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清吧 关注:39,449贴子:1,752,498
  • 8回复贴,共1

玉米,番薯中国传播的一些整理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IP属地:天津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22-03-21 22:03回复
     玉米传人中国略早于番薯,大概在16世纪前期,即明正德、嘉靖之间,已在某些地区开始种植。根据国内外学者的研究,玉米传人的途径分海路和陆路。陆路又有两条:一是由印度、缅甸人云南的西南线;另一条经波斯、中亚到甘肃的西北线。海路则经东南沿海省份再传人内地。到明朝末年,全国已有半数以上省份引种了玉米[43]。清初,玉米的种植区域继续有所扩大,一些过去未见有玉米记载的省区,也都先后出现。但是,直到康熙年间,全国除少数省份种植地域较广以外,大部分还很不普遍。
      为了说明问题,我们根据已经查到的资料,将雍正前有关引种玉米的情况,作了大致统计(见附表三),尽管它不算完全,但还是可以反映这个时期面貌的。
      通过附表,我们看到,就大的范围而言,各省都先后引种玉米,但情况很不平衡。比较起来,云南省推广较为顺利,从明末至清初,全省大部分府县已种植玉米,推进的顺序,大致由西向东。不过云南地处边陲,地广人稀,与内地交通也很不方便,因此对外省的影响亦迟缓而不显著。
      在内地各省中,引种玉米较为普遍的当推河南省,其地区大致沿黄河两岸,以及淮河流域上游的尉氏、鄢陵、襄城和归德府等一些府县。河南地处中州,向来是东西南北的冲途。上述种植玉米的州县,大多是些交通较为便捷的区所,这大体符合早期引进的规律。我们认为河南省种植玉米的路线,多半由西往东,即从西北的甘肃省传人,然后再向东发展。但也不排除东部沿海省份传入的可能性,其具体路线是从运河经淮河,进入豫东地区。万国鼎先生在《五谷史话》中确认,正德《颍州志》中的珍珠秫,是我国种植玉米的最早记载。颍州就是今天的阜阳,属皖北淮河流域区,由此溯水而上,就是河南省的归德等府县。当然,万先生的说法,有的学者曾提出质疑[44],但我们在《古今图书集成·凤阳府物产考》中,也见到载有玉麦。《古今图书集成》成书于雍正时,实际上早在康熙年间,已由陈梦雷基本定稿。从《方舆汇编》《物产考》辑取的资料看,都属康熙以至包括明末的方志。照此看来,皖北一带仍属引种玉米较早的地区。
      在东南沿海各省中,广东、福建可能是最早引种玉米的省份。这是因为从明代以来,尽管因政治风云的变化,不时出现闭关、开关、禁海、开海的变动,但闽广两省仍是中国人民与外洋接触较多的地区。其他像浙江、江苏等省的种植玉米,多数由海路从闽广传人。康熙《天台县志》叫玉米为广东芦。又如闽广一带常把玉米叫做珍珠粟,而浙江、江苏一带也有此等称呼,这都可以说明它们之间的联系。


    IP属地:天津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22-03-21 22:04
    回复
       由于玉米传人不久,我国就发生了明清之际的大变动。连年不停的战争,不但使广大人民颠沛流离,也使农业生产遭到严重的破坏。这种局面一直延续到17世纪的60年代晚期,即康熙二十年代初。以后,随着清朝的统治局面趋向稳定,社会面貌也开始有了起色。即使如此,在一个相当的时期里,全国很多地区仍然是地广人稀,亟须恢复生产。所以从玉米开始传人起,到清康匿年间,虽然从时间上已经历了两个来世纪,而且也传遍了各个省区,但仔细考察,就会发现,无论从广度或深度上,都远远不够。
        就以种植的地域而论,除了个别的像云南等省份外,大多限于沿海以及沿江沿河等交通比较便捷、人们来往较多的地区,而且基本上是一些传统的农业生产区。人们一方面因囿于旧的习惯,另一方面也是因为在乎原河谷地带,不能充分发挥出玉米耐旱涝,适于山地沙砾种植的优势,这也大大局限了人们对它价值的认识。屈大均在谈到明清之际广东农村种植玉米情况时说:“玉膏黍,一名玉膏粱,岭南少以为食。”[45]说明玉米作为一种粮食作物,还没有真正排上队。在山东,顺治《招远县志》:“玉蜀黍即玉膏粱,有五色,田畔园圃间艺之。”即连引种较普遍的云南省,在我们接触到的有关记载中,它都是与一般作物并列,并不因为它是一种新的品种,而另外再多做说明。
        正因为如此,在当时,玉米常常被人们视作珍品。在《金瓶梅词话》中,玉米面是财主西门庆用来宴客,或与烧鹅肉、玫瑰果等一道上席的阔气食品。《古今图书集成》记载甘肃宁远县和陕西安定县出产玉麦,都注明这是一种特产。在关外辽东一带,康熙前期已有种植玉米的记载,但直到乾隆元年(1736),吕耀曾编《盛京通志》,还说它是“内务府沤粉充贡”的皇家御用品。同样,雍正十一年(1733)编定的《广西通志》,谈到桂林府出产玉米,亦言其“品之最贵者”。康熙二十七年(1688)秋,法国传教士张诚等陪同康熙帝一行巡视口外蒙古。当张诚回京路经长城古北口时,发现:“虽然古北口地方并不足道,我们却在那儿看到了很好的水果,像紫葡萄和非常好的桃子和梨。他们还在周围地里播种玉米,简而言之,我们感到自己是处于一个很不相同的地方。”[46]根据张诚的叙述,古北口的农民已把玉米作为一般口粮,不过范围很小,更不能包括整个直隶地区,有关情况,民们在下面还会谈到。


      IP属地:天津来自Android客户端3楼2022-03-21 22:05
      回复
         玉米的大规模推广是在18世纪中到19世纪初,也就是乾隆中期到嘉庆、道光时期。这时,清代社会已经历了康熙、雍正到吃隆初将近七八十年相对稳定的局面,农业生产以及整个经济都有较大的发展。与此同时,封建社会的固有矛盾也愈益突出。在敝烈的土地兼并下,大批农民因失去生产手段而成为游民、流民,另外再加上人口迅速增长所造成的土地紧张,又增加了问题的严重性。当时,特别在一些传统的农业生产区, “人浮于地”的情况已很明显。正如有人所说:“今户口日蕃而地不加增,民以日贫者,人与土赢诎之势异也。”[47]贫苦农民为寻求生活出路,往往被迫离开故土,向外地流亡迁徙。他们有的流人城市集镇,更多的是流向人口比较稀少,封建势力又相对薄弱的边疆海岛和广阔的山区,从事垦荒劳动。我国本来就是一个多山的国家,据新中国成立后有关部门的统计,在全国15亿亩耕地中,山地丘陵地占了将近一半。而这些山区丘陵地带,在清代中期以前,大多还没有很好的开发和利用。就在大批农民进入山区发展生产的同时,适合山地种植的玉米,也迅速得到推广,并且成为这些地区最重要的粮食作物。玉米作为一种新的农作物品种,在中国引种200多年以后,到这时,它的价值和意义才真正得到体现,更普遍地为人们所认识。


        IP属地:天津来自Android客户端4楼2022-03-21 22:06
        回复
          番薯的传播


          IP属地:天津来自Android客户端5楼2022-03-21 22:06
          回复
              当然,作为一种新奇物品,在它还没有完全普及时,总会被人们视为珍品,前述玉米是如此,番薯也有这样一个过程。福建莆田人陈鸿在《国初莆变小乘》中说:“番薯亦天启时番邦载来,泉入学种,初时富者请客,食盒装数片以为奇品。”福州一带当“明季始有”时,也是先“以为点茶之品”而在人们中流传的[110]。但是这种情况并不长久。据顺治时担任过福建布政使的周亮工叙述,该省番薯“初种于漳郡,渐及泉州,渐及莆”,及清初,“长乐、福清皆种之”[111]。而引种较早的泉州一带,早在万历末季已是“贫者赖以充腹”了[112]。前引《国初莆变小乘》也说:顺治初,兴化、泉州、漳州三府“遍洋皆种,物多价贱,三餐当饭而食,小民赖之”,是一种极普通的食物。明永历十五年(清顺治十八年,1661)初,郑成功率水师东渡台湾,中途因遇风阻于澎湖。成功派人在澎湖三十六屿觅取军粮,据报:“各屿并无田园可种禾粟,惟番薯、大麦、黍、稷。”[113]可见当时澎湖亦已遍桓番薯。根据我们见到的资料,到康熙前期止,福建省种植番薯的地区,东至台湾府,西边则及于汀州府的宁化、清流一带。雍正四年(1726)六月,浙闽总督高其倬在奏折中说:“福建自来人稠地狭,福、兴、泉、漳四府,本地所出之米,俱不敷民食……再各府乡僻之处,民人多食薯蓣,竟以之充数月之粮。”[114]高其倬所说的薯蓣即指番薯。同年十一月,闽抚毛文铨奏:“惟漳州一府……地瓜系该府人民充作四五个月粮食者。”“且泉州人民亦多藉地瓜以充粮食。”[115]又,郝玉麟乾隆二年(1737) 《福建通志》亦言:“番薯……迩来栽种尤盛,闽地粮糗半资于此。”到了康熙末乾隆初,福建的番薯种植不但推广到全境,而且成为与稻谷并列的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
              广东的记载虽然没有福建多,但从徐光启言:“闽广人赖以救饥,其利甚大”, “闽广人收薯以当粮,自十月至四月麦熟而止。”[116]可见推广也是很快的。清初,吴震方在《岭南杂记》中说,番薯“粤中处处种之”。及康熙三十八年(1699),“粤中米价踊贵,赖此以活”。说明在当时,番薯的地位已不比一般了。郑照崇《茂名县志》:“番薯……高郡得之最先,赖之最甚。”高郡就是茂名县所在的高州府。据传该府番薯是万历时由吴川医生林怀兰从安南携人[117]。如果此说确实,那么清初雷、廉、琼等府种植番薯,很可能由高州府传播开来的。当时,凡粤东“滨海诸邑”, “其坡田只宜莳山蓣、番薯、芋乃诸杂粮,兼收可以佐食”[118]。至于东边的潮州等府,更是“多种番薯以代米粮”[119]。


            IP属地:天津来自Android客户端6楼2022-03-21 22:07
            回复
                广东的记载虽然没有福建多,但从徐光启言:“闽广人赖以救饥,其利甚大”, “闽广人收薯以当粮,自十月至四月麦熟而止。”[116]可见推广也是很快的。清初,吴震方在《岭南杂记》中说,番薯“粤中处处种之”。及康熙三十八年(1699),“粤中米价踊贵,赖此以活”。说明在当时,番薯的地位已不比一般了。郑照崇《茂名县志》:“番薯……高郡得之最先,赖之最甚。”高郡就是茂名县所在的高州府。据传该府番薯是万历时由吴川医生林怀兰从安南携人[117]。如果此说确实,那么清初雷、廉、琼等府种植番薯,很可能由高州府传播开来的。当时,凡粤东“滨海诸邑”, “其坡田只宜莳山蓣、番薯、芋乃诸杂粮,兼收可以佐食”[118]。至于东边的潮州等府,更是“多种番薯以代米粮”[119]。
                 在沿海省份中,浙江也是引种番薯最早的地区之一。万历三十五年(1607)编的《普陀山志》就有: “番芾,种来自日本,味甚甘美”的记载[120],但由于“山僧吝不传种”[121],所以传播不广。李日华《紫桃轩又辍》: “蜀僧无边[122]者,赠余一种如萝葡,而色紫,煮食味甚甘,云此普陀岩下番薥也。世间奇药,山僧野老得尝之,尘埃中何得与耶!”李是嘉兴人,明万历进士,看来在此前,他对番薯一无所知。但是,“吝不传种,不等于可以封闭隔绝了。明末山阴乡宦祁彪佳谈到他家闲居时,曾“从海外得红薯异种,每一本可植二三亩,每亩可收薯一二车,以代粒足果百人腹”[123]。山阴今属绍兴市,离普陀山并不很远,他得到的红薯,或许亦从普陀山而来。普陀山的番薯清初已北传到江苏境内了。张文英雍正《崇明县志》:“甘薯,俗呼番芋,又名红山药,种自普陀来。”嘉庆时金榜在《海曲拾遗》中说到通州一带的番薯,其种亦“得自舟山”。
                由于浙闽两省比邻而居,海陆之间都有较多的往来,所以浙江也从福建传人番薯。康熙初年,就有陈经纶的后代到鄞县传布种植番薯,据说“初犹疑与土宜不协,经秋成即大逾闽地”[124],获得意外的成功。康熙二十一年(1682)刊的《永嘉县志。物产》中亦载有“番荠”。齐召南乾隆《温州府志》说:“温人呼甘薯为番荠,原从闽至。”说明它是从福建传人。到乾隆前期,浙江沿海的温州、台州、宁波等府,番薯种植已相当普遍了。


              IP属地:天津来自Android客户端7楼2022-03-21 22:08
              回复
                 番薯的种植,在乾隆以前,主要限于长江以南的南方各省。这是因为番薯是温热带作物,宜于高温潮湿,而我国北方各省,气候干燥,冬季寒冷,要使广大北方地区也像闽、粤、江、浙那样种植番薯,必须在技术上解决藤种收藏的问题,即使严寒之际不致冻枯,到来年有新苗可传。万历末在京津地区经营屯田事宜的徐光启,曾为此而苦思焦虑。后来他根据“京师窖藏菜果三冬之月不异春夏”的道理,悟出“欲避冰冻,莫如窖藏”,认为如此,“其收藏薯种,当更易于江南耳”[127]。徐氏的办法,看来他本人也没有来得及试验。雍正八年(1730)二月,。浙江定海总兵官林君升给皇帝具折,建议直隶、山东等省种植番薯,雍正帝在林的折子上朱批道:“番薯之益,朕早知之,前岁曾命于圆明园隙地播种,虽经种出,但甚觉细小不伦,或系南北水土异宜之故,亦未可知,试令再种看。”[128]说明在林提建议之前,皇帝已命人作过试验,但很不理想。同年八月,福建海关监督淮泰向朝廷“进呈番薯六桶”。“奉旨:番薯苗交圆明园该处栽种,其随来会种番薯苗之人俱留下,着伊等指数本处人栽种,……俟本处人于种法通晓时,再令伊等回南。”[129]后一次试种结果如何,我们没有见到记载,估计也成效不大,其中关键恐怕也是藤种问题。乾隆初,无极县令黄可润,用他家乡福建的办法,在任所试种番薯,“结薯甚多”,但苦于无法解决第二年的新苗,采用浙江“宁台种师”,“开窖藏薯”法,亦“坏者尚半”。乾隆十年(1745),他奔丧南回,路经山东德州,“家人上岸买番薯甚多而贱”,才知道就在最近几年,当地农民根据河南、浙江的经验,进一步改善窖藏法,已彻底解决了薯种越冬的难题[130]。薯种问题的解决,在技术上是个很大突破,它为番薯向全国推广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多年来,人们急于在北方地区引种番薯的愿望,才正式得以实现。


                IP属地:天津来自Android客户端8楼2022-03-21 22:09
                回复
                  最后推荐一张表
                  ,农学进步来自很多一起艰苦奋斗。
                  整理在第四罗马内战,全世界粮价上涨时


                  IP属地:天津来自Android客户端9楼2022-03-21 22:11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