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发布了“上海市2021年度专业技术服务平台拟立项项目公示的通知”,共有23个平台获得资助(表1)。我校是唯一一家同时获批2个平台的承担单位,2个平台分别是:电子电气工程学院方志军教授负责的“上海市制造业数字化转型设计与验证专业技术服务平台”,材料工程学院杨尚磊教授负责的“上海市激光智能制造及质量检测专业技术服务平台”。

表1 上海市2021年度专业技术服务平台拟立项项目
上海市制造业数字化转型设计与验证专业技术服务平台针对制造业高质量工业数据获取难、工业机理与知识构建难、数据价值挖掘难、及数据资产管理难的四大技术瓶颈问题,构建工业数字化转型专业技术服务平台,研发制造业大数据采集与治理、工业机理建模与知识构建、数据与知识驱动的推理决策、制造业数字孪生工厂建设四大核心技术;依托上海工程技术大学及上海市数据智能技术及其应用协同创新中心的核心技术优势,联合中国商飞、上汽通用等大型制造企业以及腾讯云、雪浪云、达观数据等行业领军数字化转型企业,打造制造业数字化转型的产学研用共享生态系统;重点开展制造业数字化转型过程中的研发设计、联合攻关、测试验证等特色鲜明的专业技术服务,降低制造业在数字化转型过程中的设计与验证成本,提供制造业数字化转型的基础平台服务及联合攻关服务,助推制造业数字化转型的生态建设及提质增效。
上海市激光智能制造及质量检测专业技术服务平台聚焦《中国制造2025》制造强国战略,围绕《上海市先进制造业发展“十四五”规划》,有效服务于上海市高端装备重点产业集群、G60科创走廊和长三角地区先进制造业发展需求。秉承“汇聚资源、组建团队、研发技术、成果转让、公共服务”的发展理念,利用服务平台有效整合激光智能制造及检测相关资源,高效发挥激光中心优秀人才和关键技术服务能力,提升学校激光智能制造及质量检测服务社会水平,支撑我校机械工程学科博士点培育、相关学科硕士点建设和本科生培养。通过激光技术与智能制造技术的结合促使传统制造向“光制造”转化,对接上海市及长三角地区航空航天、船舶与海洋工程、新能源汽车、轨道交通和核电等重点领域核心产品的重大技术需求,构建上海市激光智能制造及质量检测专业技术服务平台,开展激光焊接、激光熔覆与强化、激光增材制造、激光清洗与切割、激光加工过程感知及控制、产品质量检测及可靠性评价等方面的关键共性应用技术开发,进行服务团队建设、标准体系建设、专业资质认证、专业技能培训等,推进激光智能制造人才、技术和装备共享服务系统建设,为上海市高端装备制造业的企业创新和创业孵化等提供专业技术服务。
学校聚焦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紧紧围绕上海“3+6”新型产业体系,不断创新科研平台申报和管理模式,逐步建立了分层次、分梯队长效科研平台培育机制,近三年(2019年至今)先后获批省部级科研平台10个(表2),现有省部级科研平台已达21个。平台围绕国家战略和“卡脖子”重大问题开展科学研究,取得了一系列国内领先、国际先进的科研成果。以这次获批的2个专业技术服务平台为契机,我校将充分发挥自身技术优势,集聚和共享创新要素资源,争取创建一流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全力支持长三角一体化国家发展战略,助力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上海科技创新中心建设。
序号 平台名称 年份 批准单位
1 上海市轨道交通振动与噪声控制技术工程研究中心 2019 上海市发改委
2 上海新工科建设研究中心 2019 上海市教委
3 上海纺织化学清洁生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2020 上海市科委
4 上海药物制剂智能装备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2021 上海市科委
5 上海市数据智能技术及其应用协同创新中心 2021 上海市教委
6 上海市大型构件智能制造机器人技术协同创新中心 2021 上海市教委
7 上海市心脑血管非编码RNA成药性前沿科学研究基地(培育) 2021 上海市教委
8 上海市制造业数字化转型设计与验证专业技术服务平台 2021 上海市科委
9 上海市激光智能制造及质量检测专业技术服务平台 2021 上海市科委
10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工业设计中心 2021 上海市经信委
表2 2019至今我校获批省部级科研平台清单
小编:平邑科技创新产业园

表1 上海市2021年度专业技术服务平台拟立项项目
上海市制造业数字化转型设计与验证专业技术服务平台针对制造业高质量工业数据获取难、工业机理与知识构建难、数据价值挖掘难、及数据资产管理难的四大技术瓶颈问题,构建工业数字化转型专业技术服务平台,研发制造业大数据采集与治理、工业机理建模与知识构建、数据与知识驱动的推理决策、制造业数字孪生工厂建设四大核心技术;依托上海工程技术大学及上海市数据智能技术及其应用协同创新中心的核心技术优势,联合中国商飞、上汽通用等大型制造企业以及腾讯云、雪浪云、达观数据等行业领军数字化转型企业,打造制造业数字化转型的产学研用共享生态系统;重点开展制造业数字化转型过程中的研发设计、联合攻关、测试验证等特色鲜明的专业技术服务,降低制造业在数字化转型过程中的设计与验证成本,提供制造业数字化转型的基础平台服务及联合攻关服务,助推制造业数字化转型的生态建设及提质增效。
上海市激光智能制造及质量检测专业技术服务平台聚焦《中国制造2025》制造强国战略,围绕《上海市先进制造业发展“十四五”规划》,有效服务于上海市高端装备重点产业集群、G60科创走廊和长三角地区先进制造业发展需求。秉承“汇聚资源、组建团队、研发技术、成果转让、公共服务”的发展理念,利用服务平台有效整合激光智能制造及检测相关资源,高效发挥激光中心优秀人才和关键技术服务能力,提升学校激光智能制造及质量检测服务社会水平,支撑我校机械工程学科博士点培育、相关学科硕士点建设和本科生培养。通过激光技术与智能制造技术的结合促使传统制造向“光制造”转化,对接上海市及长三角地区航空航天、船舶与海洋工程、新能源汽车、轨道交通和核电等重点领域核心产品的重大技术需求,构建上海市激光智能制造及质量检测专业技术服务平台,开展激光焊接、激光熔覆与强化、激光增材制造、激光清洗与切割、激光加工过程感知及控制、产品质量检测及可靠性评价等方面的关键共性应用技术开发,进行服务团队建设、标准体系建设、专业资质认证、专业技能培训等,推进激光智能制造人才、技术和装备共享服务系统建设,为上海市高端装备制造业的企业创新和创业孵化等提供专业技术服务。
学校聚焦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紧紧围绕上海“3+6”新型产业体系,不断创新科研平台申报和管理模式,逐步建立了分层次、分梯队长效科研平台培育机制,近三年(2019年至今)先后获批省部级科研平台10个(表2),现有省部级科研平台已达21个。平台围绕国家战略和“卡脖子”重大问题开展科学研究,取得了一系列国内领先、国际先进的科研成果。以这次获批的2个专业技术服务平台为契机,我校将充分发挥自身技术优势,集聚和共享创新要素资源,争取创建一流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全力支持长三角一体化国家发展战略,助力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上海科技创新中心建设。
序号 平台名称 年份 批准单位
1 上海市轨道交通振动与噪声控制技术工程研究中心 2019 上海市发改委
2 上海新工科建设研究中心 2019 上海市教委
3 上海纺织化学清洁生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2020 上海市科委
4 上海药物制剂智能装备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2021 上海市科委
5 上海市数据智能技术及其应用协同创新中心 2021 上海市教委
6 上海市大型构件智能制造机器人技术协同创新中心 2021 上海市教委
7 上海市心脑血管非编码RNA成药性前沿科学研究基地(培育) 2021 上海市教委
8 上海市制造业数字化转型设计与验证专业技术服务平台 2021 上海市科委
9 上海市激光智能制造及质量检测专业技术服务平台 2021 上海市科委
10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工业设计中心 2021 上海市经信委
表2 2019至今我校获批省部级科研平台清单
小编:平邑科技创新产业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