致力做到这是非常重要的。不过,这并非是为了效法古诗。
假设一首诗里要素的关系并不紧密,那么读它的时候就会非常困惑和艰难,因为你需要从脑海里整理它们的关系。而,如果是传统下的意象,因为我们的长期接触,就非常容易接受。但在现代诗中,读者多多少少需要面对些新的东西,那这一脑部活动是少不了的。
可替代性就意味着一个词悬吊在句子上,晃来晃去,读者对这变幻莫测的对象总得三番两次确凿,因为在一首诗句中,它的多张面孔会影响最后的意义。
有人会说,这样诗不就非常陈腐了吗?需要指出的是,诗的更迭在于它的内容的更迭导致了外在的变化,宋词的更丰富的节奏比唐诗更适合婉约。诗的形式是服从于内容的。自由的诗是其内容的自由,但形式仍然遵循它的基本规律,在哪飞天遁地都是受引力的影响的。
在我看来,显而易见的基本情况是:每一个要素的增添都影响了句子和诗的含意。给水里投石子就不可能没有变化。在这一前提下,最终之表达必然要严苛于每一个字词。它是诗的句法。
需要指出的是,我一直有过一个误解,那就是认为意象是语境的“拼块”,事实上这时写来,发现真正起作用的是构建语境的句法。意味着不用写尽,从关系中就能完成最终之表达。(多么慷慨的分享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