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相记忆吧 关注:3,024贴子:11,445
  • 3回复贴,共1

遗忘的规律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一)音节组的长度与背诵的次数有直接的联系,长度增加一点,需要背诵的次数会增加很多。比如12个音节需要朗读16次,20个音节需要50次以上。
(二)一次学习的内容越多,学习的速度就越慢。比如你把一串手机号码整体诵读很多遍,相比分成三小段来诵读,需要的记忆时间会更长。很多大学生在考试前熬夜背书,这种“累积式学习”使得大脑负荷太重,更科学的方式是“分摊式学习”,把学习和复习分摊在一段较长的时间内进行,这样才会更加牢固。
我基于此采取的复习策略叫“少吃多餐策略”,比如背单词,不要妄图一次性把一个单词记全记牢,心想以后可以一辈子不忘掉,你即使在这个单词上面花了20分钟,抄写了100遍,也朗读了100遍,效果也并不比只用心读几遍或抄几遍好。所以,我宁愿每次在这个单词上只花费几秒钟,但在听说读写各个环节多次与它见面,套用“日久见人心”这句俗语,这单词也“日久进人脑”了!
(三)材料的意义对背诵效果的影响很明显。艾宾浩斯背诵90个音节的《唐璜》片断只需要朗读10次,而80个无意义音节则需要70次以上,他得出的普遍结论是难度要大9倍左右。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22-04-13 14:37回复
    小说里的景观是小说主人公内心状态的延伸和组成部分。我们会意识到,通过一种无缝的过渡,我们已经与这些主人公融为一体。阅读小说意味着,在把整个情境纳入记忆之时,我们亦步亦趋地跟随着主人公的思想和行动,并在总体景观中给这些思想和行动赋予意义。我们现在进入了小说的景观之中,而不久之前我们还是在外围打量:我们除了在心灵之眼中看到了山脉,还感受到了河水的清凉,嗅到了树林的味道,与主人公交谈,进入到小说宇宙的深处。小说语言帮助我们融合这些相隔遥远、判然有别的元素,让我们看到在统一的图景之中主人公们的面孔和思想。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22-05-01 00:04
    回复
      2025-05-11 10:49:02
      广告
      梦见姨爹姨妈在里屋哭,我问怎么了,姨妈说外公去世了,姨爹在打电话通知人,我不信,跑了出去,看见月光下,外公站在我学校的木板桥上,我跑去抱着外公哭,我说外公你怎么来了,他说,我来看看你读书的地方,来看看你………考完试回家,妈妈接我的时候说,外公已经去世了,时间就是我做梦的当天凌晨………我在想,外公是真的来看过我了………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3楼2022-05-18 13:34
      回复
        奶奶出事的前一周下午梦见奶奶到我床上和我一起睡觉,像小时的夏天一样给我扇扇子,然后突然奶奶就变得很年轻,很温柔的跟我告别,说自己要走了。。。。后来一个光头的中年男人来接奶奶,我给奶奶磕了三个头,梦里是知道她要去世了,把她和那个光头大叔送到一个铁门前,他俩就进去了,门卫不让我进,然后我就醒了。。。
        然后一周后,也就是上个月末,奶奶在家无缘无故摔倒两次,然后脚骨折需要住院动手术。。。。奶奶说当时她站在家里洗衣机边上,感觉有人在背后用力推她,摔倒了起来又摔了一次。家里是农村那种水泥地面,不可能无缘无故就摔倒。。。。真的细思恐极
        奶奶今年87了,希望她这次是躲过一劫,一定长命百岁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4楼2022-05-18 13:47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