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7日,油田召开2022年二季度QHSE工作会议,全面落实集团公司安排部署,剖析当前存在问题,部署二季度重点工作。管理局有限公司执行董事、党委书记,油田分公司代表牛栓文强调,要提高政治站位,打通QHSE管理体系运行最后“一公里”,抓实疫情防控、风险隐患排查治理、承包商强势监管、绿色低碳发展等重点环节,进一步夯实本质安全。
管理局有限公司党委常务副书记、工会主席韩辉主持会议。管理局有限公司常务副总经理、党委副书记,油田分公司常务副总经理聂晓炜作二季度QHSE工作报告。油田领导杨勇、肖国连、舒华文、刘惠民、杨勇出席会议。
与会人员观看了一季度安全环保质量警示片。会议以视频形式召开。
牛栓文强调,要切实增强政治敏锐性,把抓好QHSE工作作为重大政治任务,压实安全生产责任,切实保障改革发展大局稳定。要树牢法治思维,全面推动依法合规管理进制度、进流程、进岗位。要保持归零心态,克服麻痹思想,以更严格的标准,更有力的举措,严防严控各类安全环保风险,筑牢安全根基,推动高质量发展。
牛栓文强调,体系管理的本质是系统管理,要狠抓体系运行,切实提升QHSE管理能力和水平。要坚持系统思维,全面抓好QHSE管理体系的改进提升,有效解决管理体系和生产经营融合不到位的问题,摆脱“头疼医头、脚痛医脚”的问题。要处理好牵头部门与配合部门、专业委员会之间的关系,油田机关、直属单位和基层单位之间的关系,承包商、服务商、供应商之间的关系,推动各级责任落实。领导干部要带头学体系、讲体系、贯彻体系,从严从实推动体系落地,提升企业管理效能。
牛栓文强调,安全环保涉及油田生产经营全过程、各环节,要抓实重点环节,持续巩固提升整体工作成效。要突出抓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统筹好疫情防控、生产经营、安全环保之间的关系,超前优化做好全面复工复产的各项准备,努力把疫情带来的影响降到最低。要着力强化风险隐患排查治理,针对危化品、地面工程等重点领域,以及CCUS(碳捕集、利用、封存)示范工程、东营原油库迁建工程等重大项目,确保风险可控。要全面做实承包商强势监管,坚决杜绝以包代管、以管分包等问题,建立健全高水平的战略承包商培育基地。要加快推动绿色低碳发展,以更严要求抓好污染防治、更高标准强化节能降碳、更大力度加快新能源发展。
牛栓文要求,要强化标本兼治,进一步夯实本质安全。要持续提升质量标准,建立完善新能源、CCUS、页岩油、地热等新领域的专项标准,推进工艺技术装备等重点领域标准提档升级,跨专业、多部门联合推进重点领域质量提升工程,以标准提升促进质量进步。要持续夯实基础管理,更加注重补短板强弱项,注重问题整改销项,注重学习贯彻应用。要持续提升应急管理水平,全力推进大应急管理体系建设,共享信息资源,全面提升应急反应和救援能力。
(
管理局有限公司党委常务副书记、工会主席韩辉主持会议。管理局有限公司常务副总经理、党委副书记,油田分公司常务副总经理聂晓炜作二季度QHSE工作报告。油田领导杨勇、肖国连、舒华文、刘惠民、杨勇出席会议。
与会人员观看了一季度安全环保质量警示片。会议以视频形式召开。
牛栓文强调,要切实增强政治敏锐性,把抓好QHSE工作作为重大政治任务,压实安全生产责任,切实保障改革发展大局稳定。要树牢法治思维,全面推动依法合规管理进制度、进流程、进岗位。要保持归零心态,克服麻痹思想,以更严格的标准,更有力的举措,严防严控各类安全环保风险,筑牢安全根基,推动高质量发展。
牛栓文强调,体系管理的本质是系统管理,要狠抓体系运行,切实提升QHSE管理能力和水平。要坚持系统思维,全面抓好QHSE管理体系的改进提升,有效解决管理体系和生产经营融合不到位的问题,摆脱“头疼医头、脚痛医脚”的问题。要处理好牵头部门与配合部门、专业委员会之间的关系,油田机关、直属单位和基层单位之间的关系,承包商、服务商、供应商之间的关系,推动各级责任落实。领导干部要带头学体系、讲体系、贯彻体系,从严从实推动体系落地,提升企业管理效能。
牛栓文强调,安全环保涉及油田生产经营全过程、各环节,要抓实重点环节,持续巩固提升整体工作成效。要突出抓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统筹好疫情防控、生产经营、安全环保之间的关系,超前优化做好全面复工复产的各项准备,努力把疫情带来的影响降到最低。要着力强化风险隐患排查治理,针对危化品、地面工程等重点领域,以及CCUS(碳捕集、利用、封存)示范工程、东营原油库迁建工程等重大项目,确保风险可控。要全面做实承包商强势监管,坚决杜绝以包代管、以管分包等问题,建立健全高水平的战略承包商培育基地。要加快推动绿色低碳发展,以更严要求抓好污染防治、更高标准强化节能降碳、更大力度加快新能源发展。
牛栓文要求,要强化标本兼治,进一步夯实本质安全。要持续提升质量标准,建立完善新能源、CCUS、页岩油、地热等新领域的专项标准,推进工艺技术装备等重点领域标准提档升级,跨专业、多部门联合推进重点领域质量提升工程,以标准提升促进质量进步。要持续夯实基础管理,更加注重补短板强弱项,注重问题整改销项,注重学习贯彻应用。要持续提升应急管理水平,全力推进大应急管理体系建设,共享信息资源,全面提升应急反应和救援能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