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春华吧 关注:13贴子:55

桑春华的读书笔记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第一层次的阅读,我们称之为基础阅读。也可以用其他的名称,如初级阅读、基本阅读或初步阅读。
第二个层次的阅读我们称之为检视阅读,也可成为系统化略读。特点在强调时间——一定的时间之内,抓出一本书的重点。
第三种层次的阅读,我们称之为分析阅读。分析阅读就是全盘的阅读、完整的阅读,或是说优质的阅读——你能做到的最好的阅读方式。
第四种,也是最高层次的阅读,我们称之为主题阅读,或者比较阅读。


IP属地:北京1楼2022-03-25 15:29回复
    层次一:基础阅读
    即会识字,能够阅读一本书。这个阶段通常在小学1-6年级会被老师授予。而本书讨论的阅读方法重点将放在后面三种层次中。


    IP属地:北京2楼2022-03-25 15:31
    回复
      2025-05-10 04:40:12
      广告
      层次二:检视阅读
      检视阅读分为两种:
      检视阅读一:有系统的略读或粗读
      如果你:①并不知道自己想不想读这本书。你也不知道这本书是否值得做分析阅读。但你觉得,或只要你能挖掘出来,书中的资讯及观点就起码会对你有用处。
      ②想要发掘所有的东西,但时间却很有限。
      在这样的情况下,你一定要做的就是略读/粗读整本书。
      略读建议:
      ❶先看书名页,然后如果有序就先看序。
      要很快地看过去。特别注意副标题,或其他的相关说明或宗旨,或是作者写作本书的特殊角度。
      ❷ 研究目录页。
      ❸ 如果书中附有索引,也要检阅一下。
      ❹ 如果那是本包着书衣的新书,不妨读一下出版者的介绍。
      ❺ 挑几个看来跟主题息息相关的篇章来看。
      ❻ 把书打开来,东翻翻西翻翻,念个一两段,有时候连续读几页,但不要太多。
      就用这样的方法把全书翻过一遍,随时寻找主要论点的讯号,留意主题的基本脉动。最重要的是,不要忽略最后的两三页。就算最后有后记,一本书最后结尾的两三页也还是不可忽视的。
      由此,你已经完成了第一种形态的检视阅读。你应该在脑海中把这本书该归类,以便将来有需要时好作参考。
      检视阅读二:粗浅的阅读
      第一次面对一本难读的书的时候,从头到尾先读完一遍,碰到不懂的地方不要停下来查询或思索。
      集中精神在你能读懂的部分,继续这样读下去。将全书读完,不要被一个看不懂的章节、注解、评论或参考资料阻挠或泄气。在大多数情况里,如果你自己被某个顽固的段落绑住了,你就很难脱困而出了。


      IP属地:北京3楼2022-03-25 15:32
      回复
        阅读的速度:检视阅读的两个方式都需要快速地阅读。


        IP属地:北京4楼2022-03-25 15:32
        回复
          注意:速读不是一味求快,而忽略了你目前能掌握的程度。应该是依照读物的性质与复杂程度,而让你用不同的速度来阅读。
          正确的阅读速度:在阅读一本书的时候,慢不该慢到不值得,快不该快到有损于满足与理解。


          IP属地:北京5楼2022-03-25 15:32
          回复
            阅读的逗留与倒退如何矫正:
            你可以自己做这样的训练:将大拇指与食指、中指合并在一起,用这个“指针”顺着一行一行的字移动下去,速度要比你眼睛感觉的还要快一点。强迫自己的眼睛跟着手部的动作移动。一旦你的眼睛能跟着手移动时,你就能读到那些字句了。继续练习下去,继续增快手的动作,等到你发觉以前,你的速度已经可以比以前快两三倍了。


            IP属地:北京6楼2022-03-25 15:33
            回复
              什么是主动阅读?
              你在阅读时要提出问题来——在阅读的过程中,你自己必须尝试去回答的问题。


              IP属地:北京7楼2022-03-25 15:33
              回复
                如何做个主动阅读的阅读者?
                主动的阅读基础——一个阅读者要提出的四个基本问题:
                ① 整体来说,这本书到底在谈些什么?
                ② 作者细部说了什么,怎么说的?
                ③这本书说得有道理吗?是全部有道理,还是部分有道理?
                ④这本书对你有什么意义?你有收获什么知识或者受到什么启示吗?


                IP属地:北京8楼2022-03-25 15:34
                回复
                  2025-05-10 04:34:12
                  广告
                  注意:仅仅提出问题还不够,你还要试着去回答问题,即在书中批注。


                  IP属地:北京9楼2022-03-25 15:34
                  回复
                    层次三:分析阅读(一般来说是适用于论说性的作品)
                    第一阶段:整理内容大纲
                    四个阅读规则:
                    ❶依照书本的种类与主题作分类。
                    ❷用最简短的句子说出整本书在谈些什么(多看前言和书名)。
                    ❸按照顺序与关系,列出全书的重要部分。将全书的纲要拟出来之后,再将各个部分的纲要也一一列出。


                    IP属地:北京10楼2022-03-25 15:34
                    回复
                      为一本书拟大纲的公式:
                      ⑴作者将全书分成N个部分,第一部分谈的是什么,第二部分谈的是什么,第三部分谈的是别的事,第四部分则是另外的观点,第五部分又是另一些事……
                      ⑵第一个主要的部分又分成三个段落,第一段落为X,第二段落为Y,第三段落为Z。
                      ⑶在第一部分的第一阶段,作者有四个重点,第一个重点是A,第二个重点是B,第三个重点是C,第四个重点是D等等。


                      IP属地:北京11楼2022-03-25 15:34
                      回复
                        找出作者在问的问题,或作者想要解决的问题。


                        IP属地:北京12楼2022-03-25 15:35
                        回复
                          第二阶段:诠释内容
                          四个阅读规则(主要针对于论说性作品):
                          ❺找出书中重要的单字,透过它们与作者达成共识。(字)
                          ❻将一本书中最重要的句子圈出来,找出其中的主旨。(句)
                          ❼ 找出作者的论述,重新架构这些论述的前因后果,以明白作者的主张。(段)
                          ❽ 确定作者已经解决了哪些问题,还有哪些是未解决的。在未解决的问题中,确定哪些是作者认为自己无法解决的问题。
                          第三阶段:公正地评断
                          ❾ 要求读者先完整地了解一本书,不要急着开始批评。
                          ➓当你不同意作者的观点时,要理性地表达自己的意见,不要无理地辩驳或争论。
                          ❶❶尊重知识与个人观点的不同,在作任何评断之前,都要找出理论基础。


                          IP属地:北京13楼2022-03-25 15:35
                          回复
                            理想化的辩论需要做到三点:
                            ⑴ 在争辩时就要注意你会带进去的情绪,或是在当场引发的脾气。
                            ⑵你要把自己的前提或假设摊出来。
                            ⑶ 用同理心来阅读一本书。


                            IP属地:北京14楼2022-03-25 15:36
                            回复
                              2025-05-10 04:28:12
                              广告
                              站在对立角度评价一本书的四个方法:
                              (1)你的知识不足(uninformed)。
                              (2)你的知识有错误(misinformed)。
                              (3)你不合逻辑——你的推论无法令人信服。
                              (4)你的分析不够完整。


                              IP属地:北京15楼2022-03-25 15:36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