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伯承吧 关注:825贴子:20,313
  • 28回复贴,共1

论淮海战役第二阶段先打黄维“上策”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如题,请度娘放行


IP属地:贵州1楼2022-03-14 10:31回复
    众所周知之,淮海战役第一步是先消灭黄7兵团,同时,中野拿下宿县孤立徐州,下一步如何进行,则各方经历了一个长期的酝酿过程,军W和粟则考虑同时歼击北线的邱李兵团,而刘陈D提出先打黄维为上策:
    11月14日:“如敌出永城或宿县,我以集中一、二、三、四、六。九及华三、广共八个纵队歼击黄维为上策”。
    11月19日9时电:“于歼黄百韬后以七八个纵队钳制邱李,以六七个纵队先打黄维、李延年,似为上策”
    11月19日17时电:“我们决心先打黄维”“以尚未使用之五个纵队或三个纵队用于南线,协同我们歼击黄维、李延年,这个步骤最为稳妥”
    读原文不难发现,刘陈D的意图是集中中、华野的力量先打黄维,而非中野一家打黄维。19日17时电好9时电相比,明确了在黄维和李延年之间,先拿黄维下手。实战看,第二阶段的确是先拿黄维开刀,不难看出,刘陈D“上策“””,主导了淮海战役第二阶段的走向。


    IP属地:贵州2楼2022-03-14 11:01
    收起回复
      2025-05-28 17:44:45
      广告
      后话,究竟需要加入华野多少部队打黄维呢??
      11月21日15时电“以2个以上纵队参加打黄维”
      11月23日22时电“至少以四个纵队加入歼击黄维”


      IP属地:贵州4楼2022-03-14 11:49
      回复
        众所未知(一)
        13日,君威下令刘三位:“我中原各纵及华野三、广两纵,须准备独力担任打黄维”。
        14日,刘三位致电君威:“我以集中一、二、三、四、六。九及华三、广共八个纵队歼击黄维为上策”。
        读原文不难发现,刘三位的意图是集中中野全部、华野一部的力量先打黄维,而非中野一家打黄维。
        这是众所未知的事实。


        IP属地:广东5楼2022-03-14 12:21
        回复
          众所未知(二)
          18日,君威指示华野:“叶飞一纵对付李延年……谭王指挥之四、六、八、九及十三纵,于歼灭黄兵团余部后,迅速移至徐州、宿县间,作为南线的预备队,准备协同南线各纵歼灭黄维。”
          19日,刘三位致电君威:“于歼黄百韬后以七八个纵队钳制邱李,以六七个纵队先打黄维、李延年,似为上策”。
          刘三位所说的“以六七个纵队先打黄维、李延年”与君威的是否一致啊?
          这就是众所未知的事实。


          IP属地:广东6楼2022-03-14 12:34
          收起回复
            众所未知(三)
            19日17时电:“我们决心先打黄维”
            ===“我们”指谁?只是中野还是包含华野。
            ===为何省略了“的理由,已详皓九时电”?
            完整的表述是:“我们决心先打黄维的理由,已详皓九时电”。
            那么皓九时电是如何讲述“我们决心先打黄维的理由”的呢?
            刘三位在皓9时电中:
            “以我们现有六个纵队,单独对付两路大军困难颇多。如取正面防御,必须分散兵力,不能歼敌,且仍有一路透过增援徐州之危险。如采取机动作战,不受保障徐州作战之限制,则可逐个歼敌,但对粟陈张作战不无影响。如果实行钳制黄维,打李延年五个军,至少须五个纵队,但以一个至两个纵队防御黄维均无把握。依我军态势,如李延年沿津浦东侧急进很不顺手,故我们仍拟只以九纵与李、刘五个军周旋,集中五个纵队,先歼黄维一两个军,再协同华野对付李延年。
            五、实行此方案、必须采陈张对李延年预有处置。是否妥当,请君威速示,粟陈张提出意见。”
            看见吗?
            清楚的表明:中野“集中五个纵队,先歼黄维一两个军,再协同华野对付李延年”。
            明确了在黄维和李延年之间,中野主力先拿黄维下手,华野先处置李延年。待中野歼敌一两个军后,在协同华野刀锋略显顿挫的部队对付李延年。
            这就是众所未知的事实。


            IP属地:广东7楼2022-03-14 12:46
            收起回复
              @舰船过客
              还有众所不知的呢?君威是否要求同时打邱李?看看你是否知晓,请正面回复我。
              ==================================
              众所周知:君威要求同时打邱李。因为18日,粟在打邱李。
              众所未知:
              华野继续打邱李与中野先打黄维有冲突吗?
              没有关系!!
              中野先打黄维的电文中表达得很清楚:“如采取机动作战,不受保障徐州作战之限制,则可逐个歼敌,但对粟陈张作战不无影响”。
              看见吗!!!刘三位亲电告诉君威、粟裕:只要让我中野主力先打黄维,对华野徐州作战不无影响。
              再看皓17时电:“徐东作战,据我们观察,歼黄伯韬使用了华野六个较能攻坚的纵队,历时已十二昼夜尚未解决战斗。如再以其余部队,其中只有两三个较能攻坚纵队,加以部队必已相当疲惫,刀锋似已略形钝挫,以之歼击较黄为强的邱、李诚非易事。”
              “诚非易事”——是指不能轻易实现。
              若中野继续履行“保障徐州作战”,则需要更多地消耗来保障。
              刘三位在电文中强调:“如我们不这样,过低估计本身困难,而在南线又无保障两路大致不北进的情况下(我们六个纵队,除四纵外均六个团,九纵只来五个团,平均每纵不到两万人,炮兵很弱,故只能用于一处),马上打邱、李,既无胜利把握,且可能陷入被动。如何,请考虑。”
              反之,若中野不受保障徐州作战之限制,华野自个儿爱打多少天与中野有关吗?
              所以,中野对华野打邱李没意见。只是要求中野“不受保障徐州作战之限制”,中野主力先打黄维!


              IP属地:广东8楼2022-03-14 15:13
              收起回复


                IP属地:贵州9楼2022-03-14 17:41
                收起回复
                  2025-05-28 17:38:45
                  广告
                  先打黄维之所以ZY在最初难下决策,个人认为还是兵力顾虑。
                  双堆集战役,固然是以对等兵力合围对等兵力,而合围之后还有一个歼灭问题;我军传统,打歼灭战需集中优势兵力,3:1、4:1、甚至5:1,而双堆集对黄维12兵团,中野显然并不具备这个兵力配比,装备及火力就更不用多说了。——也许ZY认为,这根本就是不能打的仗。
                  而刘陈邓依然坚持先打黄维,说白了就是已下了“烧铺草”的决心。


                  IP属地:重庆10楼2023-01-07 16:48
                  收起回复
                    刘邓率1、2、3、6纵进大别山,分遣1/3兵力地方化,创鄂豫、皖西根据地;新组建10纵、11纵、12纵,11纵留冀鲁豫,10纵和12纵到达大别山后即分遣地方化,创建桐柏、江汉根据地。
                    而豫西、陕南根据地,主要由陈谢集团分遣地方化。
                    这样一算,中原军区总的力量没有削弱,但野战军确实少了。不过这是建设和巩固新区的必由之路。


                    IP属地:重庆11楼2023-01-07 17:17
                    回复
                      中原军区的家底,无非七个根据地的军区武装+野战军。
                      野战军:1、2、3、4、6、9、11,共7个纵队。
                      其中实力最雄厚的当为4纵,而1、3、6纵次之(1、3纵人数均不足18000,但部队底子比较好),至于2纵,羊山伤了元气,之后一直未能得到有效提升,实力下滑(仅两旅,在各纵中人最少),恐已无力攻坚,但该纵阻援颇有章法;9纵被刘帅称为“后起之秀”,虽也是两个旅,但有20000上下,战力处于上升期;最后11纵,双堆集前才正式归建,也仅15000人左右。
                      军区方面,豫皖苏、豫西、陕南各出一独立旅。
                      15、6万人,且装备存在较大差距的情况下,攻歼12万余人的黄维兵团,本来是不可能的事情,但有利之处在于,黄维兵团兵力未得展开,相反被连续压缩至狭小地域,基于此点,刘帅才认为:“歼灭黄维时机甚好。”过了这个村,可能就没这个店了,所以烧铺草吧,这个精锐迟早要打,如果让它溜了,以后渡江、进军时依然是大麻烦。所以也就可以理解政委的觉悟:“就算中野拼光了,也是值得的。”
                      当然最后的结果不至于那么惨,三万多人代价。
                      双堆集的牛X之处在于:(一)对等兵力合围。孙子兵法说:十则围之,五则攻之,倍则分之,双堆集没管这个,开始真阻援,然后也是真合围,顺势而为;(二)非绝对优势兵力攻歼。非惟兵力,火力也是不如的,因此吃力是肯定的,12兵团也确实硬。


                      IP属地:重庆12楼2023-01-07 22:33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