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系列12初期我很喜欢用暴力输出队,眼镜海皇命玉电柱都是队伍里不可或缺的成员。这种高火力快节奏的暴力输出队虽然打起来节约时间且酣畅淋漓,但容错率也相对较低,一个错误的选出或者操作很可能导致直接崩盘。对于排位这种bo1模式来说使用一些有新意或者地雷配置的暴力输出队取得好成绩相对容易一些,但对于一个bo3的大赛来说稳定性更强的队伍会更具优势。盐湖城R赛的冠军CJ和4强选手JoeUx9使用的晴天海兔队就是很好的例子。其实这个队伍在很早的时候就被人使用了,但即使配置趋于明牌,对于操作功底过硬的CJ等选手在R赛这种BO3长跑中可以将自己的优势最大程度发挥。基于这些考虑以及为自己之后可能参加的一些线下赛做准备,这个赛季的排位我选择了我认为系列12目前最稳最强的体系之一:水龙白马体系。组队的灵感来自于MeLuCa(韩国最强VGC玩家,不少人眼中目前的世界第一)上赛季排位登顶的水龙白马队。
这个队伍的特点是努力全部投入耐久的巨树果肉水龙,可以稳接命玉Y的恶霸以及苍响不加不减的嬉闹成功开出空间,配合着盾菇和鳍鳍的轮转和加血,在多轮空间下将对手逐个消灭。自己玩了这个队伍后发现也挺得心应手,在ps很快打到了高分段。但随着时间推移也发现这个队伍有一些不好处理的对局及弊端,比如面对铁壁草钢或冥想海这种靠耐久强化的精灵我方比较难突破。以及由于很少选出夜灵(或对位的迷你Q)白马的弱策经常需要靠对面来触发(比如蹭Y的大喊),使得白马的配置在这个队伍并不能达到收益的最大化。而当时CJ跟我说wolfey在盐湖城R赛玩起了抗钢果剑舞白马,我觉得是个更好的选择就拉进了自己的队伍。离开了弱策的白马自然也解放了触发弱策的夜灵/迷你Q位置,可以换上在当前环境开出空间能力更强的多边2。除此之外,选择肉水龙意味着队伍缺少了一定的空间外正面对攻能力,在一些对面没有太多高速高火力输出的情况下,用命玉水龙正面输出会是个很好的选择。所以我带上了命玉的输出型水龙。鳍鳍的位置一开始想玩 铁壁+冥想+月爆+保护这样的强化模式以应对那些强化队,但实战发现面对苍响时即使鳍鳍无双铁壁+6了也很难打就放弃了,改成了加血开墙辅助型。老虎的位置用的极速71可以经常无伤先手狠话抛走,同时在面对海皇的首发时可以有更多底气,队伍的大概思路就构建完毕了。这个队伍从组建到ps磨合以及投入实机对战前后不到2周的时间,还有不少战术细节需要进一步开发和完善,但队伍在当前环境下整体表现还是很不错的,很快我用ps双号都打到了k8(由于在参加NPA我就不放截图了,要不还得再注册新号重新打...),月末最后三天投入实机最终一路打到了前30也很满意。希望喜欢水龙白马体系或者希望提高轮转能力的聚聚可以来使用并一起继续开发这个队,
这个队伍的特点是努力全部投入耐久的巨树果肉水龙,可以稳接命玉Y的恶霸以及苍响不加不减的嬉闹成功开出空间,配合着盾菇和鳍鳍的轮转和加血,在多轮空间下将对手逐个消灭。自己玩了这个队伍后发现也挺得心应手,在ps很快打到了高分段。但随着时间推移也发现这个队伍有一些不好处理的对局及弊端,比如面对铁壁草钢或冥想海这种靠耐久强化的精灵我方比较难突破。以及由于很少选出夜灵(或对位的迷你Q)白马的弱策经常需要靠对面来触发(比如蹭Y的大喊),使得白马的配置在这个队伍并不能达到收益的最大化。而当时CJ跟我说wolfey在盐湖城R赛玩起了抗钢果剑舞白马,我觉得是个更好的选择就拉进了自己的队伍。离开了弱策的白马自然也解放了触发弱策的夜灵/迷你Q位置,可以换上在当前环境开出空间能力更强的多边2。除此之外,选择肉水龙意味着队伍缺少了一定的空间外正面对攻能力,在一些对面没有太多高速高火力输出的情况下,用命玉水龙正面输出会是个很好的选择。所以我带上了命玉的输出型水龙。鳍鳍的位置一开始想玩 铁壁+冥想+月爆+保护这样的强化模式以应对那些强化队,但实战发现面对苍响时即使鳍鳍无双铁壁+6了也很难打就放弃了,改成了加血开墙辅助型。老虎的位置用的极速71可以经常无伤先手狠话抛走,同时在面对海皇的首发时可以有更多底气,队伍的大概思路就构建完毕了。这个队伍从组建到ps磨合以及投入实机对战前后不到2周的时间,还有不少战术细节需要进一步开发和完善,但队伍在当前环境下整体表现还是很不错的,很快我用ps双号都打到了k8(由于在参加NPA我就不放截图了,要不还得再注册新号重新打...),月末最后三天投入实机最终一路打到了前30也很满意。希望喜欢水龙白马体系或者希望提高轮转能力的聚聚可以来使用并一起继续开发这个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