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简介:
江西软件职业技术大学是经国家教育部批准设置的全日制统招本科高校,是全国第一所软件职业技术大学,成立之初就成功入选全国35所示范性软件职业技术学院,为成为全国首批15所本科层次职业教育高校。学校现有全日制在校生万余人,占地面积1732亩,校舍建筑面积22.65万平方米,馆藏纸质图书64.8万册,校内建有4栋实验实训大楼、53个实验实训室及研发中心。依托先锋软件公司等国内外软件企业,建有31个稳定的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学校现有专任教师416人,其中具有高级职称的125人、具有研究生学历的126人。学校秉承“创业创新、知识管理”的校训,实施“校企融合、产学互动”的办学模式,实践“三好一专、十一工程”人才培养体系,专注软件工程及相关专业的人才培养。自办学以来,学校形成了“用企业家育人理念培养学生”“请工程师当老师”“拿真实的项目进行实训”的校企深度融合发展思路。学校以国产软件为核心,在研发、交通、能源、卫生、教育以及智慧城市等领域为社会累计培养的数万余名软件优秀人才。学校设置软件工程、信息安全与管理、区块链方向等12个本科专业及方向和32个专科专业。
学校被国家外专局授予国家软件人才国际培训(南昌)基地。移动互联网APP技术中心被江西省教育厅认定江西省协同创新中心,建有江西省信息产业军民融合创新基地、能源互联网示范基地、电子竞技人才培养基地、数字出版基地、服务外包基地和国产软件协同创新中心、VR工程中心、虚拟现实研究中心、区块链技术与应用研发中心。学校充分利用先锋软件公司的科研平台,开展深度的校企融合和技术研究,ITS工程研究中心被江西省科技厅授予省级工程研究中心;中磊支付科技协同创新体获江西省协同创新体称号;博士后科研工作站被国家人事部批准为具备独立招生资格,目前在站博士8人。学校先后获得了江西省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等一批教学与科研成果,其中软件著作权26项,登记软件产品19个,共同承担国家级科研项目12项,完成市场化项目126项。
为高质量发展本科教育,我校以科技发展趋势和市场需求为导向,建立了信息技术、互联网经济及数字媒体等专业群,校企共同研制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企业深度参与协同育人,及时将新技术、新工艺、新规范纳入教学标准和教学内容。学校拥有一支高水平、结构化教师教学创新团队,每个专业都配备2-3名来自高校和企业的高水平专业带头人;“双师型”教师占专业教师的一半以上;校企共同建立校内外实训实验基地,可以满足各专业占总学时50%以上的实践教学需要。实施“1+X”证书制度,即学生在获得本专业毕业证书的同时,取得专业相关的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拓展就业创业本领。
被国家外专局授予“国家软件人才国际培训(南昌)基地”称号;
被共青团中央授予“青年就业创业见习基地” 称号;
被江西省人社局授予“江西省高技能人才培养示范基地” 称号;
被江西省教育厅授予“江西省2011协同创新中心” 称号;
被江西省商务厅授予“江西省电子商务示范基地” 称号;
被江西省科技厅授予“省级科技企业孵化器”称号;
被江西省军区授予“江西省信息产业军民融合创新基地”和“信息技术人才培训基地” 称号;
被国家科技部授予“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 称号;
被江西省军民融合办公室授予“信息网络民兵分队示范点”和“网络人才培训基地” 称号;
被江西省发改委授予“江西省现代服务业集聚区” 称号;
被江西省版权局授予“江西省版权示范基地” 称号;
被江西省科技厅授予“省级众创空间” 称号;
被上海快贝公司授予“区块链技术与应用研发中心” 称号;
被江西省计算机协会授予江西省大数据与区块链联盟副理事长单位;
获得世界大学生电子竞技联赛WUCG 2019全球总决赛暨ICC(InternationalCollege Cup)冠军;
学校名师简介李衍达中国科学院院士、博士生导师倪光南中国工程院院士、博士生导师陈苏高级经济师、江西省工商联副主席陈绵水博士生导师、CAIT理事、中国对外经济贸易协会江西分会会长勒中坚博士生导师、中国电子政务理事会理事、江西省信息化智库副主任委员庄力可博士、中国人工智能学会副秘书长、国际IEEE会员朱军高级工程师、硕士生导师李旺根教授、江西省计算机学会常务理事、江西省电子竞技协会副主席吴雅林韩国国家级研究院研究员、CVRVT 常务理事、硕士生导师周定康教授、江西省高校计算机教育研究会副理事长,全国高师计算机教育研究会常务理事徐升华教授、博士生导师、CNAIS常务理事,全国高等学校计算机教育研究会理事
江西软件职业技术大学是经国家教育部批准设置的全日制统招本科高校,是全国第一所软件职业技术大学,成立之初就成功入选全国35所示范性软件职业技术学院,为成为全国首批15所本科层次职业教育高校。学校现有全日制在校生万余人,占地面积1732亩,校舍建筑面积22.65万平方米,馆藏纸质图书64.8万册,校内建有4栋实验实训大楼、53个实验实训室及研发中心。依托先锋软件公司等国内外软件企业,建有31个稳定的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学校现有专任教师416人,其中具有高级职称的125人、具有研究生学历的126人。学校秉承“创业创新、知识管理”的校训,实施“校企融合、产学互动”的办学模式,实践“三好一专、十一工程”人才培养体系,专注软件工程及相关专业的人才培养。自办学以来,学校形成了“用企业家育人理念培养学生”“请工程师当老师”“拿真实的项目进行实训”的校企深度融合发展思路。学校以国产软件为核心,在研发、交通、能源、卫生、教育以及智慧城市等领域为社会累计培养的数万余名软件优秀人才。学校设置软件工程、信息安全与管理、区块链方向等12个本科专业及方向和32个专科专业。
学校被国家外专局授予国家软件人才国际培训(南昌)基地。移动互联网APP技术中心被江西省教育厅认定江西省协同创新中心,建有江西省信息产业军民融合创新基地、能源互联网示范基地、电子竞技人才培养基地、数字出版基地、服务外包基地和国产软件协同创新中心、VR工程中心、虚拟现实研究中心、区块链技术与应用研发中心。学校充分利用先锋软件公司的科研平台,开展深度的校企融合和技术研究,ITS工程研究中心被江西省科技厅授予省级工程研究中心;中磊支付科技协同创新体获江西省协同创新体称号;博士后科研工作站被国家人事部批准为具备独立招生资格,目前在站博士8人。学校先后获得了江西省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等一批教学与科研成果,其中软件著作权26项,登记软件产品19个,共同承担国家级科研项目12项,完成市场化项目126项。
为高质量发展本科教育,我校以科技发展趋势和市场需求为导向,建立了信息技术、互联网经济及数字媒体等专业群,校企共同研制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企业深度参与协同育人,及时将新技术、新工艺、新规范纳入教学标准和教学内容。学校拥有一支高水平、结构化教师教学创新团队,每个专业都配备2-3名来自高校和企业的高水平专业带头人;“双师型”教师占专业教师的一半以上;校企共同建立校内外实训实验基地,可以满足各专业占总学时50%以上的实践教学需要。实施“1+X”证书制度,即学生在获得本专业毕业证书的同时,取得专业相关的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拓展就业创业本领。
被国家外专局授予“国家软件人才国际培训(南昌)基地”称号;
被共青团中央授予“青年就业创业见习基地” 称号;
被江西省人社局授予“江西省高技能人才培养示范基地” 称号;
被江西省教育厅授予“江西省2011协同创新中心” 称号;
被江西省商务厅授予“江西省电子商务示范基地” 称号;
被江西省科技厅授予“省级科技企业孵化器”称号;
被江西省军区授予“江西省信息产业军民融合创新基地”和“信息技术人才培训基地” 称号;
被国家科技部授予“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 称号;
被江西省军民融合办公室授予“信息网络民兵分队示范点”和“网络人才培训基地” 称号;
被江西省发改委授予“江西省现代服务业集聚区” 称号;
被江西省版权局授予“江西省版权示范基地” 称号;
被江西省科技厅授予“省级众创空间” 称号;
被上海快贝公司授予“区块链技术与应用研发中心” 称号;
被江西省计算机协会授予江西省大数据与区块链联盟副理事长单位;
获得世界大学生电子竞技联赛WUCG 2019全球总决赛暨ICC(InternationalCollege Cup)冠军;
学校名师简介李衍达中国科学院院士、博士生导师倪光南中国工程院院士、博士生导师陈苏高级经济师、江西省工商联副主席陈绵水博士生导师、CAIT理事、中国对外经济贸易协会江西分会会长勒中坚博士生导师、中国电子政务理事会理事、江西省信息化智库副主任委员庄力可博士、中国人工智能学会副秘书长、国际IEEE会员朱军高级工程师、硕士生导师李旺根教授、江西省计算机学会常务理事、江西省电子竞技协会副主席吴雅林韩国国家级研究院研究员、CVRVT 常务理事、硕士生导师周定康教授、江西省高校计算机教育研究会副理事长,全国高师计算机教育研究会常务理事徐升华教授、博士生导师、CNAIS常务理事,全国高等学校计算机教育研究会理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