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tiebapic.baidu.com/forum/w%3D580/sign=cc4ad40933c6a7efb926a82ecdfbafe9/326103dfa9ec8a13487c2636b203918fa1ecc04b.jpg?tbpicau=2025-02-23-05_6030aa0dfd37b5be5e14c86972406960)
建设工程造价“三超”(决算超预算、预算超概算、概算超估算)和“拖欠工程款”问题近年来已经成为中国众多工程项目的痼疾,尤其是国家公共投资项目问题更为严重。
造成这种“三超”问题的主要原因是建设项目实施过程中的风险估计不够,工程参与建设单位缺少有效的工程造价风险管理办法,这对于工程造价小到百万、大到数以亿计的工程而言是非常可怕的。
如何准确估算工程造价杜绝“三超”是业界目前关注的热点问题,本专题就此进行了探讨分析。
工程造价出现“三超”的原因分析
造成我国建设市场投资“三超”的原因是多方面,包括政府的投资管理体制问题,项目各参与方的问题以及建设市场不规范运作、不按工程建设的客观规律办事等等。本专题从项目的各参与方和项目建设的各阶段等角度来分析投资“三超”的原因。
1、项目的4个参与方
政府部门——对大中型项目延续审批制,导致投资者为了项目能尽快“审批”下来,故意压低上报的投资额,造成低于建设成本的现象,形成“钓鱼”工程。
投资方——一些投资方缺少项目管理的经验,招投标过程不规范,工程进程和工程质量得不到保证,造成工期和费用超出预算。
设计方——随着市场投资主体的多元化,有些设计单位为了经济利益迎合业主,故意压缩工程投资,盲目设计,使得后续工程的投资难以控制,一再突破预算。
施工方——在工程实施阶段,施工单位由于管理不善,在项目施工过程中施工组织设计不到位,人员机械配置不合理,材料浪费费严重,使得材料及施工费用上升。
2、项目建设的4个阶段
投资决策阶段——投资者没有做好项目前期研究工作,可研报告深度不够,投资估算准确度较差、漏项,对投资额估计不足,引起投资“三超”现象的出现。
设计阶段——在初设阶段,往往只注重对技术方案的论证,对经济因素考虑得较少,缺乏多方案比较论证和技术经济分析,以至投资估算保守,引起“三超“现象。
施工阶段——建设单位和施工单位如果没有严格按照合同中的材料用量进行控制,没有合理确定材料价格,很容易造成”三超“问题;同时在施工中引起变更也是产生“三超”问题的根源。
竣工决算阶段——施工单位编制工程结算书普遍存在冒算多算、发包方千方百计将工程结算一拖再拖,大大影响建设工程造价的确认。
![](http://tiebapic.baidu.com/forum/w%3D580/sign=2e4aaf22f24543a9f51bfac42e168a7b/fc68ae315c6034a8c38cc9578e13495408237643.jpg?tbpicau=2025-02-23-05_9e7a9be1cbe623fe6019c5c63357ef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