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樵史演义》中一段书。魏大中,浙江嘉兴府嘉善县人,官至吏科都给事中,为官清廉,家中四壁萧然,人人钦仰。这样正值之人,又不合姓了魏,故此弄出大祸来。当时凡姓魏的,魏忠贤便要认兄认弟认子侄。魏广微已认魏忠贤为叔做了阁老,教广微去认大中为兄,大中不肯便结下了五六分冤仇。大中又和杨涟、左光斗一班正人君子相亲相敬,惹恼了魏公公。至于丧生妄家,只留得忠臣的名儿。天下小人读到此处自然拍手叫好道“活该!”这样的内容桥段也正是第一百十五回姑子与惜春对话的滋味。校尉四五人到嘉善县捉拿钦犯魏大中,县民无不叹嗟愤恨。行两日,到苏州,船泊码头,有一吏部周老爷来拜,周吏部道:老先生如今进京,凶多吉少,只怕不能生还。为臣死忠,自是我辈事。只是朝纲坏了,正人君子一网打尽。今日生离就是死别,妄欲杯酒一叙,聊附同心。大丈夫视死如归,幸勿为儿女牵怀。使千秋而下,知有继杨椒山而起的魏某,也不负读书一场。曹雪芹看到此处,自然是有想法的。这桥段便是我以前讲解的红楼故事滋味,袭人与宝玉的经典对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