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初民的巫术信仰世界中,人们就相信人死后灵魂会变化成动物——最典型的一种情况,就是族人死后,灵魂变化成自己部族所对应的图腾动物,回归祖灵。如中国古代西南少数民族就有虎图腾信仰,他们相信“人死一只虎,虎死一枝花”,要用虎皮包裹尸体火葬,以便人死后灵魂转化为虎。这种灵魂转化情况有时甚至会相当复杂,如在西伯利亚奥罗奇人的信仰世界中,人死后前往冥界的过程中,灵魂要连续不断地变化成铁箭、铁鸭子、铁蠕虫、铁蝴蝶,最后“沿着碳场之路飞往月亮大陆”。不过当然,在普遍的俗信里,人们还是更相信人死后灵魂会变成一些小动物。像不少北方少数民族相信游魂会常变成蜜蜂、蝴蝶、蝇、小蛇、蜘蛛、蚂蚱、蚂蚁等,在一些蒙古族的信仰中,红蜘蛛作为游魂的化身从口鼻出入。在独龙族的信仰中,每当峡谷里飞起的美丽蝴蝶,他们便认为这是女人灵魂的化身即将成年之女子的面部也要纹出永不消褪的蝴蝶纹。而中美洲阿兹特克人相信灵魂会托生于蝴蝶和飞鸟,古希腊古罗马民间信仰也赋予离开死人肉体的灵魂以蝴蝶形状,中亚某些民族相信死者能够以夜蝶形象出现。在日本,游魂也被视作蝴蝶和萤火虫之形态。
在汉民族的古代文本中,这种记载也有很多,如《癸辛杂识》即载:“杨昊字明之,娶江氏少艾,连岁得子。明之客死之明日,有蝴蝶大如掌,徊翔于江氏傍,竟日乃去。及闻讣,聚族而哭,其蝶复来绕江氏,饮食起居不置也。盖明之未能割恋于少妻稚子,故化蝶以归尔。李商尝作诗记之曰:‘碧梧翠竹名家儿,今作栩栩蝴蝶飞。山川阻深网罗密,君从何处化飞归。’李铎谏议知凤翔,既卒,有蝴蝶万数自殡所以至府宇,蔽映无下足处。官府吊奠,接武不相辨,挥之不开,践踏成泥。其大者如扇,逾月方散。杨大芳娶谢氏,谢亡未殓,有蝶大如扇,其色紫褐,翩翩自帐中徘徊,飞集窗户间,终日乃去。始信明之之事不诬。余尝作诗悼之云:‘帐中蝶化真成梦,镜里鸾孤枉断肠。吹彻玉箫人不见,世间难觅返魂香。’亦纪实也。”而民间故事《梁祝》里最后梁山伯与祝英台双双化蝶,更是感人肺腑。我了解到,在很多地方俗信中,如果葬礼上出现了蝴蝶,人们就相信那是死者灵魂回来看大家了。有时葬礼上出现蝙蝠,也被认为如此。这种地方俗信案例,不知诸位吧友家乡是否也有呢?
在汉民族的古代文本中,这种记载也有很多,如《癸辛杂识》即载:“杨昊字明之,娶江氏少艾,连岁得子。明之客死之明日,有蝴蝶大如掌,徊翔于江氏傍,竟日乃去。及闻讣,聚族而哭,其蝶复来绕江氏,饮食起居不置也。盖明之未能割恋于少妻稚子,故化蝶以归尔。李商尝作诗记之曰:‘碧梧翠竹名家儿,今作栩栩蝴蝶飞。山川阻深网罗密,君从何处化飞归。’李铎谏议知凤翔,既卒,有蝴蝶万数自殡所以至府宇,蔽映无下足处。官府吊奠,接武不相辨,挥之不开,践踏成泥。其大者如扇,逾月方散。杨大芳娶谢氏,谢亡未殓,有蝶大如扇,其色紫褐,翩翩自帐中徘徊,飞集窗户间,终日乃去。始信明之之事不诬。余尝作诗悼之云:‘帐中蝶化真成梦,镜里鸾孤枉断肠。吹彻玉箫人不见,世间难觅返魂香。’亦纪实也。”而民间故事《梁祝》里最后梁山伯与祝英台双双化蝶,更是感人肺腑。我了解到,在很多地方俗信中,如果葬礼上出现了蝴蝶,人们就相信那是死者灵魂回来看大家了。有时葬礼上出现蝙蝠,也被认为如此。这种地方俗信案例,不知诸位吧友家乡是否也有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