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吧 关注:44,024贴子:114,890

回复:十四规划教材中医基础理论存在的问题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十四五规划教材《中医基础理论》存在的主要问题


IP属地:湖南17楼2022-07-24 13:27
回复

    十四五规划教材《中医基础理论》存在的问题
    大家好,我是《阴阳系统论》、《中医生理病理系统论》与《中医人体节律调控学》作者张睿。今天分享给大家的主题是:
    十四五规划教材《中医基础理论》存在的问题
    我们都知道大学是培养人才的摇篮,但中医药大学为什么难以培养出合格的人才?其实原因很简单,那就是中医药行业高等教育规划教材《中医基础理论》不合格,不成体系,不乏缪误。下面以最新版的十四五规划教材《中医基础理论》为例,其失误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一,对中医立论的基础是什么没有明确的结论,或者说对中医究竟是什么的定性不客观,对什么叫中医学表述缺乏起码的逻辑。正因为中医没有把“我是谁”阐述清楚,并利用中医固有的理论与方法客观真实的反映出来,致使中医的发展过程走了很多弯路,偏离中医的本质越来越远;近些年中医饱受诟病、甚至被质疑为“伪科学”,那些掌控中医话语权的人由于缺乏理论自信的底气,也不敢理直气壮的去面对。中医的内外交困都属于基础不牢的连锁反应;


    IP属地:湖南18楼2022-07-24 15:44
    回复
      二,没有起码的阴阳五行学,而是把这个完整严密的理论体系,活生生的割裂成“气一元论”“阴阳学说”“五行学说”等各自为政,互不联系的三个哲学层面的单元,几乎丧失了对中医学的系统指导作用与价值。阴阳五行学虽然只有通过哲学才能揭开其谜底,却不是哲学,而是属于比抽象的哲学更高一个层次的与客观逻辑吻合的理性具体思维模式,一旦将其一脉贯穿到中医的生理病理药理中去,既可以把“天人合一”的客观实在性反映出来,中医的脏腑阴阳气化规律得到充分的体现,而且把握疾病的发生与发展,防治疾病等都有着无法量化的作用与价值,是规范化、系统化、科学化的中医必将具备的理论与方法;
      三,整体观念几乎被架空。别说“天人合一”有名无实,就连气血与五脏是什么关系?气血与筋脉肉皮骨是什么关系等基本上也没有触及,也不可能阐述清楚。“天人合一”的整体观念是中医学立论的基础,基础不牢,就不可能构架中医学完整严密的理论体系;
      四,所谓的辨证论治是在以偏概全。主要体现在病证症基本概念表述不清,没有从客观逻辑的高度把“病因”与六淫“证因”的区别与联系辨识清楚,层次模糊,不乏主观的自圆其说。是造成中医自我封闭,不能在完善的理论框架下,借高速发展的科学技术为己所用的根本原因。辨证论治属于中医的特色,但也存在着与西医对疾病认识的共性,如果把特色等同于全部,其实是抓到芝麻丢了西瓜的得不偿失。
      中医是科学的。中医立论基础的“天人合一”不只是一种观念,而是具有客观实在性。实践证明,疾病的发生与发展,都与每个人与生俱来的脏腑调节机制出现的状况直接相关,古今中外的任何人都可以得到验证。这既是中医理论自信的源泉,也是西医学不可能具备的优势。正如我在《中医人体生物节律学》中说过的那样,“尽管现代生命科学的研究己进入到分子水平层面,并可望在短期内全部破译出DNA、RNA密码,属于从根本上把握生命存在的真谛不可缺少的认识环节,但这一切的认识莫过属于过程而己,而决不会是目的。因为形成生命的物质虽然可以无限的分割,但真正意义上的生命却是实实在在的无法把其化整为零的东西,更何况生命存在的过程早己超越出纯生物学范畴,而是与宇宙环境、社会环境等具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这些联系的因素是在电子显微镜下观测不到的东西,从DNA密码中也破译不出。所以,生命科学的研究最终都将要归宿到中医的“整体观念”中去,纳入反映这一观念的脏腑阴阳气化规律中来。”笔者有理由相信,只要广大的中医同仁们不墨守成规,不搬看老黄历,不只顾眼前利益,而是以中医大业为重,从基础理论的完善起步,那么,用不着多久,一个能与时俱进的真正体现中医整体观念与辨证论治特色的中医学就会呈现在我们面前,就会以完整系统科学的姿态走向全世界!
      努力吧,广大的中医同道们!能验证古今中外任何一个人的客观事实既是中医理论自信的底气,更是振兴中医不可或缺的动力与源泉!
      也希望看到这个视频的家人们点赞收藏与转发,让更多的人关注中医、了解中医。谢谢大家!


      IP属地:湖南19楼2022-07-24 15:45
      收起回复
        这个问题


        IP属地:湖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20楼2023-01-10 12:41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