掇锋吧 关注:42贴子:980
  • 12回复贴,共1


1楼2022-03-30 17:23回复
    【自云南返京时,照例要为越来捎回一些礼物。蝶豆花是很适合的,京畿没有的品种,向来受人追捧。然滇省距京千里,珍卉难抵路途颠簸,只得作罢。转念又生一计,带了两只孔雀回京。对于这位表妹,生于紫宸的越来公主,向来我对她并不能以有求必应来形容,然而,在品赏九州风物的事上,却从不含糊。】
    【阳和启蛰,品物皆春,无风无雨的光景,我邀她至登逐园。园中自我归京即安排了仆从照料孔雀,不出几日,两个家伙肉眼可见得大了些。为防小厮嘴风不严,亲自去门口迎她,街市喧阗,烟火气中夹杂着忙碌的气色,于各色形色匆匆的人后,望见她小小的身影。】
    你怎么一个人出来了?


    IP属地:澳大利亚2楼2022-03-30 17:24
    回复
      广告
      立即查看
      【谢小舟渍了一罐翠梅,用金海湖的鱼制了道酸辣鱼。我一面剔着鱼骨,一面问她:嘉瞻元佑是不是该回京述职了?她才大惊失色,说道元大人前些天发了帖来,这程颇忙,忘了给我。是以我搁下箸,却见所约之期正是今日,管不得鱼,衔了枚翠梅就动身。】
      【禁外的天穹疏朗,怡然行向登逐园。一璧扯着香缨转,一壁哼唱小调:我看见……星星为什么,簇拥月亮……】
      【才在猜想是嘉瞻哪位小厮当门,却见堂堂云南巡抚在匾下。一展眉,划出穿肩越踵的路径,提起裙就奔去】
      怎么了?你还想见谁?


      4楼2022-04-02 17:11
      回复
        【“小鹿”,我在心里默默给出了回答,却并不敢将它宣之于口。要知道我与小鹿的关系,是一段隐秘而动人的故事,这样的故事可不适合在宸宫流传。待日后行嘉礼,再说与越来听,未尝不是一个更好的主意。于是我岔开这个话题,尽量不教她看出一丝丝异样。】没...没谁,我是说,你怎么没带个丫鬟一起出门?多不安全。
        【将门扉轻轻一推,园内日光即悠悠洒落在门口石阶上,打了个“请”的手势,让她先一步进门。往年外任回京述职,带回的无外乎是些珍玩,将活物不远万里运回,还是头一遭。故作神秘,于豢养孔雀的院落门前拦住她去路。】猜猜这回我从云南给你带什么回来了?


        IP属地:澳大利亚5楼2022-04-17 21:26
        回复
          【他早成为清廷的股肱良臣、知掌一方的巡抚,而不再是从前的官学肄业生;可当他暂去官佩时,也还是畴昔同顽闹的元佑表兄。是以他语中的顿挫并非不察,却只扬起眉故说】
          是吗,没谁?【并不再追问】这条路我早就熟了,不用别人跟着。
          【登逐园堪算是头回来,不过偶会听义阳提起其中景观,来时也不生疏。元佑每逢外派回京,必要携些当地风物来。阿混也曾履务到滇,带了全套银饰俾我,实想不出有什么别的,沉吟少顷道】
          你不会带了棵杨梅树回来吧?


          6楼2022-04-18 15:01
          回复
            【滇地的景致不同于京畿,裹挟草木香的熏风时时照拂群青的蝶豆花。我在信中常与越来提起云南这样一桩奇异的景象,绿植、虫蚁似乎比那里的人们有更为鲜活的命生命,连个头都要较京中的大出几倍。是以,这些奇株异卉与京中的风土很不相宜,我也担心南橘北枳,遂放弃了这些不着边际的念头。引人至孔雀园前,伸手将门推开。】
            才不是呢,你自己进去看。
            【将孔雀运回是,我后悔了。云南的农户好心提醒我,孔雀最爱吃虫子,可惜了登逐园此处还算清静的一隅,从此成了虫蚁与孔雀的天地。好在两只孔雀毛色鲜亮,为此多养几只虫子倒也不必介怀。】
            怎么样,没想到吧?


            IP属地:澳大利亚来自iPhone客户端7楼2022-04-22 11:47
            收起回复
              【他身后的园隅景观,只消一眼即知同别处不同。我一壁随他展臂所向往前去,一壁回首又猜问】那是蝶豆花?(这生疏的名字读来还有些拗口)你信里是不是提过,回京里还能活下吗?你不会还带了云南的土回来吧!
              【絮絮说着,就罔顾履下。簇新的绣鞋才踏进园浦草汀,立时就呆楞住——已然分辨不清是先有脆响入耳,还是踏下的绵软先被感知;总之我提足看时,鞋底分明有青虫的汁液。蹙着眉嚷道】你怎么在花园里养虫啊……
              【这厢话音未竟,就看到一只越鸟昂头垂尾,气定神闲地行来。辄转了语气,展眉乐曰】你带了一只孔雀回来!
              【浑没顾忌地再草面上潦草剐蹭几下鞋底,便要去追鸟,也不敢凑太近,只鞠身探看,还不往评点】有点像一把扫帚,这是能说的吗?


              11楼2022-04-24 00:21
              收起回复
                【起先云南的官员招待我时,望着盏中蓝色的茶汤,我几乎以为他们对我的不满已经到了要当面下毒的地步。不过往后渐而习惯起来,竟然很不舍地带了许多回来。园中并没有蓝色的花,大约对她而言很难凭空臆想出这三个字是在形容一种什么花。】不是,不是,蝶豆花我给你带了干的回来,你泡水喝,那花泡出来的水还是蓝的。
                【嗯…确实有些一言难尽,为了孔雀吃饱喝足,时时刻刻须得小心足下,谁能想到下一步会踩到什么惊喜。】那虫子是…【还没解释清楚,那位“大爷”就大摇大摆出来巡山了。观越来神色,像是很满意的。】怎么样,我可是挑了很久才挑出来的孔雀!
                【定睛一瞧,须得承认,它果然像把花里胡哨的大扫帚。但这样口无遮拦讲出来,戳到我心窝了。目光偏开,很敷衍地。】嗯?可以可以。【孔雀大概和它生长的滇省一样奇特,对我这个给它吃喝的恩人视若无睹,偏偏要凑着一个说它像扫帚的越来。眼珠一转,又有一计。】它还挺喜欢你,这么多天也没见它开屏,要不你想想办法?


                IP属地:澳大利亚来自iPhone客户端12楼2022-04-25 01:13
                回复
                  广告
                  立即查看
                  【嘉定阁的抱厦露台里育过一株穗花牡荆,每逢春夏相期之时也开蓝花,只其叶颇香,花却无味,也从没动过当茶沏的意图。南国风物对我而言,同外邦已无异处】这是真实存在的吗?(稍事沉思)能好喝吗?你不要骗我。
                  【孔雀虽没开屏,尾上似眼的金翠纹样却可辨。这已足令我不再顾适才的虫,专致地同它大眼对小眼——我是大眼,嗯。】
                  好漂亮啊……【说不得博物洽闻,却也破过些卷,只真见着实景,词汇还是匮乏起来。】
                  【小园不容得越鸟“五里一徘徊”,只绕在我身周,算是五步一怜尾。我屈指在颌边,听闻孔雀见美人敞屏,首先排除是为我不够美,那大约是:】温庭筠写「孔雀眠高阁,樱桃拂短檐」,想必是它长途跋涉,翎羽都皱了,想打点……不是,想多歇息罢!


                  13楼2022-04-29 12:33
                  回复
                    【暹罗国引入的蝶豆花,单论泡茶是没有甚么独特的味道的,然而颜色鲜艳,多番冲泡,仍有靛青落于杯中。味道或是比不上她常饮的龙井毛尖,但…也不能算是难喝。】
                    当然好喝了!我什么时候骗过你?
                    【引孔雀回京是个难题,起先我想找个笼子将它运回,奈何这家伙的翎羽总是不大安分,扑扇起来将车弄得凌乱无比。后来车夫献上一计,把它卷起来再以布裹之,只露出脑袋来喂食即可。我连连称赞,妙啊。经她一点,忽然想到这一桩事来,再定睛细瞧,它的确有些皱。】
                    你说的对,它是被卷起来带回京的。等它歇息够了,翎羽是不是就展开了?
                    【似是被这样一番解释说服,长途跋涉后,总是需要时日来将养的。拽拽越来衣袖。】
                    走罢,尝尝我带回来的蝶豆花。孔雀先在这养着,待你日后立府了,再带回去。


                    IP属地:澳大利亚来自iPhone客户端14楼2022-05-01 10:43
                    回复
                      【蝶豆花已在京昆往来的鸿雁间看足,听他信誓旦旦,长眉单扬起一边,朗道】好罢好罢,先信你的,待会再去尝。【说便鞠腰屈膝,也不在意虫蝇遽集,近前去端详这“不识礼数”,颇为高傲的南客。】
                      【孔雀之身往常是在诗中、画中与文师的黼黻补服上常见,我将翠角、金华……一一对照,确判是灵禽无误。才要忧思起屏帷何时敞,先听元佑说起,它是被卷来京城的。沉吟少顷,又道】
                      那更像扫帚了。昆明距京城约有两千公里,不妨就叫它做光轮两千吧,另一只容我再想想。
                      【他在分辩翎羽没开的因由,一边的孔雀却似有不满,摆起金首,又俯身啄草,似是在言:那倒不是因为这个,这个是从内到外的……我顿觉余音绕梁,不忍深想了。】
                      好!【养到开屏我再领回去,我想。随他一起喝蝶豆花“茶”去。】


                      16楼2022-05-01 22:37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