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宫仙法会.金丹次第
1收心入境…………………………11
2静坐炼形…………………………11
3养精补身…………………………11
4凝神练静…………………………12
5元精退病…………………………12
6环气内息…………………………12
7丹火无差…………………………12
8水火萌动…………………………12
9水火交合…………………………12
10玉液还丹 ………………………12
11玉液炼形 ………………………13
12神气和合 ………………………13
13卯酉周天 ………………………13
14幻境心魔 ………………………13
15昏沉清明 ………………………14
16五气朝元 ………………………14
17洗炼铅华 ………………………14
18日月玄关 ………………………14
19三花聚顶 ………………………14
20返璞养元 ………………………15
21破妄归真 ………………………15
南宫仙开口道:“金者,坚定不坏,无生无灭,丹者,圆融无碍,清净无染。上古之时,天地清净,人民未染,是故无性命二说,唯抱朴而已,清净为宗。中古之时,天地弥乱,修真之士以正为宗。近古之后,天地分伦,人民心昧,以法为宗,旁行之后,至于正宗,而后清净,常守不离,是为修道。
而今之世界,佛言末法,人民心迷,且迷且执,渐渐弃法,渐渐离道,是为法末。
金丹之法,万木一叶,勤修而莫执,我当分析明细,众等修持。修行之初,多以静坐,贯穿始终,安然身心;初学者恐难凝神安然,故以意守之法以凝神聚气,如是得入境、入静,然后至于心气交融,化为虚空。
从此之后,静守虚无之恬淡安然,是为上法,若人能于初时即得如是静境,当如是做功夫。
汝等所谓之意守,不过观祖窍、守下丹田、守诸气穴,如是等法,皆是小术,不可贪执其好。我今告众人等,汝等若习上法不得,习意守之法亦不得,当听我言:若不能恬淡虚无,于观守法亦无得,当安坐听自身血脉,汝等听时,莫以声为得,莫以动静为得,当听其气机。
所谓听其气机者,为一身血气之周转,然后从此感知,渐次深入,当得听其脏腑精元之气机,然后当得听其神气之机关,以此法入虚无,当听其神气。以此法为是,可免导引、观守等诸多弊病。是法最善,重在心性之朴,若以燥心为之,恐难入妙。
汝等于日常行走坐立之时,亦当心存功法,云何如是,譬如人身似无根之树,顶收天气、脚立地气,以养此身,以此身载负此心。
功法者:譬如春秋来往,冬夏交换,日日持行才可入门,之后自然可以明悟练功之机缘。
心法者:譬如汝等人生之态度,譬如汝等所谓世界观念、人生价值观念、以及人生所爱乐之心思,如是等皆是心法火候。
若人行功法不怠,而心思有偏颇,其人所种下修行之种子即非大道种子,当不能得入大道门径。汝等当知,人走桥上,方向若偏,无不落水,然而个人心想,皆是个人自己缘分,个人所为之事,皆是自我所取,不应有恨,悉是自然。
汝等当知,因何修行初学,皆以下丹田为重,盖因下田腹部,是人身上下中间,是上下气血交汇交换之地。又当知此处是天气地气于汝等肉身中交汇之地,故修学者常以此为机缘,炼此处气穴以入门径。此法是捷径,然后不论男女,其生门之户,皆在会阴,然而生身之道,死身之道也。
众等于此气穴凝神,若是利根者,当可无恙,此为捷径,然而众人修学者多,都以此法,恐有疏漏。以下丹田养炼,若心思凝重,则气穴汇聚不散,气血汇聚在此而不能以平和之心火炼化气机。
若如是等人,男子漏精,女子血崩,若不审明此机关因缘,恐误此身;是故,我先传汝等听气机之法,此听之法,可以化为听全身之法,可以化为存思脏腑气机之法。此法不以意守与导引为是,盖因此法是观法,譬如日月,观照万物,而万物自然生长,汝等若得如是观如是听,亦如自身之日月照耀自身之万物天地。
注:听气血之声息为初入因缘,专注于此时,自然听清,听之而不入之,不起于心念思维,深入而听,渐次将听清气血声息之动静,此时依然听之而不入之,自然可以深入,听不是听,而气机自明,视听混一,自然观照发生,守此状态,即是功法。(南宫答疑)
第一收心入境:一切万物,凡有灵者,皆系一心,若无心思,一切知识不能运用,更不能思考、想念,此心乃是一切功法根本,修行之人,当先制伏自心平常之心思,能归于安然,则能安静入于观察之境地,是为收心入境。
此境是心意平静时所化,初感自身血气精元,若有利根者,可以有超越平常之妙感,凡人求玄奇,此心若不平,恐入邪宗,一切时之功夫,皆系平常二字,平和不离,汝等尽在清净之乡。
第二静坐炼形:于第一收心功夫渐进,身心皆安,静坐之中,心气平和,神气不耗散而积聚,以滋养身形,此是第一功夫要义。若欲于后来精进,汝等此身当不可破漏,故以此法,坚固汝身形,身形精气神完足,才能安然做出功夫。
第三养精补身:于静坐炼形功夫中,神气不散,滋养身心,日日可得精神舒畅,渐渐至于身心精元饱满。尔时男子易发身淫,耗散精元,汝等当诚意冥冥,以平和之心应之,端坐冥心,片刻平静,此是收集精元。
采集精华之功夫,不可以少得为足够,但应等待元精充足,自然凝成一团,上从脊柱阳脉三关,节节攀升,至于脑颅。汝等当莫求此等功夫验证,当于安然功夫中,以平常心作为,功候充足,自然成就。
若有女子,于此功夫,或以后功夫充足时,经血不出,汝等莫疑,修道之人,有收之能,亦可放之。汝等有师门者,或有专修收经血者,或有不收者,或有自然而然者,皆从汝等师门之法,自然不错。我常怜众等散修,得一功法,种种修证,皆无师长指点,一切苦乐皆是自我舔尝,摸爬滚打,暗中寻路。今日我为众等宣说,从是初入修行,至于待诏飞升,汝等当善从此意。”
第四凝神练静:于前养精功夫,采集精元,须得凝神入静中,方能炼元精凝聚,此时需要心神入静之深处,方有进阶。若有背后上三关之现象,此时是气血初步流通周流阳脉之像,非是元精过关之天梯验证,汝等莫追此效验,当以心神清明之感为验证,当以自心所明悟为根本。
第五元精退病:此时将有退病之效验,此时养元精之初,须退浊气,浊气夹杂在精元中,此功夫在练习中,自然有旧病复发之状况。当安然定心,继续用足功夫,浊气稍退,元精稍纯,一身精神,亦然轻快。
第六环气内息:经历退病退浊气之后,一身十二经络皆悉流转不休,静坐之时,呼吸自然绵绵若无,此时环气周流,即是以元精滋养纯化身体阴质,同时静坐时,元精亦然渐渐纯粹。元精纯粹,一身血气深幽绵长,毛孔毫发亦有所感,是为内息。
第七丹火无差:如是环气,如是内息,皆是身形之功夫,心意尚需纯粹,若无纯粹之心意,所炼得之元精即不纯之精华,以不纯之丹芽,安能得纯粹之丹苗?是故,丹火心意应以平和安静,随之观之,莫动摇之。
第八水火萌动:如是身心功夫渐渐满足,身形精华淬炼精纯,内透于脏腑,开始引动炼化脏腑精元,此时所炼形体之精元,乃是粗糙之阴阳生机。而后内炼脏腑之精元,才至于长生延命之功夫,此功夫才可退人身之病根,若非到此,不可免顽疾急症。
初时,心意功夫合于心气,身形精元透连肾精,是为水火初动,于水火初动之时,心气开始下降,肾气开始上升。
第九水火交合:心气下降已经纯熟,肾气上升已经随意,而后有沐浴天雨之触觉,人在此时,痴痴如醉,在此功夫中,或有下腹中飞出一鸡蛋黄大小之暗红、橘红之气团气象,上冲入于胸腔子里。是为功夫验证,得此者,是为功夫境界,莫以为神异之事。
第十玉液还丹:水火交合,红丸上冲,身如沐浴,心神如醉,自感长生。于此之后,当有玉液还丹之效验,所谓舌下玄膺生死岸,当有神水化气,从十二重楼凿穿而下。
诀之曰:天降甘露颗颗数,地涌寒泉粒粒足,吞下流珠咽玄气,虚了此心实了腹。
十一玉液炼形:前次有养元精而身形病退之现象,如今此身之病根当因此玉液而消散。在玉液还归下丹田后,于日常或静中,常有腹中逆流一股元气,从任脉或身前,上冲入四肢,化散于身形之中,投入骨髓,当有散尽寒琼之觉。
而后当觉身形轻健,暑气、寒气、湿气、病气若侵入此身,即可即能觉察,默运神气流转,此等浊气自然消散,此是养生健身之妙。若有人常感天气灌顶不休,若有身绕气息,不能停歇,此等皆是玉液炼形之息。不能入于心神空明,是人此息,常在不停,此身难以纯粹,不能入于元神清明妙境界,不能步入修道之门径。
十二神气和合:由于玉液炼形之纯粹,身形元精化出元气,此身可得轻安无病之天年,然后此时,于静中,忽然现出一片清纯而明净之心神,此神明名之曰元神。此元神本是无有可见者,因汝你元气精纯,所以化出清明纯净之神明与元气相见。
元神元气相见之后,于静定中,渐渐抱合,此后将进入神气交融之路,是为修道之入门,名此境界为结灵丹,所谓灵丹者,是汝定中,神气抱合之身心,所谓凝结者,是为元神凝结元气并合于汝心,是为结丹境界。
入此境界者,出定之后,观察世间,纵是千百回之熟途,此时所见,亦然焕然一新,以此心神境界,可以外感天地,可以外展心神以入法器,所以此时之修为,方可御器。
1收心入境…………………………11
2静坐炼形…………………………11
3养精补身…………………………11
4凝神练静…………………………12
5元精退病…………………………12
6环气内息…………………………12
7丹火无差…………………………12
8水火萌动…………………………12
9水火交合…………………………12
10玉液还丹 ………………………12
11玉液炼形 ………………………13
12神气和合 ………………………13
13卯酉周天 ………………………13
14幻境心魔 ………………………13
15昏沉清明 ………………………14
16五气朝元 ………………………14
17洗炼铅华 ………………………14
18日月玄关 ………………………14
19三花聚顶 ………………………14
20返璞养元 ………………………15
21破妄归真 ………………………15
南宫仙开口道:“金者,坚定不坏,无生无灭,丹者,圆融无碍,清净无染。上古之时,天地清净,人民未染,是故无性命二说,唯抱朴而已,清净为宗。中古之时,天地弥乱,修真之士以正为宗。近古之后,天地分伦,人民心昧,以法为宗,旁行之后,至于正宗,而后清净,常守不离,是为修道。
而今之世界,佛言末法,人民心迷,且迷且执,渐渐弃法,渐渐离道,是为法末。
金丹之法,万木一叶,勤修而莫执,我当分析明细,众等修持。修行之初,多以静坐,贯穿始终,安然身心;初学者恐难凝神安然,故以意守之法以凝神聚气,如是得入境、入静,然后至于心气交融,化为虚空。
从此之后,静守虚无之恬淡安然,是为上法,若人能于初时即得如是静境,当如是做功夫。
汝等所谓之意守,不过观祖窍、守下丹田、守诸气穴,如是等法,皆是小术,不可贪执其好。我今告众人等,汝等若习上法不得,习意守之法亦不得,当听我言:若不能恬淡虚无,于观守法亦无得,当安坐听自身血脉,汝等听时,莫以声为得,莫以动静为得,当听其气机。
所谓听其气机者,为一身血气之周转,然后从此感知,渐次深入,当得听其脏腑精元之气机,然后当得听其神气之机关,以此法入虚无,当听其神气。以此法为是,可免导引、观守等诸多弊病。是法最善,重在心性之朴,若以燥心为之,恐难入妙。
汝等于日常行走坐立之时,亦当心存功法,云何如是,譬如人身似无根之树,顶收天气、脚立地气,以养此身,以此身载负此心。
功法者:譬如春秋来往,冬夏交换,日日持行才可入门,之后自然可以明悟练功之机缘。
心法者:譬如汝等人生之态度,譬如汝等所谓世界观念、人生价值观念、以及人生所爱乐之心思,如是等皆是心法火候。
若人行功法不怠,而心思有偏颇,其人所种下修行之种子即非大道种子,当不能得入大道门径。汝等当知,人走桥上,方向若偏,无不落水,然而个人心想,皆是个人自己缘分,个人所为之事,皆是自我所取,不应有恨,悉是自然。
汝等当知,因何修行初学,皆以下丹田为重,盖因下田腹部,是人身上下中间,是上下气血交汇交换之地。又当知此处是天气地气于汝等肉身中交汇之地,故修学者常以此为机缘,炼此处气穴以入门径。此法是捷径,然后不论男女,其生门之户,皆在会阴,然而生身之道,死身之道也。
众等于此气穴凝神,若是利根者,当可无恙,此为捷径,然而众人修学者多,都以此法,恐有疏漏。以下丹田养炼,若心思凝重,则气穴汇聚不散,气血汇聚在此而不能以平和之心火炼化气机。
若如是等人,男子漏精,女子血崩,若不审明此机关因缘,恐误此身;是故,我先传汝等听气机之法,此听之法,可以化为听全身之法,可以化为存思脏腑气机之法。此法不以意守与导引为是,盖因此法是观法,譬如日月,观照万物,而万物自然生长,汝等若得如是观如是听,亦如自身之日月照耀自身之万物天地。
注:听气血之声息为初入因缘,专注于此时,自然听清,听之而不入之,不起于心念思维,深入而听,渐次将听清气血声息之动静,此时依然听之而不入之,自然可以深入,听不是听,而气机自明,视听混一,自然观照发生,守此状态,即是功法。(南宫答疑)
第一收心入境:一切万物,凡有灵者,皆系一心,若无心思,一切知识不能运用,更不能思考、想念,此心乃是一切功法根本,修行之人,当先制伏自心平常之心思,能归于安然,则能安静入于观察之境地,是为收心入境。
此境是心意平静时所化,初感自身血气精元,若有利根者,可以有超越平常之妙感,凡人求玄奇,此心若不平,恐入邪宗,一切时之功夫,皆系平常二字,平和不离,汝等尽在清净之乡。
第二静坐炼形:于第一收心功夫渐进,身心皆安,静坐之中,心气平和,神气不耗散而积聚,以滋养身形,此是第一功夫要义。若欲于后来精进,汝等此身当不可破漏,故以此法,坚固汝身形,身形精气神完足,才能安然做出功夫。
第三养精补身:于静坐炼形功夫中,神气不散,滋养身心,日日可得精神舒畅,渐渐至于身心精元饱满。尔时男子易发身淫,耗散精元,汝等当诚意冥冥,以平和之心应之,端坐冥心,片刻平静,此是收集精元。
采集精华之功夫,不可以少得为足够,但应等待元精充足,自然凝成一团,上从脊柱阳脉三关,节节攀升,至于脑颅。汝等当莫求此等功夫验证,当于安然功夫中,以平常心作为,功候充足,自然成就。
若有女子,于此功夫,或以后功夫充足时,经血不出,汝等莫疑,修道之人,有收之能,亦可放之。汝等有师门者,或有专修收经血者,或有不收者,或有自然而然者,皆从汝等师门之法,自然不错。我常怜众等散修,得一功法,种种修证,皆无师长指点,一切苦乐皆是自我舔尝,摸爬滚打,暗中寻路。今日我为众等宣说,从是初入修行,至于待诏飞升,汝等当善从此意。”
第四凝神练静:于前养精功夫,采集精元,须得凝神入静中,方能炼元精凝聚,此时需要心神入静之深处,方有进阶。若有背后上三关之现象,此时是气血初步流通周流阳脉之像,非是元精过关之天梯验证,汝等莫追此效验,当以心神清明之感为验证,当以自心所明悟为根本。
第五元精退病:此时将有退病之效验,此时养元精之初,须退浊气,浊气夹杂在精元中,此功夫在练习中,自然有旧病复发之状况。当安然定心,继续用足功夫,浊气稍退,元精稍纯,一身精神,亦然轻快。
第六环气内息:经历退病退浊气之后,一身十二经络皆悉流转不休,静坐之时,呼吸自然绵绵若无,此时环气周流,即是以元精滋养纯化身体阴质,同时静坐时,元精亦然渐渐纯粹。元精纯粹,一身血气深幽绵长,毛孔毫发亦有所感,是为内息。
第七丹火无差:如是环气,如是内息,皆是身形之功夫,心意尚需纯粹,若无纯粹之心意,所炼得之元精即不纯之精华,以不纯之丹芽,安能得纯粹之丹苗?是故,丹火心意应以平和安静,随之观之,莫动摇之。
第八水火萌动:如是身心功夫渐渐满足,身形精华淬炼精纯,内透于脏腑,开始引动炼化脏腑精元,此时所炼形体之精元,乃是粗糙之阴阳生机。而后内炼脏腑之精元,才至于长生延命之功夫,此功夫才可退人身之病根,若非到此,不可免顽疾急症。
初时,心意功夫合于心气,身形精元透连肾精,是为水火初动,于水火初动之时,心气开始下降,肾气开始上升。
第九水火交合:心气下降已经纯熟,肾气上升已经随意,而后有沐浴天雨之触觉,人在此时,痴痴如醉,在此功夫中,或有下腹中飞出一鸡蛋黄大小之暗红、橘红之气团气象,上冲入于胸腔子里。是为功夫验证,得此者,是为功夫境界,莫以为神异之事。
第十玉液还丹:水火交合,红丸上冲,身如沐浴,心神如醉,自感长生。于此之后,当有玉液还丹之效验,所谓舌下玄膺生死岸,当有神水化气,从十二重楼凿穿而下。
诀之曰:天降甘露颗颗数,地涌寒泉粒粒足,吞下流珠咽玄气,虚了此心实了腹。
十一玉液炼形:前次有养元精而身形病退之现象,如今此身之病根当因此玉液而消散。在玉液还归下丹田后,于日常或静中,常有腹中逆流一股元气,从任脉或身前,上冲入四肢,化散于身形之中,投入骨髓,当有散尽寒琼之觉。
而后当觉身形轻健,暑气、寒气、湿气、病气若侵入此身,即可即能觉察,默运神气流转,此等浊气自然消散,此是养生健身之妙。若有人常感天气灌顶不休,若有身绕气息,不能停歇,此等皆是玉液炼形之息。不能入于心神空明,是人此息,常在不停,此身难以纯粹,不能入于元神清明妙境界,不能步入修道之门径。
十二神气和合:由于玉液炼形之纯粹,身形元精化出元气,此身可得轻安无病之天年,然后此时,于静中,忽然现出一片清纯而明净之心神,此神明名之曰元神。此元神本是无有可见者,因汝你元气精纯,所以化出清明纯净之神明与元气相见。
元神元气相见之后,于静定中,渐渐抱合,此后将进入神气交融之路,是为修道之入门,名此境界为结灵丹,所谓灵丹者,是汝定中,神气抱合之身心,所谓凝结者,是为元神凝结元气并合于汝心,是为结丹境界。
入此境界者,出定之后,观察世间,纵是千百回之熟途,此时所见,亦然焕然一新,以此心神境界,可以外感天地,可以外展心神以入法器,所以此时之修为,方可御器。