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悬疑志
叶聪灵:女性悬疑作家,擅长挖掘推理、恐怖、科幻、悬疑、哲理等小说的题材。代表作《最完美的女孩》。目前《悬疑志》刊登叶聪灵的“小叶推理系列”为《最完美的女孩》第二部,深受读者好评!
编辑:“小叶推理系列”写到本期的《我嗜故我在》,十分精彩,奇妙诡异的构思让编辑每期也非常期待看到你的作品。想问写这部系列,遇到最困难的事情是?
小叶:遇到最大的困难有两个:一个是如何把专业的犯罪心理画像理论与构思的案件相结合;一个是如何把犯罪心理学中研究的变态凶杀者刻画地惟妙惟肖,至少要让读者觉得真实。举个例子吧:比如《我嗜故我在》这个故事里,推理的方法运用了地理学的犯罪心理侧写。我就想:我就是那个变态,我就要满世界地去杀人,那我愿意去哪儿杀人?在不同的国家我要如何杀死那些蠢货?怎么折磨他们才既有趣又彰显了我独特的风格?这是个技术活儿,我得查找七大洲的地图,查找著名景点,还得策划行进的路线——这简直相当于自己进行一场环游世界的旅行了!我还得处处给一个聪明的犯罪心理调查员留下线索,让她把我找出来!我等于必须扮演两个角色:一个变态和一个抓变态的人。这个过程就是最大的困难。
编辑:生活中的你是什么样子的,你的兴趣是?
小叶:生活中的我基本上是个非常懒散的人——如果不工作的时候。严重的犬儒主义和达达主义者。说白了,就是像狗一样活着的人和从来不相信约定俗成的规则的人。兴趣呢,有这么几个:一是超爱看美剧,尤其是那种跨越五六年的,简直就像爱一个男人一样爱着它们,还是特长情的那种。这严重地反映在我写小说的模式上:我的小说都是系列小说,最近两年居然还发展成第一季、第二季的模式。二是超爱看另类颓废变态风格的电影,一看到超常或者变态的人就觉得特酷,就记录下来,期待有一天像他们那样独特的人会出现在我的小说里;三是专门搜罗冷门学科的书籍,什么墓室风水学、变态心理学、海洋化学什么的。有一次我看色彩学的书,就想着有个杀手专门杀记不住颜色的人。看这些书其实就是变着法儿地设计杀人的方法——我都快成杀人狂了!
编辑:写作带给你最大的收获是什么?
小叶:简单地概括是:写作让我觉得梦想可以实现,生活中还有奇迹。这个意义就跟《阿甘正传》里的阿甘总是跑一样:写作就是我的“跑”。延伸来说,我觉得自己的生活热闹了,总有读者来找我聊啊,或者在网上贴评论啊,写邮件啊,那种虚荣劲儿就上来了,特高兴,我觉得我的世界变大了,和那么多陌生人一起分享着自己创造的小世界,简直是一件不可思议的事儿。而且生活偶尔很刺激,我每个月都要当一两次变态杀手,策划几个难以想象的杀人事件,虽然我没有真的杀人,但那感觉是类似的:越变态越快乐,越扭曲越高贵。
编辑:最大的遗憾是什么?
小叶:最大的遗憾就和魔术师刘谦的感觉类似吧:当兴趣变成了职业,可能连兴趣也完蛋了。如果说写小说一开始是为了解除生活的寂寞,为了满足自己寻求刺激的渴望,那到后来,你就不再是满足你自己了,而是为了解除很多人的寂寞和满足很多人寻求刺激的期待了。你就发现你的兴趣居然变成责任了!那一天开始,最大的遗憾就出现了。怎么会这样呢?哈哈~~
编辑:谈谈你最近觉得有趣的一件事情。
小叶:我有一个做大学老师的朋友,她教的班有个女生,在学校的大操场上摆了几百只蜡烛,摆成红心的样子,然后里面是大大的“我爱你“三个字。还买了999朵蓝色的玫瑰,非常虔诚地单膝下跪,向另一个女生求爱。记住,我说的是”一个女生向另一个女生求爱“。这事儿引起了我所在的城市的所有大学的轰动,俩女生马上火了,照片即刻传到了人人网。但最火的不是她俩,而是穿着睡衣的连夜赶下楼去拍他俩的同学,还有人专门拍那些穿睡衣拍照的人,他们那种遇到新闻而迫不及待孜孜不倦的劲儿让我觉得特有趣。老师们都被雷死了,同学们都乐死了。我觉得这一代大学生有趣地雷死人不偿命。
编辑:如果重新投胎,下辈子不做人想做什么?
小叶:我非常虔诚地想做一只树袋熊。越懒惰越可爱,越肥越萌。最好是明星树袋熊,很多人争抢得抱着我照相。我理直气壮地懒散,懒惰,懒得搭理任何“人“。我就可以把我现在的状态在下辈子完全合理化,还变成一种值得”人“欣赏的风格。
编辑:最后,请推荐一部给《悬疑志》的读者,一本好书和一部电影。
小叶:书的话,我推荐大家看看劳伦·B·阿洛伊等人专著的《变态心理学》,对于研究种种离奇变态的心理学理论阐述地非常清晰,关键是里面的实例很丰富,你完全可以当成小说来看,而不是一本理论著作。绝对刺激,绝对独特。电影呢,推荐安吉丽娜·朱莉的《机动杀人》,里面的杀手思维很独特:他杀完人之后,会变成那个人,然后沉浸在属于那个人的生活中一段时间。整部电影构思很巧妙,爱情很激荡,谋杀很另类,结局很出乎意料,是一部精彩的悬疑电影。
叶聪灵:女性悬疑作家,擅长挖掘推理、恐怖、科幻、悬疑、哲理等小说的题材。代表作《最完美的女孩》。目前《悬疑志》刊登叶聪灵的“小叶推理系列”为《最完美的女孩》第二部,深受读者好评!
编辑:“小叶推理系列”写到本期的《我嗜故我在》,十分精彩,奇妙诡异的构思让编辑每期也非常期待看到你的作品。想问写这部系列,遇到最困难的事情是?
小叶:遇到最大的困难有两个:一个是如何把专业的犯罪心理画像理论与构思的案件相结合;一个是如何把犯罪心理学中研究的变态凶杀者刻画地惟妙惟肖,至少要让读者觉得真实。举个例子吧:比如《我嗜故我在》这个故事里,推理的方法运用了地理学的犯罪心理侧写。我就想:我就是那个变态,我就要满世界地去杀人,那我愿意去哪儿杀人?在不同的国家我要如何杀死那些蠢货?怎么折磨他们才既有趣又彰显了我独特的风格?这是个技术活儿,我得查找七大洲的地图,查找著名景点,还得策划行进的路线——这简直相当于自己进行一场环游世界的旅行了!我还得处处给一个聪明的犯罪心理调查员留下线索,让她把我找出来!我等于必须扮演两个角色:一个变态和一个抓变态的人。这个过程就是最大的困难。
编辑:生活中的你是什么样子的,你的兴趣是?
小叶:生活中的我基本上是个非常懒散的人——如果不工作的时候。严重的犬儒主义和达达主义者。说白了,就是像狗一样活着的人和从来不相信约定俗成的规则的人。兴趣呢,有这么几个:一是超爱看美剧,尤其是那种跨越五六年的,简直就像爱一个男人一样爱着它们,还是特长情的那种。这严重地反映在我写小说的模式上:我的小说都是系列小说,最近两年居然还发展成第一季、第二季的模式。二是超爱看另类颓废变态风格的电影,一看到超常或者变态的人就觉得特酷,就记录下来,期待有一天像他们那样独特的人会出现在我的小说里;三是专门搜罗冷门学科的书籍,什么墓室风水学、变态心理学、海洋化学什么的。有一次我看色彩学的书,就想着有个杀手专门杀记不住颜色的人。看这些书其实就是变着法儿地设计杀人的方法——我都快成杀人狂了!
编辑:写作带给你最大的收获是什么?
小叶:简单地概括是:写作让我觉得梦想可以实现,生活中还有奇迹。这个意义就跟《阿甘正传》里的阿甘总是跑一样:写作就是我的“跑”。延伸来说,我觉得自己的生活热闹了,总有读者来找我聊啊,或者在网上贴评论啊,写邮件啊,那种虚荣劲儿就上来了,特高兴,我觉得我的世界变大了,和那么多陌生人一起分享着自己创造的小世界,简直是一件不可思议的事儿。而且生活偶尔很刺激,我每个月都要当一两次变态杀手,策划几个难以想象的杀人事件,虽然我没有真的杀人,但那感觉是类似的:越变态越快乐,越扭曲越高贵。
编辑:最大的遗憾是什么?
小叶:最大的遗憾就和魔术师刘谦的感觉类似吧:当兴趣变成了职业,可能连兴趣也完蛋了。如果说写小说一开始是为了解除生活的寂寞,为了满足自己寻求刺激的渴望,那到后来,你就不再是满足你自己了,而是为了解除很多人的寂寞和满足很多人寻求刺激的期待了。你就发现你的兴趣居然变成责任了!那一天开始,最大的遗憾就出现了。怎么会这样呢?哈哈~~
编辑:谈谈你最近觉得有趣的一件事情。
小叶:我有一个做大学老师的朋友,她教的班有个女生,在学校的大操场上摆了几百只蜡烛,摆成红心的样子,然后里面是大大的“我爱你“三个字。还买了999朵蓝色的玫瑰,非常虔诚地单膝下跪,向另一个女生求爱。记住,我说的是”一个女生向另一个女生求爱“。这事儿引起了我所在的城市的所有大学的轰动,俩女生马上火了,照片即刻传到了人人网。但最火的不是她俩,而是穿着睡衣的连夜赶下楼去拍他俩的同学,还有人专门拍那些穿睡衣拍照的人,他们那种遇到新闻而迫不及待孜孜不倦的劲儿让我觉得特有趣。老师们都被雷死了,同学们都乐死了。我觉得这一代大学生有趣地雷死人不偿命。
编辑:如果重新投胎,下辈子不做人想做什么?
小叶:我非常虔诚地想做一只树袋熊。越懒惰越可爱,越肥越萌。最好是明星树袋熊,很多人争抢得抱着我照相。我理直气壮地懒散,懒惰,懒得搭理任何“人“。我就可以把我现在的状态在下辈子完全合理化,还变成一种值得”人“欣赏的风格。
编辑:最后,请推荐一部给《悬疑志》的读者,一本好书和一部电影。
小叶:书的话,我推荐大家看看劳伦·B·阿洛伊等人专著的《变态心理学》,对于研究种种离奇变态的心理学理论阐述地非常清晰,关键是里面的实例很丰富,你完全可以当成小说来看,而不是一本理论著作。绝对刺激,绝对独特。电影呢,推荐安吉丽娜·朱莉的《机动杀人》,里面的杀手思维很独特:他杀完人之后,会变成那个人,然后沉浸在属于那个人的生活中一段时间。整部电影构思很巧妙,爱情很激荡,谋杀很另类,结局很出乎意料,是一部精彩的悬疑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