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者好不容易上岸了,然后又通过遴选到地市市直单位,这里就小小的炫一下。看到网上的垃圾真题,我真的是无力吐槽,劝大家买质量高的资料,不要被网上的垃圾真题浪费时间,比如某公某图,根本没有解析只有一篇范文可以说食之无味,弃之可惜。可能有人会说,真题还有垃圾的嘛?做题最重要的就是刷完之后看解析,特别是公文写作,策论文写作,材料分析等,解析部分才是最重要的,实战演练看如何分析好一道题,如何写好一篇策论文,如何得分,解析才是最重要的。我放张图片链接吧,我感觉出版方应该给我推广费我把自己的学习经验和公考,遴选考试经验给大家做个分享吧,希望对大家有帮助,赠人玫瑰,手也有余香😌😌 我对之前的申论写作乃至于遴选文章写作做了四个总结。 1.立意准确,清晰以某年国考经典题,“以水为师”这个话题为例吧。立意准确,那首先要知道以水为师是什么意思,就是“水的特性和蕴含的智慧,对我们做什么事情有什么指导意义”。理解话题的意思,这是立意准确的第一步。再比如某年国考的作文题叫:试谈“有”和“无”。那什么是“有”?什么是“无”呢?这就需要来到第二步,结合材料理解话题。“以水为师”材料中,谈到了水很多的特性和蕴含的智慧,也提到到了城市水系建设、传统文化、“水生态+扶贫”,那我们就要从这些材料中,去找到到底学习水的什么特性?什么智慧?对我们做什么事情?有什么启示?同样,在“有”和“无”这个话题中,我们要从材料中的内容,去理解什么是“有”?什么是“无”?这就是要解决“是什么”的问题。很多人压根不解决这个问题,上来就立意“我们要向水学习”,这就是直接拿话题“以水为师”来立意,没有具体解释“是什么”。立意清晰,有两层意思,一是你的立意观点是说得通的,比如,我们要向水学习,这个立意是说得通的。但这个立意不具体,不明确,这就是第二层意思,要具体。目的是让阅卷人看到你第一段,就知道你对“有”和“无”的理解是什么?具体想写什么社会领域的问题?提出的观点是什么?比如说:我们要学习水因时因地而变的特性,在发展绿色生态农业助力扶贫工作中,因地制宜。那这就讲清楚了,你学习水的什么智慧?具体谈论什么内容?持有什么观点?这才叫立意清晰,明确。所以,这给我们的立意的启示是,你的立意,必须要建立在一类社会具体事例的基础上,才能把话题中抽象的语句,具体化成具体的东西。而且,你的立意观点,也必须要通过具体的实际来证明,这个观点是有事实支撑的,是靠得住的,不是凭空想出来的。比如某年国考话题:想象力来源与艺术、古文化和科学。那不能空谈艺术、文化和科学,想象力啊,需要把这些概念,具体成现实的,可以看到,可以摸到,可以体会到的具体事实上去,才能解决“是什么”的问题。比如说,根据材料,我们可以把想象力具体化为产品设计,把艺术具体化为宜家的装修风格,把古文化具体化为中国红,把科学具体化为指纹识别的功能。那么,你提出一个观点:想象力是产品设计的关键,在产品设计中,要注重从中国的传统文化中汲取想象力。那这个观点的依据在哪里呢?比如:苹果手机针对中国,设计出了金色和红色手机,产品大卖,都是从中国的文化中汲取想象力的事例。有了这个事实支撑,你的观点,就是靠得住的。不结合具体的事例,不解决“是什么”的问题,永远都只能是空谈,永远飘在空中,落不到地上,当然就感觉无从下笔,写起来没内容了。 2.思路清晰思路清晰在申论中,主要体现在文章的框架和层次逻辑上。遴选写作不是写散文,所以有其相对固定的写作模式,其实就是八股。八股格式的目的,是帮助阅读者迅速地掌握你的观点,阅读起来会更加轻松。实际上,阅卷人批改一篇文章的时间,往往不到一分钟,如果没有比较好的框架和逻辑,阅卷人读起来会很痛苦,你的分数自然也会很不乐观了。申论大致的框架是:第一段简单铺垫,直接提出文章观点,也就是立意。中间的2-4段,分论点,从不同角度论证你文章的观点。每个分论点要有一个引领句,告诉阅卷人这一个分论点具体讲什么。最后一段总结,点题,升华。这是大概的框架,非常细的其实没有必要,过于遵循形式上的逻辑,就会把大家写作的自然状态打破,只要你觉得舒服,自然,把话讲清楚了,就ok。但文章的层次逻辑,就极其重要了。很多人写文章,东一句西一句,上句不接下句,第一句写乔峰,第二句写张无忌,弄得云里雾里,完全看不懂。申论的层次逻辑要求我们,每一段话分成若干个层次,每个层次说一个独立的意思,这个层次和那个层次之间,不相互交叉。说完了这个意思,再说另外一个意思。但这些层次之间,又是有强烈的逻辑关系的。比如第一个层次谈社会经济背景,第二个层次举例点出问题,第三个层次分析这些问题的原因,第四个层次根据问题和原因,提出对策。这是环环相扣的逻辑。只有这样的层次,这样的逻辑,才能让阅卷人一口气读下来,不打磕巴,感觉神清气爽,没有阻碍。可以想象一下,阅卷人看了几百篇逻辑层次乱七八糟的文章后,看到一篇清爽的文章,其内心是如何欢呼雀跃啊。但逻辑的本质,是内容而不是形式,你必须要知道这个层次的意思,和下一个层次的意思,他们的内在逻辑是怎么样的,才能在具体书写时,把这个逻辑表达出来。如果不掌握申论的框架和层次逻辑,肯定就感觉无从下手了,第一句该怎么写?引领句有什么用?所以,申论需要掌握一些八股的形式,但关键还是层次逻辑。 3.言之有物简单来说就把这个当成一篇议论文来写,完全没有套路,老老实实提论点,举论据,进行论证,反而就回归到了申论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本质上去了。如何言之有物呢?在第一部分立意中也说了,就是我们说的每一句话,每一个观念点,都要来源于具体实际,是从具体实际中总结而来的。不是抄的,不是背的,不是凭空想出来的。我们的每一个观点,都要有具体事实来证明,才是靠得住的。只有从实践中总结而来的观点和思想,才是你真正理解了的。相反,那些万金油的金句,各种高大上的中央精神,你真的懂吗?还是说一知半解?你都不懂,还指望阅卷人能看懂?所以,所有的申论大作文,都有一个要求,就是联系实际。很多童鞋会有一种感受,就是一旦联系实际后,肚子里就有东西,写东西就感觉有话说,写出来的东西也就更有底气。但如果没有联系实际,只是空谈,那真的就只能是麻木地堆砌各种假大空的,万金油的正确废话了。看起来很好看,但实际上,有个屁用! 4.语言流畅申论的语言风格,注定和散文是不一样的,不需要我们玩弄文采,搞什么修饰比喻,那都是文学家玩的。既然申论要求我们研究具体问题,那毫无疑问,语言要平实、客观、理性、准确、直接。但很多人被各种范文所误导,觉得自己的表达太low。要不就去用那些自己不知所云的语句,比如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供给侧改革等等,只能是东施效颦,邯郸学步,闹笑话。要不就自己生造一些看起来很高大上的专有词汇,这就更加可笑了。一个概念,一个词语,凝聚的是无限多人的思考和总结,你自己随便弄出一个东西来,那能叫专有词汇吗?完全不准确。这种感觉,就像一个小学生,学着省长的官话,在作文一样,根本驾驭不住这些词语,感觉非常不自然,赶鸭子上架。直接的感觉就是,阅卷人看完后,好的大致知道你什么意思,不好的,连你在说什么都不知道。所以,语言上,一定要用自己能控制得住的语言表达方式,不要强来,只会走火入魔。一句话,好好说话,直接说,说人话。很多时候觉得大作文难以下笔,其实就是你自己能掌握的文字风格,与那些所谓的范文的风格,不一样,你对自己不自信罢了。这就是自寻烦恼了。打字真累,祝大家早日遴选成公
感兴趣的同学可以加群1020272377
感兴趣的同学可以加群10202723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