喷吧 关注:459,460贴子:3,783,527
  • 3回复贴,共1

《孙姓中的姬、妫之争缘何而起?》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孙姓中的姬、妫之争缘何而起?
文、孙文才
改开后,随着社会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人们的思想得到空前的解放,百家齐放、百家争鸣的学术氛围,为我国五千多年的深厚文化底蕴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孙氏文化研究领域,着实取得了不小的成绩。人们开始认真追根溯源,创建和完善了自家的家谱。然而最近一段时间,有人“吃饱撑的”,没有文化装有文化,还不时瞎掰掰。人为地制造了一个尖锐的姬姓孙氏与妫姓孙氏世系分歧的假命题。用子虚乌有的假话,妖言惑众。一时间,举族哗然。天下本无事,杞人自扰之。兴趣所致,闲暇之余,拜读了一些帖子和国有先生的《孙姓源流考辩》。我学无所成,木讷守旧。本不想对这些无稽之谈进行答辩,因为《考辩》中的辩材,大多文不题,意非所指,自说难圆。对于这种垃圾文章,不值一驳,还是离的越远越好,相信泥鳅翻不起大浪。置之不理是一种蔑视,不去校正它是怕弄脏了手。但事情也有两面性,谣言难免也蛊惑了部分不懂历史的孙氏家人。近来,很多族人来电询问,要求我对《考辩》一文探讨分析。推辞不敬,深情驱使,对国有先生的《孙氏源流考辩》初步进行了追索求证。惊为国有先生殊见,原来是一篇心怀不轨,精心策划的阴谋。采用歪曲、造假、断章取义的手法,罗列民间族谱中的错误记载和一些作古之人的疑问,拼凑出姬姓孙氏与妫姓孙氏同出姬姓的世纪论点,图谋煽动热战,将孙氏文化研究引向偏路。这是孙氏文化研究进程中的一股妖风,是研究孙氏文化人的人性耻辱。变本加厉拼凑证据,歪曲历史,东拉西扯,诽谤他人,渲染偏见。该《考辩》一经面世,所呈现在眼前的就是无理取闹,即成为旷世笑柄。也是啊,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真乃孙氏家门不幸啊。


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22-04-12 08:27回复
    濮阳国有先生是位教授,他积多年之力,引章摘句,整理史料。不是向那些史学泰斗致敬,不是客观公正地去学习探讨历史。而只是为了迎合个别人的心理需求,鸡蛋里挑骨头,不得已采取的一种求援。为何求援?因为当下姬姓孙氏正在遭遇被人为边缘化的尴尬。因历史原因,很多孙氏族人找不到自己的根源,沮丧、无奈,甚至夜不能昧。为此也发生了一些口舌之争。为化解这种尴尬,挖掘整理姬姓孙氏的文史资料,正本清源,还姬姓孙氏一个公道,是深得人心的大好事。但正本清源必须实事求是,有完整的史料证据做支撑。病急乱求医,蓄意造假,拉名人做祖宗,不惜篡改史料,张冠李戴,搭桥链接,仅仅为达到自己的私欲,平衡一下自己沮丧的心理。刷流量、造影响,采用嫁接和一些民间族谱的错误记载来博取眼球,抢占孙氏文化研究的市场,以获取暂时的口舌之快。通过炒作,有人似乎获得“学术女神”的快感。这种自慰,欲盖弥彰,实不可取。我写本文对于国有先生的人品不作评论,仅对国有先生的《考辩》一文略作评注。目的是提醒家人们树立起最起码的辨别能力,不要被《考辩》中的一些似有言论所蛊惑,不要跟风扯犊子。
    一:姬姓孙氏与妫姓孙氏各有所源
    由于历史原因,有关孙姓人物的最早记载,首先出现在《春秋左传》中。《春秋左传》与《公羊传》、《谷梁传》同为解释《春秋》的三传之一,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其历史、文学、科技、军事价值不可估量,为历代史学家和文人所推崇。在儒家文献当中,经典原文被称为“经”,对“经”的解释称为“传”,所以《春秋左氏传》是《春秋》的解释。成书在公元前451年的早前。该书的作者左丘明在世的几十年中,孙姓人在《左传》中就有多人记载。但作者并没有区分哪些是姬姓孙,哪些是妫姓孙。因为作者的侧重是解释《春秋》,他并没有详细地把陈书和孙书交代清楚是否为同一人。西晋学者杜预字文凯,京兆杜陵人。生于公元222年(三国),去世在公元284年(西晋)。史学界评价杜预:“预公家之事,知无不为。凡所兴造,必考度始终,鲜有败事。”杜预在《春秋左传》的注释中首次明确:“孙书即陈书”。这里明确了一:孙书的孙姓来自陈姓。二:陈书来自陈完世家。由于陈姓是舜的后裔,舜居妫水,以妫为姓,这就是妫姓孙氏的历史渊源,也是妫性孙氏的最早记载。直到晚唐,妫性孙氏在私家谱牒中已有流传。北宋大文学家欧阳修受托官修《新唐书》,并担任主编。《新唐书、宰相世系表》中更是明确了妫性孙氏的详细记载。从而首次以官方的史册明确了妫姓孙的脉络渊源。从杜预到欧阳修,两人都是史学泰斗。一个出生在三国,一个在北宋,之间凡700余年,史学界没有一个人站出来否定妫姓孙氏的真实性。到南宋,出了个文学家洪迈。洪迈(1123—1202)字景庐、号容斋。他1145年中进士,受秦桧排挤,到1159年才召为国史馆编修。在此期间,他写了《容斋随笔、唐书世系表》一书。这本书距《左传集解》过了近千年之久。洪迈在书中写道:“皆承用逐家谱碟,故多谬误”。但并未指出哪些具体有误,也没有说妫姓孙氏以及孙长卿(孙武)和孙佰灵(孙膑)的记载有误。此后两年洪迈就过世了。清代的沈炳震(1679—1737)字寅驭,号东甫,浙江归安竹墩人,学者。他说:“此书不足信,适以滋谬。”这句话出处何在?所指那件事?那个人?国有先生拿洪迈、沈炳震这两句话,来证明什么?能否定姬姓孙与妫姓孙各有所源吗?尤其是沈炳震的话,似有造假之嫌,难道不是吗?可怜啊,国有先生深知想否定妫姓孙氏的存在,回天乏术。所以把所有的怨恨发泄到杜预头上,指责杜预是“滋谬者”,哀鸣:“如果没有他的这两条注,就不会有今天妫姓孙氏说和姬姓孙氏说的分歧”。图穷匕首见,在无奈之中,撕掉正人君子的衣冠,竟然发泼,大骂杜预:“杜预的这个乌龙,也许是他百密中之一疏。”瞧瞧,骂人还在卖弄技巧,试图挽回一点丢尽了的脸面。


    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22-04-12 08:27
    回复
      二:孙书是妫姓孙氏的受姓始祖对于姬姓孙氏的起源,《史记、卫世家》、《元和姓纂》、《新唐书》都有记载,而且记载一致,没有争议。只是到了孙蒯兄弟三人之后,便没有了记载。原因很简单,那就是这支姬姓孙氏到孙蒯之后很长时间没有名人出现,史书也就没有了这支孙氏任何信息了。史料的贫瘠,遗漏了姬姓孙氏发展繁衍最真实的部分。那些活生生的人和事,被淹没在历史的云雾之中。“愁多知夜长,仰观众星列。”由于姬姓孙氏名人少,逐渐淡出史册。相反,由于妫性孙氏家族中孕育了孙武、孙膑两位杰出的军事家,使得妫性孙氏家族繁衍生息,蒸蒸日上。名人若繁星,逐渐占据了孙姓发展的主流,影响巨大。这不是人为杜撰出来的,而是历史发展的真实存在,符合客观规律。一个家族的发展史,都存在兴衰起伏的过程。在北宋真宗之前,帝王家世叫本纪,将相家世叫世家,记载也不完整,平民百姓是没有记载的。自真宗皇帝颁布修谱诏后,才慢慢有了家谱。到了明清时期,修谱渐成风气。尽管这样,直到现在也不是家家有谱。社会发展到今天,喜逢盛世。人们丰衣足食,茶余饭后,追根溯源,成为话题。我从哪里来?自然成为一个话题。于是乎,寻根问祖形成气候。建祠堂,修家谱蔚然成风。修谱就需要查证家世,查证家世可不容易,于是就出现了乱接乱挂现象。虚荣攀比,投怀送抱。为炫耀身份的高贵,数典忘祖,将自己的身世链接到妫姓孙氏的世系中。更有不良谱师,贪利侵心,诡状万殊,造假非一。胡编乱造,破坏性极大。造成了是凡姓孙的人,大多自称妫姓孙,而姬姓孙氏却成了少数。现存的少数姬姓后裔心里不爽啊,自然就要寻找历史依据,以恢复姬姓孙氏的尊严。《考辩》一文就是在这种特定的历史背景下出笼了。为求一证,只有查证史藉。因今人与古人之间有着历史的时间差,生存的环境不同,看问题的角度不同。所以对史藉的记载有一些疑问和不同看法就产生了分歧,这是正常的。史学家的记载受各种因素的影响限制,十全十美的记载是不存在的。为解开孙姓源流之谜,历史上诸多史学家、学者,在有限的时空之间,施展才华,进行了细致的梳理,硕果累累。研究姓氏历史,就是研究学问,史圣司马迁就是我们的老师。研究孙姓流源,就如“芝麻开门”的咒语,掌握了咒语,门才能打开。公允、守正、客观、真实是研究历史文化的钥匙。尊重历史事实,是学界最基本的道德水准。为求证一段历史存在,有期待、有想象不难理解。但期待不靠想象,不能自为。想要的东西,实际上就是他期望的东西。“学”和“问”是基本功,硬充内行,刻意大声嚷嚷,是戏谑及无奈的表现。练好基本功,在探索和学习的道路上孜孜不倦,才有所获。为一念之求,宣泄不满,绞尽脑汁,挑拣舍弃,为我所用,是《孙氏源流考辩》一文的惯用手段。从对史学家褒与贬的语气变化,就可以一窥《考辩》作者对妫姓孙的封杀和妫姓孙来自姬姓孙的肯定姿态。现举一列:在《考辩》中将孙书说成是“孙书是孙书,陈书是陈书,并非同一人。”攻击杜预的:“孙书即陈书”说,又说孙书是“从卫国迁来的姬姓孙氏族人”。但说不出孙书是卫国何人之后?说不出前因后果的所以然,这不是强词夺理吗?而这种研究说词,无据定论,撼动不了孙书是妫姓孙的历史事实。突破了研究历史学者的道德维度限制,不是一个真正学者的行为准则。


      来自Android客户端3楼2022-04-12 08:28
      回复
        三:《考辩》论点明确,论据不足沉浸在《孙氏源流考辩》阅读中,能感受到作者国有先生的良苦用心,也能感受到笔墨的分量,见识了作者的刻薄与寡思。他以一个审判者的角度,收集、剖析、拆解、评论史藉中的记述,试图推翻有关妫姓孙氏的授姓事实。且有目的的将妫姓孙与姬姓孙联系在一起,揆度鸿策,重笔投注,壮士发誓,判笔激荡。然而,辩析乏据,泱泱万言,恰恰是没有找到一句妫姓孙与姬姓有联系的任何有用的证据,找不到有实际价值的史藉佐料。大多的文字都是陈述一些与论点无关的历史,就像懒婆娘的裹脚布,又臭又长。用一种绵软的抵抗,在滑稽中宣泄不满。事实无法经由自己意识而改变,期望难能达到。凭心而论,我敬佩国有先生的文化功底,学识胆略。但不赞成国有先生无由而知,贬低谩骂史学泰斗的求学态度。孙书的名子出现在《左传》昭公19年(前523年),齐国“使孙书伐莒”。伐莒时孙书的年龄估计在30—40岁之间。再看看卫国的孙氏族人,孙林父即孙文子大约出生在前584年左右,生三子蒯、嘉、襄。蒯约出生在前563年左右,嘉、襄约出生在前547年左右。可以看出孙书的岁数与孙蒯差不多,而大于嘉、襄岁数。孙书在齐,孙蒯在卫。孙林父逼宫卫献公,杀献公于鄄,这时的林父在卫国势头正盛。孙书有什么理由在这种时候迁往齐国?孙林父只有三个儿子,没有孙书。那么孙书又是卫国哪位姬姓孙氏的儿子?这个问题国有先生可有回答?说孙书是“从卫国迁来的姬姓孙氏族人”。纯粹是空话,明摆着是无由而知吗?杜预的《春秋左传序》是他学术成就中的精彩一章,写的气势恢宏,文彩飘逸,很受学术界称颂。杜预的妫姓孙氏赐姓说至少有四个方面可以证实:一:陈完奔齐。二:孙书伐莒。三:孙书伐莒发生在齐景公执政时期。四:陈书即孙书。而《考辩》中说的齐景公非天子,不合“因生赐姓”之制。什么叫“因生赐姓”?有人以国为姓,有人以地为姓,有人以河为姓,还有人以林为姓,难道这些都不合规制吗?齐景公执政时期,周王朝的体制摇摇欲坠,礼崩乐坏,天下已经大乱。为此,孔子才大声疾呼:“克己复礼,唯此为大”。在这种情况下,什么事情都有可能发生。齐景公赐姓不受周王节制,完全合乎常理。《考辩》以抽象的理想思维,考析乏据,辩词偏执。纵观全书,并没有说清妫姓孙与姬姓孙之间有什么血脉联系。说孙书“从卫国迁来的姬姓孙氏族人”没有任何根据。说他论点明确,论据不足恰如其分。其余之语,乃画蛇添足之举,于事无补。因此,《考辩》谋祉无望,博彩无光,美目转盼,沮丧依旧。我也深知姬姓孙氏存在的历史事实。也感到姬姓孙氏所遇到的不公平。很多本是姬姓孙的后裔,仰慕妫姓孙氏家族养育了孙武、孙膑等名人,虚荣攀比,投怀送抱。可以理解,但不提倡。因为他背离了修谱中最关键的血统关系。这样做造成了姬姓孙氏被边缘化,被人们所遗忘,渐渐淡出了家族人的视野,这是多么可悲啊。姬姓孙氏,授姓时间最早,族群人数很多,绝不会在人数上少于妫姓孙。衷心希望我们老孙家的人,放弃拉名人做祖宗的虚荣。实事求是,回归本位,给后人一个明白。


        来自Android客户端4楼2022-04-12 08:28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