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中漫步,或沙漏的涵义
胡 弦
房子的后窗对着山林,林中百鸟鸣啭。在我,鸟鸣,像某个工作的入门。没有东西可写的时候,我就听鸟鸣,那时会觉得自己像一枚鸟蛋,离某个声音还远。
而在林中散步,感触最深的,除了鸟鸣,还有各种各样的树木。
有些事物像鸟鸣那样不知不觉地存在,如果仔细听,你会觉察到,它不仅仅是回荡在山林间,而是回荡在无始无终的时间中。对于一座山林,鸟鸣,千百年来从未改变,也不会从这种鸣啭中衍生出新的意蕴。正是这样的发现,在改变着人生的意义,并使得我的生活总是从某一时刻重新开始。
生活的秘密总是无穷无尽,并会自然而然地被转换成情感秘密,旋律一样穿过诗行,使得眼前的风俗画面成为富有魔力的心灵回声,并赐予我们一种拯救般的抒情语调。由此,一个人写诗,可能既非在深刻思考,也非对语言的警觉与感知,而是一种古老的爱恋。爱,使他在质朴的声音中,寻找那种历久弥新的知觉,从而给所爱之物以别样的观照。我们曾是饶舌的人,但一切都变得更强烈了,说了很多以后,终于发现了自己沉默的属性。众多的修辞,竟不如鸟儿那呱的一声来得有力。
我还发现,仔细观察树木,也是一件有意思的事。树木的位置感最强,它们被固定在那里,这个隐喻,足以使一座树林超出植物界的范畴。一片短寿的苔藓和一棵千年老树,对树林的认识,无疑会大相径庭。在林中你总能发现,那些高龄的树木,像屹立在某种名望中。而另一些树,会比身边的树更加不幸。在那里,我重新想到了诗人和他的作品应该怎样存在。认识一个场域,需要假设;而认识一个时代,无疑要有更长的时间背景,否则,我们得到的现实,可能恰恰是非现实的。
我还听不懂鸟鸣之间的情感差异,甚至听不懂穿过树林的风声。生活有种严厉的幽默,类似写作者的孤独。树林看上去平淡无奇,但诗人愿意做个亲密的知情者。是的,即便你写下了整个树林,可能仍没有一棵树愿意真正出现在你的诗行中。诗,只能在精神领域深处寻求那异样的东西。当诗人直面其所处的时代和精神,挖掘并整理它们,他会意识到,这事儿,的确不能交给其他人来处理。
因此,沙漏的意思是,我们渴望留存的,可能是首先要被漏掉的。它像细沙一样通过时间的窄门,漏到了另一个地方,仿佛那里是时间之外的某个地方,它停在那里,等候回来,等候重新对生活进行更有价值的介入。这也正是诗歌存在的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