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宣帝时,渤海及附近各郡闹饥荒,盗贼四起,太守不能制止。宣帝要选一个能胜任的人,丞相御史推荐了龚遂,皇帝任命龚遂为渤海太守。当时龚遂已经七十岁,宣帝召见他,见他身材短小,不如传闻的威武,心生轻视。问他:“用什么方法可平息盗贼?”龚遂答:“渤海郡地处偏远,没有沾沐圣上的恩惠教化,那里的百姓为饥寒所迫,地方官不知加以救济,致使您的子民拿着您的兵器在水池边挥舞。您希望我剿灭他们,还是安抚他们?”宣帝听后脸色好转,说道:“选用贤良人才,自然是想要安抚他们。”龚遂说:“微臣听说管理乱民好似整理乱绳,不可心急。希望丞相、御史暂且不要以条文法令来约束微臣,使微臣可以不用请示,看情形便宜行事。”宣帝答应了他。于是龚遂坐着四匹下等马拉的驿车到了渤海边。郡吏听说新太守来到,带兵相迎。龚遂让他们都回去,并命令所属的县:撤除专管追捕盗贼的官吏,手拿农具的人都是良民,官吏不得对他们问罪,手拿兵器的人才是盗贼。然后龚遂独自乘车到郡府。盗贼听到龚遂的教令,立即解散,抛弃兵器,改持锄头等耕田器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