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情况】
在这里先介绍一下我的基本情况,我是天津某二本的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从高考报考开始我就一直想要学习新传方向的相关专业,但是因为被调剂错失了机会。大一的时候又因为高数挂科也没得转专业。从大二开始我就想一直很坚定想要考新传专业。我想说的是,考研是一段很孤独的路程,当在一次又一次在迷茫中怀疑自己的时候,只有真的记得自己为什么要考研,有一个明确的目标,才能在疲惫中劝说自己再坚持一下。所以希望大家考研是有一个目的的,知道自己为什么要考研。不管是想要学习自己感兴趣的专业还是想要去一个自己想要去的学校等等,心里一定要有这样一个坚定的目标。
【专业课】
3-5月:重点——理解概念打好基础
因为是跨考生,所以我大三下学期就开始着手准备考研了。刚开始在择校期间很迷茫,像盲头苍蝇一样瞎买了很多书,乱看。但是后面真正找到状态以及确认院校之后,我发现有这样三本书,是不管什么学校都可以作为一个入门书籍来看的,大部分学校也将这三本书作为参考书。分别是最新版的:郭庆光老师《传播学教程》、李良荣老师《新闻学概论》、彭兰老师《网络传播概论》。所以我觉得如果在择校等选择迷茫的时候,可以先阅读这三本书,读书的时候不仅可以获取知识,也会让你想清楚很多问题的答案。
这三个月作为一个基础打底期,我们先可以不要带着太过于明确的目的去看这三本书。我建议可以先从《传播学教程》或者《新闻学概论》这两本相对基础的书记开始看起,因为《网络传播概论》这本书的阅读是需要一定的理论基础才能有一个更深入的理解的,也是通过学姐学长的解读,学习时可以了解到新传知识就充斥在我们的生活中,有获取新知识的乐趣,也终于不用再死记硬背自己钻牛角尖了,这点特别开心。在预习时,如果遇到一些自己难以理解的概念或者话题,我会先尝试着再看一遍书并进行思考。如果实在搞不明白,可以把这个问题记下来。在听课的时候着重听有关这个概念的讲解。
这段时间最重要的任务就是,对于书上的一些概念、理论一定要留个大概印象,并理解理解理解!这在后面日复一日的背诵中会有很大的帮助。
6-8月:重点——尝试背诵+实务入门
大家都说这段时间是考研期间非常重要的一个转折点,这句话我非常认同。首先第一个,暑假大家回家一定会受到各种各样的诱惑。第二个是经过前三个月的备考,其实我们在一定程度上也进入了一个疲惫期或者说是平淡期。所以,这段时间稳住、保持住心态特别重要。
在这个期间,我给自己主要的任务有两个,一个是背诵,一个是实务。
首先先说说专业课背诵,不管对这个科目是否怀有很浓厚的兴趣,背书都是痛苦的。所以我们一定要有一个这样的心理准备。而且这个痛苦是普遍的,并不是特殊情况。你要知道大家都一样很痛苦,所以谁能够坚持下去真的很重要。
在背诵的时候,我一般将背诵任务按照章节区分成一个一个小块,每天按照计划进行背诵。这样背诵的一个好处是完成任务的时候特别容易有成就感,也由此为自己产生一些动力继续完成接下来的任务。我从五月份开始就有在断断续续地进行背诵,刚开始的时候很容易背完就忘,这是正常的情况,不需要过度紧张。但有一个很重要的是,要及时进行回顾复盘。我会在完成今天的背诵任务之前,先把昨天背诵的先复习一遍。重复是记忆他妈!!
其次是实务部分。因为是跨考,所以在接触实务之前我对实务有一些莫名的紧张和害怕。但是在自己真正实践、下笔写的时候,就会发现其实并没有自己想象的那么难。所以多多动笔,多多思考真的特别重要。只有真的动笔写了,才会知道自己的短处在哪里。另外,在动笔之前,也要养成先把写作思路捋一遍的习惯,而不是想到什么就写什么。经过一次又一次的尝试和努力会看到自己的进步的。
一些写评论的崩溃瞬间
9-11月:重点——稳住心态+练习练习练习!
到了九月,考研大军会加入一批人,也会流失一批人。但要知道这对你来说都没有影响,知道自己在做什么就好啦。9-11月,我每天都在背诵。通常将一天区隔成三个部分,上午(7:30-11:30)单词+新闻史+英语真题阅读;下午(13:30-17:30)传播学+政治学习;晚上(19:00-21:30)新闻学+自由分配。这样搭配学习可以让时刻处于背诵状态的大脑放松一下,可以更加提高学习效率。其实回忆起这段日子,几乎没有什么特别的学习方法,除了一次又一次说服自己坚持。
12月:重点——模拟
考前模拟真的非常非常重要!!我是在三次模拟中慢慢摸索到自己做题的节奏,第一次写题的时候时间仅仅是刚刚足够。第二第三次几乎都多出来30-40分钟左右的时间。加上学长的批改,也让我意识到,我可以更多地把时间花在琢磨出一个更好的答案,而不是仅仅以完成试题为目的。所以模拟考的作用真的非常多,是给自己一个心理准备,也是一个给自己缓冲时间。
在这里先介绍一下我的基本情况,我是天津某二本的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从高考报考开始我就一直想要学习新传方向的相关专业,但是因为被调剂错失了机会。大一的时候又因为高数挂科也没得转专业。从大二开始我就想一直很坚定想要考新传专业。我想说的是,考研是一段很孤独的路程,当在一次又一次在迷茫中怀疑自己的时候,只有真的记得自己为什么要考研,有一个明确的目标,才能在疲惫中劝说自己再坚持一下。所以希望大家考研是有一个目的的,知道自己为什么要考研。不管是想要学习自己感兴趣的专业还是想要去一个自己想要去的学校等等,心里一定要有这样一个坚定的目标。
【专业课】
3-5月:重点——理解概念打好基础
因为是跨考生,所以我大三下学期就开始着手准备考研了。刚开始在择校期间很迷茫,像盲头苍蝇一样瞎买了很多书,乱看。但是后面真正找到状态以及确认院校之后,我发现有这样三本书,是不管什么学校都可以作为一个入门书籍来看的,大部分学校也将这三本书作为参考书。分别是最新版的:郭庆光老师《传播学教程》、李良荣老师《新闻学概论》、彭兰老师《网络传播概论》。所以我觉得如果在择校等选择迷茫的时候,可以先阅读这三本书,读书的时候不仅可以获取知识,也会让你想清楚很多问题的答案。
这三个月作为一个基础打底期,我们先可以不要带着太过于明确的目的去看这三本书。我建议可以先从《传播学教程》或者《新闻学概论》这两本相对基础的书记开始看起,因为《网络传播概论》这本书的阅读是需要一定的理论基础才能有一个更深入的理解的,也是通过学姐学长的解读,学习时可以了解到新传知识就充斥在我们的生活中,有获取新知识的乐趣,也终于不用再死记硬背自己钻牛角尖了,这点特别开心。在预习时,如果遇到一些自己难以理解的概念或者话题,我会先尝试着再看一遍书并进行思考。如果实在搞不明白,可以把这个问题记下来。在听课的时候着重听有关这个概念的讲解。
这段时间最重要的任务就是,对于书上的一些概念、理论一定要留个大概印象,并理解理解理解!这在后面日复一日的背诵中会有很大的帮助。
6-8月:重点——尝试背诵+实务入门
大家都说这段时间是考研期间非常重要的一个转折点,这句话我非常认同。首先第一个,暑假大家回家一定会受到各种各样的诱惑。第二个是经过前三个月的备考,其实我们在一定程度上也进入了一个疲惫期或者说是平淡期。所以,这段时间稳住、保持住心态特别重要。
在这个期间,我给自己主要的任务有两个,一个是背诵,一个是实务。
首先先说说专业课背诵,不管对这个科目是否怀有很浓厚的兴趣,背书都是痛苦的。所以我们一定要有一个这样的心理准备。而且这个痛苦是普遍的,并不是特殊情况。你要知道大家都一样很痛苦,所以谁能够坚持下去真的很重要。
在背诵的时候,我一般将背诵任务按照章节区分成一个一个小块,每天按照计划进行背诵。这样背诵的一个好处是完成任务的时候特别容易有成就感,也由此为自己产生一些动力继续完成接下来的任务。我从五月份开始就有在断断续续地进行背诵,刚开始的时候很容易背完就忘,这是正常的情况,不需要过度紧张。但有一个很重要的是,要及时进行回顾复盘。我会在完成今天的背诵任务之前,先把昨天背诵的先复习一遍。重复是记忆他妈!!
其次是实务部分。因为是跨考,所以在接触实务之前我对实务有一些莫名的紧张和害怕。但是在自己真正实践、下笔写的时候,就会发现其实并没有自己想象的那么难。所以多多动笔,多多思考真的特别重要。只有真的动笔写了,才会知道自己的短处在哪里。另外,在动笔之前,也要养成先把写作思路捋一遍的习惯,而不是想到什么就写什么。经过一次又一次的尝试和努力会看到自己的进步的。
一些写评论的崩溃瞬间
9-11月:重点——稳住心态+练习练习练习!
到了九月,考研大军会加入一批人,也会流失一批人。但要知道这对你来说都没有影响,知道自己在做什么就好啦。9-11月,我每天都在背诵。通常将一天区隔成三个部分,上午(7:30-11:30)单词+新闻史+英语真题阅读;下午(13:30-17:30)传播学+政治学习;晚上(19:00-21:30)新闻学+自由分配。这样搭配学习可以让时刻处于背诵状态的大脑放松一下,可以更加提高学习效率。其实回忆起这段日子,几乎没有什么特别的学习方法,除了一次又一次说服自己坚持。
12月:重点——模拟
考前模拟真的非常非常重要!!我是在三次模拟中慢慢摸索到自己做题的节奏,第一次写题的时候时间仅仅是刚刚足够。第二第三次几乎都多出来30-40分钟左右的时间。加上学长的批改,也让我意识到,我可以更多地把时间花在琢磨出一个更好的答案,而不是仅仅以完成试题为目的。所以模拟考的作用真的非常多,是给自己一个心理准备,也是一个给自己缓冲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