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世界棋坛,国家围棋队的模式,是中国的首创。昔日的围棋王国日本,至今没有过这样的创举;世界大赛多年的引领者韩国,自2013年溃败以后,也借鉴中国的方式,组建了国家围棋队,其主教练先是四大天王之一的刘昌赫九段,现为中国通睦镇硕九段。
说到我们的国家围棋队,与足球队、乒乓球队等比较起来,显得比较神秘,国手的身份难得有媒体提及,国家队更是很难看到主动进行新闻发布,让人如坠云雾。具体的疑问有:1、我们的国家围棋队是如何选拔产生的?现阶段队员人选有哪些?2、队员有啥具体的待遇?3、有无约束和奖励机制?4、采取什么样的训练模式?5、保障机制是否完善?
鉴于此,笔者想要发出三个灵魂“拷问”:其一、我们的国家围棋队是采用松散放汤式的,还是集约式的管理模式,对国手有无约法三章?
之所以有这个问题,是因为现在的国手似乎很自由,上大学、玩游戏、开直播、办公司、发广告、当大嘴,几乎无所不包。原本职业棋手的职责应该是研究围棋、专注围棋,现在看上去围棋反倒好像成了兼职。还有读大学的事情也是乱象纷呈,有的不到20岁就迫不及待登堂入校,有的巅峰时期踏进校园,也有做的蛮好的在退居二线之际才走进校门。
围棋世界冠军大合影
笔者认为,国手上电视做广告、上大学求深造,都是理所应当的,但切不可随心所欲,而是要符合相关规定为宜。比如要做电视节目,最好要经过围棋协会统筹安排,时间和频率不能太多太久,以免影响国手的正常训练。建议这些方面可以借鉴其他运动队的好的经验和做法,完善规章制度,而不是不闻不问,任其自由。
其二、围棋国手如何正确对待个人利益和国家荣誉?如何对待围棋这个职业,权衡好主业与业余爱好之间的矛盾?
个人觉得应该是国家荣誉之上,但同时也不能忽略自身利益。当两者发生冲突的时候,理所应当选择以国家利益为重,而不是极端的个人主义为上。
国手既然选择了围棋这一主业,就要牢记业精于勤荒于嬉的古训,把职业放在绝对重要的位置,而不是博二兔,甚至三兔、四兔。
其三、国家队教练组和棋手如何充分利用AI进行围棋研究?据说韩国国家队在重量级的大赛决赛之前会安排专门的小组,对比赛对手的特点、爱好、棋风、近期变化等情况等进行深入研究分析,并将结果与自己的棋手分享,以提升国手的战斗力。笔者认为这是非常富有创意的做法,值得我们学习。
笔者建议,国家队要充分利用好集体研讨与个人研究相结合的办法,对棋手千万不能放任不管,而是要制定发放需要上报结果的相关课题、与AI对弈的任务指标,而不是放任他们在网棋天地里纵横驰奔,甚至与女棋手杀得不亦乐乎。试问顶尖高手经常与女棋手下网棋,对棋力的提升有一丝一毫的帮助吗?
国家围棋队研讨会
其四、如何保障国手的权益?据说现在国手们在世界大赛上赢得的奖金,棋院和围棋协会已经摒弃以前的做法,不再抽取一部分,而是除了缴纳个人所得税之外全额发放给国手,这是一个很好的姿态,我要为领导层点赞。
那么在国手的心理辅导、文化素养的提升、身体锻炼、最新AI配备、后勤保障等方面,棋院和围棋协会是否也有相应的指导性意见或针对性措施呢?我觉得应该要有这方面的细则,因为这是确保棋手充分发挥技艺的重要基础。其中最主要的是棋手的心态和对金钱的看重程度,作为领导层一定要想方设法加以引导好,切勿让金钱至上成为国手的座右铭,否则一切将灰飞烟灭。
韩国围棋现在取得了显著的进步,自去年以来的世界大赛中,他们获得第25届LG杯、第13届春兰杯、第26届三星杯、第26届LG杯等四座冠军奖杯,而中方仅仅拿到第四届梦百合杯一个冠军,在大比分上我们以1:4大为落后,看来他们仿照中国队成立国家队的做法还是颇有成效的。
集体机制本来是我们国家的法宝,如今在围棋界被别人运用得非常娴熟,这非常值得我们反思。如何在新形势下进行变革,抛弃旧模式中的弊端,引入先进的训练、管理、保障机制,是国家围棋队面临的重大课题。
我们究竟需要什么样的国家围棋队?是富有竞争力、凝聚力和创造力的有机团队,还是各自为战、宛如一盘散沙的游兵散勇?棋迷朋友们,你们认为呢?
说到我们的国家围棋队,与足球队、乒乓球队等比较起来,显得比较神秘,国手的身份难得有媒体提及,国家队更是很难看到主动进行新闻发布,让人如坠云雾。具体的疑问有:1、我们的国家围棋队是如何选拔产生的?现阶段队员人选有哪些?2、队员有啥具体的待遇?3、有无约束和奖励机制?4、采取什么样的训练模式?5、保障机制是否完善?
鉴于此,笔者想要发出三个灵魂“拷问”:其一、我们的国家围棋队是采用松散放汤式的,还是集约式的管理模式,对国手有无约法三章?
之所以有这个问题,是因为现在的国手似乎很自由,上大学、玩游戏、开直播、办公司、发广告、当大嘴,几乎无所不包。原本职业棋手的职责应该是研究围棋、专注围棋,现在看上去围棋反倒好像成了兼职。还有读大学的事情也是乱象纷呈,有的不到20岁就迫不及待登堂入校,有的巅峰时期踏进校园,也有做的蛮好的在退居二线之际才走进校门。
![](http://tiebapic.baidu.com/forum/w%3D580/sign=d35f50092f0e0cf3a0f74ef33a46f23d/b7b5cb13495409239e599e65cf58d109b3de49f9.jpg?tbpicau=2025-02-22-05_ff3d1a18a34c7f0546ce9c855e4edd6f)
笔者认为,国手上电视做广告、上大学求深造,都是理所应当的,但切不可随心所欲,而是要符合相关规定为宜。比如要做电视节目,最好要经过围棋协会统筹安排,时间和频率不能太多太久,以免影响国手的正常训练。建议这些方面可以借鉴其他运动队的好的经验和做法,完善规章制度,而不是不闻不问,任其自由。
其二、围棋国手如何正确对待个人利益和国家荣誉?如何对待围棋这个职业,权衡好主业与业余爱好之间的矛盾?
个人觉得应该是国家荣誉之上,但同时也不能忽略自身利益。当两者发生冲突的时候,理所应当选择以国家利益为重,而不是极端的个人主义为上。
国手既然选择了围棋这一主业,就要牢记业精于勤荒于嬉的古训,把职业放在绝对重要的位置,而不是博二兔,甚至三兔、四兔。
其三、国家队教练组和棋手如何充分利用AI进行围棋研究?据说韩国国家队在重量级的大赛决赛之前会安排专门的小组,对比赛对手的特点、爱好、棋风、近期变化等情况等进行深入研究分析,并将结果与自己的棋手分享,以提升国手的战斗力。笔者认为这是非常富有创意的做法,值得我们学习。
笔者建议,国家队要充分利用好集体研讨与个人研究相结合的办法,对棋手千万不能放任不管,而是要制定发放需要上报结果的相关课题、与AI对弈的任务指标,而不是放任他们在网棋天地里纵横驰奔,甚至与女棋手杀得不亦乐乎。试问顶尖高手经常与女棋手下网棋,对棋力的提升有一丝一毫的帮助吗?
![](http://tiebapic.baidu.com/forum/w%3D580/sign=dc2fba2551f3d7ca0cf63f7ec21fbe3c/f11749540923dd5412435a738c09b3de9c8248f9.jpg?tbpicau=2025-02-22-05_958b2a6df6dc7091712d9382a1d1d152)
其四、如何保障国手的权益?据说现在国手们在世界大赛上赢得的奖金,棋院和围棋协会已经摒弃以前的做法,不再抽取一部分,而是除了缴纳个人所得税之外全额发放给国手,这是一个很好的姿态,我要为领导层点赞。
那么在国手的心理辅导、文化素养的提升、身体锻炼、最新AI配备、后勤保障等方面,棋院和围棋协会是否也有相应的指导性意见或针对性措施呢?我觉得应该要有这方面的细则,因为这是确保棋手充分发挥技艺的重要基础。其中最主要的是棋手的心态和对金钱的看重程度,作为领导层一定要想方设法加以引导好,切勿让金钱至上成为国手的座右铭,否则一切将灰飞烟灭。
韩国围棋现在取得了显著的进步,自去年以来的世界大赛中,他们获得第25届LG杯、第13届春兰杯、第26届三星杯、第26届LG杯等四座冠军奖杯,而中方仅仅拿到第四届梦百合杯一个冠军,在大比分上我们以1:4大为落后,看来他们仿照中国队成立国家队的做法还是颇有成效的。
集体机制本来是我们国家的法宝,如今在围棋界被别人运用得非常娴熟,这非常值得我们反思。如何在新形势下进行变革,抛弃旧模式中的弊端,引入先进的训练、管理、保障机制,是国家围棋队面临的重大课题。
我们究竟需要什么样的国家围棋队?是富有竞争力、凝聚力和创造力的有机团队,还是各自为战、宛如一盘散沙的游兵散勇?棋迷朋友们,你们认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